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英语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不够理想。那么,什么是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到底有何意义呢?本文对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系统的研究总结,将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探讨如何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提升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高校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分析自我效能感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影响,并详细制定科学的促使切实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全面促进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在于了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究教师性别、教龄、学历、职称等因素是否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析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调查对象为高校英语教师,采用相关量表考察其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英语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水平较高,职业倦怠水平总体不很严重,但其核心成分情感衰竭维度水平较高;(2)英语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均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其自我概念与教学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概念是解释职业倦怠的重要变量,其教学满意度、师生关系、自我接纳、风险接受和主动性维度能够显著预测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我能力的知觉和判断,它是班杜拉(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可以影响个体的具体行为。在教育领域,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形成及整个教育事业都有重大影响。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师自我经验、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及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一是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专业化;二是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新、老教师共同提高自我效能感;三是增强教师反思意识,提高自我效能感;四是对“准教师”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五是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其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分别从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环境因素等五个方面对国内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证研究进行全面梳理,进而集中讨论这些研究结果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并在总结以往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将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淑连 《现代英语》2022,(5):124-126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和信念[2].文章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结合笔者所教授的高校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及其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1)教师的性别、学历层次、教龄和所在学校类型是影响教学效能感水平和课堂互动水平的因素.(2)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课堂行为中的六个维度的交互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教学效能感水平和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研究启示我们,应从培训模式、教学策略、学校氛围、教学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感及其对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和感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职前教育阶段,自我效能感对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承诺、非认知因素和专业发展策略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保持较高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加强实践教学和反思训练以及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可以提高英语师范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专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英语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培养外语人才与国际接轨的重任。其教学效能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因此,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并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是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以161名高校初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探究高校初任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及其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二是职业倦怠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这表明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以降低教师离职倾向,促进高校初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三个方面。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改善和提高的策略很多,如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优化师生关系以及提高教师对教育中介力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倩  宋岳礼 《海外英语》2012,(17):64-65,87
该研究结合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323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总体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上水平;大学生个体差异对总体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之间有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之一.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本文意在通过讨论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探索教师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师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效果。文章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探究从大学英语教师转型而来的通用学术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并从职业认同、职业情感、职业自信和职业胜任力几个维度展开分析,通过鼓励转型教师加快完成身份构建和学校营造提升教师获得感的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可以提高通用学术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持有的信念,体现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表现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能感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成绩和水平提高,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该文从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功能意义出发,探讨当今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并对其培养策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听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理论,讨论了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元认知知识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大学英语阅读元认知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较高,英语阅读的元认知知识水平对自我效能感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动机性因素。本研究在分析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差异与成因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从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对于改善和增强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295名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家庭差异、年级差异以及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初中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2)英语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成绩、能力感、努力感和挑战感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3)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不存在显著差异;(4)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