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认为,单一的社会政治层次构成十七年文学的基本形态,但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又有不同的表现,即“时代颂歌”,对新生的祖国和使祖国得以新生的党和领袖的热情歌颂;“英雄传奇”,以历史创造者和胜利者自居的一代人对自己历史现实的复述;“现代神话”,在创造“神话”的时代出现的以虚假、夸饰为特征的文学创作;“枯萎之花”,时称“干预生活”的文学,突破禁区、揭露矛盾、描写人情、表现人性的创作。中国当代文学带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意识、带着为新时代呐喊助威的使命感、带着对伟大革命胜利的自豪感、幸福感和对未来前途的狂热幻想而步入十七年。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所阐述的理论原则为依据,十七年文学运动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文学的鲜明时代精神和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发展方向。毋庸讳言,随着政治越来越明显地指导和干预,加之创作主体受传统文化意识和既定思维模式的影响,文学在过多的批判运动中不断失落着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在强调反映新时代精神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度低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对社会生活反映得直接、浅薄,甚至失真、矫饰,使创作中的理性因质逐渐排斥了创作主体情感的自然流露,失却了对人的本体真实的追求和对生活复杂性、丰富性的审美愿望。当然?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文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文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文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但从宏观上来看,“世俗化”是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有多种成因。主要表现为文化渊源、文学传统、现实状况以及作家创作心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文学世俗化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比如个人化、私语化、时尚化等等,但这都是些具体的、从属性特点,从宏观上来看,新时期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世俗化特征。这些作品没有那么多激昂的理想、澎湃的激情、宏大的志向和高远的价值追求,而主要是表现庸碌的人生百态,琐屑的日常烦恼,零乱的世俗经验。本拟对新时期学表现出的世俗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国坛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学”运动。它是左翼艺运动的先声,然而倡导们否认学是现实生活的“关照一表现”,否认学的审美特点,而主张“学,与其说它是社会生活的表现;毋宁说它是反映阶级斗争实践的意欲”。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过分强调要“抓取最能反映目前新任务的题材,即白色军队‘剿共’的杀人放火: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工人对资本家的斗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要求写“群像”,认为学作品的主人公“应当是群众,而不是个人”。在创作技巧的运用上,则奉行了违背创作规则的“革命罗曼蒂克”和“唯物辨证法的创作方法”。这种一味向政治价值和功利作用倾斜的作品,不仅缩小了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而且连作家的性都抛弃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神话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挖掘《旧约·创世纪》中的几个重要神话──世界首创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大洪水神话、兄弟阋墙和巴别塔神话──的道德性内涵,旨在阐明,希伯来人的道德观是与超验的上帝中心论世界观密切相关的、既注重内省又积级入世的道德观;它在指导民族的现实社会生活时,既注重民族行为规范的建立,又重视民族内在道德性的培养;它也是支持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显示了古老信仰中的合理性成分。同时,研究希伯来民族道德观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开拓新的道德资源,对解决当前社会上急切关注的“道德失落”、“道德滑坡”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关于写作基本功,关于表现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关于意在笔先,关于不讲技巧的伟大技巧,关于“熟”与“巧”,关于写作过程,关于天才与经验,关于塑造人物,关于精巧结构、推敲措辞等方面阐述了王统照的创作论,并说明其创作论具有学的严谨、作家的灵性、作家的主体性、爱与美的统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时代都有特定的社会主体力量,农业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力量是农民,工业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力量是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力量是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已经不是零星的“分子”,而是一个逐渐庞大的社会群体,表现为不同层次的“集合”,以其特有的脑力劳动方式,已经成为从事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教育产业活动的社会主体力量,并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结构、方式、规模及效益,不断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知识为中轴的各种活动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更符合人的主体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与此同时,也应正视它所内蕴的女性主体意识明显缺失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新民歌内在地隐含着诸多神话因素,具体体现在:二者都受到外界力量压力的潜意识的影响;都把自然界作为现照的主要对象;都体现出创作者主体性与复杂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创作主体思维这一深层心理因素上也具有相似性;创作者都表现出“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0.
时代共名下的“十七年学”、“个人化的隐性创作”,从拷问历史到肩负社会责任的“新时期学”和“体现个人话语和心灵告白”的九十年代学,比较明确地在学本中显露出了在时代共名状态下和个人化的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作家心路历程-从忘却自我到心灵告白。  相似文献   

11.
文革文学中的知青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开始了知青学的新时代。这种革命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它逐渐取得独立地位,形成规模优势;其次,知识青年作为创作主体走进坛,使其在可能的水平线上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知青生活,以群体的方式为知青学注入活力。革中知青学的繁荣并渐次走向成熟,为80年代知青学的繁荣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流派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所谓“十七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即1949—1966)这一期间,“十七年小说”即指这一时期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这一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的风云变幻,当代文学受政治的影响十分突出,创作风貌堪称斑驳复杂。一方面,新中国的诞生,为17年小说的创作带来一个安定的创作环境,小说创作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特别是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之后,曾出现一批优秀的“干预生活”的文学作品,紧接着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又迎来了长篇小说的大面积丰收,涌现出《青春之歌》、《红岩》、《创业史》、《红旗谱》、《红日》、《上海的早晨》、《林海雪原》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但另一方面“左”倾路线愈演愈烈,又给“十七年”小说创作带来严重的“左”的影响,使作为艺术的小说与政治宣传特别紧密地搅和在一起,几乎丧失自己独立的品格,呈现出许多作品主题浅薄、风格单一的局面。于是从总体上形成了十七年小说那种真诚的歌颂与热情的浮夸并存,现实主义的主潮与伪现实主义的逆流同在,文学的独立品格与大一统的社会观念相冲突的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13.
茅盾对欧洲神话有系统的研究,他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小说明显地受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他借欧洲神话创作小说来讽喻现实,以北欧神话中命运女神的“二姐精神”来塑造和评价“时代女性”系列形象,肯定“时代女性”执著、勇敢地直视现实、追求光明的特点,并对其各自不同的弱点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4.
一方面主要以诗歌创作和小说制作为视野,剖析了学创作中的“心理距离”的运作机制,认为创作主体与现实主体、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对诗歌制作的情感和想象具有一定的内在调节作用,对小说制作的整体风格、叙事结构和语言风貌具有一定的潜在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又以“心理距离”为视角,观照中国当代诗歌小说创作史,揭示了当代诗歌创作主体对心理距离把握上的前后不同的特征,揭示了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心理距离由小到大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台湾神话学暨两岸文化的同源一体潜明兹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近几十年的神话学也是中国当代神话学的组成部分。台湾神话学家不但以中国上古神话作为研究的主体,而且把汉族文化与大陆和台湾的诸兄弟民族的文化视为一个整体,作为考察神话学上诸问题的大背景,“并通过...  相似文献   

16.
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盘古神话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古神话的由来,是人们最感兴趣也是最有争议的中国古代文化之谜。本文根据神话的创作与流传特点,在借鉴国外民间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母题分析法”,对盘古神话进行了研究。文章将盘古神话分割为“宇宙之卵”和“垂死化身”两个母题,集中研究“垂死化身”母题的来历。作者提出:“垂死化身”母题的心理基础是原始思维;它的社会生活经验基础,则是原始宗教中的人祭巫术。文章特别对后一个论点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番客谣》作为一首史诗性的作品,描写旧时代华侨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历尽千辛万苦的悲剧遭遇,也写出新时代华侨随着祖国的新生而受到关怀和叶落归根的悲喜交集,全诗站在生活最底层的“番客”的角度,写出他们普遍的生存境遇和痛苦,表现了诗人爱国爱乡、心切民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是一个强调主体精神的作家,他认为学艺术是自我的表现,并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和晚明的性灵说中为自己寻找理论依据。林语堂创作中所要表现的“自我”,是主体特有的精神表记,自始至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活动。在艺术发现阶段,他突出了感悟的作用;在艺术构思阶段,他看到了情感对创作动机的激发和推动;在艺术表达阶段,他提倡行于当行之时,止于不得不止处,随意而作,不拘格套。林语堂站在浪漫主义立场上接受“表现主义”,强调“自我”,也是时代精神使然。  相似文献   

19.
一荣格说:“成年人写的神话是幼稚的,只有经过儿童的再创作,这些神话才能成为真正的神话。”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神话的教学也正是对神话的再创作,并且是成人和儿童一起完成的。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的观点,“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抓住神话的特点,让课堂充满神奇的诱惑,让创造得到延展,让灵性在神话的世界,让神话与儿童天胜之间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亲缘关系’,使他们的好奇心与追求光明、追求不平凡事物的天性得以张扬。”我很认同。只是,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再创作”?对于《开天辟地》这篇课文,思路有两条,不仅是从本篇课文着眼,也有对教学行为的重新理解与出发:一是从教“课文”到教“阅读”,二是从教“课文”到教“神话”。  相似文献   

20.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结构层面的张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居安 《教育探索》2005,3(5):76-78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来源于接受主体自身的四类需要。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四类需要并不是处在一个层次上。四类需要诸层面之间不是单一的、平面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关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结构层面的张力关系,对于落实“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