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城市"是一种正在崛起的新型城市形态,既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必然产物。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协同发展,是知识城市成功崛起的重要产业依托。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大学研究院的集聚发展,是知识城市成功崛起的重要模式之一。大学研究院最基础的功能是充当"科技创新孵化器",其功能定位应与当地城市的功能定位紧密结合。大学研究院应以科研为主、兼有教学,既要注重依托母校的优势学科,着眼于技术研究的前沿,又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瞄准当地企业的技术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才能切实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绩效。应当重视大学研究院与现有科技园区的耦合共生与联动发展,这样既可共享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服务、融资服务、市场开拓等科技公共服务,又有助于形成一种互动创新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城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创新型大学可以为所在城市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促进科技创新;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又可提供高效的基础服务,吸引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型大学拓展发展空间,提供创新实践基地。结合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城市的互动机制,对于我国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城市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科创中心的构建依赖于有活力、可持续的区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理工科大学发挥着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城市创新区理论及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框架下,理工科大学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承载和赋能人力资产、经济资产、物质资产和网络资产四大资产要素。纽约康奈尔理工学院案例助力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路径和机制,可为我国理工科大学更好地服务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0年2月4日-8日,以“教育创造力与创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Eduacation)为主题的第二届教育科学世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0)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会议由伊斯坦布尔花园城市大学主办,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土耳其安卡拉大学、近东大学、阿塔图尔克教师教育学院协办。花园城市大学Adem Karahoca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近东大学Huseyin Uzunboylu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下,城市逐渐成为国家和区域间竞争的主体。城市间的竞争,往往表现为人才、科技和创新力量的竞争。大学正是人才、科技和创新力量的集中点。大学的研究表现,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大学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状况,以及该城市和地区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利用在SCI和SSCI发表文章数,衡量京、沪、港、台的主要大学在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表现。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这四个城市的大学在研究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整体而言,香港表现最好;台北第二,但很快会被第三位的北京追上;就大学研究表现而言,上海与上述城市仍有距离。  相似文献   

6.
大学,尤其是知名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基地,而且能够为所在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断提供能量并注入新的活力,已然成为城市的名片。而大学所在城市也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支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如何实现城市国际化和大学国际化,并成功地实现两者间的良性互动,是当前中国城市与大学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7.
英国城市大学成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发展需要。然而,受英国历史传统与拨款机制影响,这些城市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一度模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模式,以追求学术声誉作为其主要办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深层需要,英国城市大学逐渐转变办学理念,从追求学术声誉转为强调社会参与。把社会参与融入教学与研究之中,从事基于需求的、具有变革意义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并致力于解决社会(包含社区、乃至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英国大学与城市间的互动关系,可分为五类:大学带动城市的津桥模式,城市带动大学的维多利亚模式,战后城市转型升级带动大学的新大学模式,深度融合的伦敦模式,相生互动的苏格兰高地模式。本文分析了其特点、成因及运行机理。英国的大学与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地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展开互动,大学与城市相互促进,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城镇化道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三螺旋理论强调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强调政府、企业、大学之间的关联互动。政府是制度创新主体,大学是知识创新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整合多种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创业型大学,提高创新螺旋体的效益,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与创新组织机制,完善三螺旋空间,发挥智力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10.
张瑾 《辽宁教育》2012,(11):88-90
19世纪德国大学的迅速发展,使学术界对英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批评建议,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高等科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标志之一是伦敦大学等城市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之二是牛津和剑桥引入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德国大学的迅速发展,使学术界对英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批评建议,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高等科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标志之一是伦敦大学等城市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之二是牛津和剑桥引入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发展的关系。大学是城市创新的源泉,大学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学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源地,大学是知识创新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大学是城市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的桥梁。所以,“伟大城市要有伟大大学”。  相似文献   

13.
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发展的关系。大学是城市创新的源泉,大学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学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源地,大学是知识创新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大学是城市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的桥梁。所以,“伟大城市要有伟大大学”。  相似文献   

14.
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可行性分析从理论上看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义务关心科技创新教育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开展如何会影响到整个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学有许多具备高深科技理论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有为数众多的高素质研究生和大学生以及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技创新基地 ,而中小学有大量可塑性很强的学生 ,他们极易受到科学的陶冶 ,对科技创新产生兴趣。二者的合作将可使科技创新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政府遵循科技和城市发展规律,整合、优化配置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人才引进和培养、技术研发转化、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极具实际操作意义的举措,以培育“物尽其效、人尽其才、财尽其值、技尽其用”的科技创新环境,实现政府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大学教育数量发展平缓,科技教育发展不足;建立大学拨款委员会是这一时期大学教育发展的突破点,也是英国大学管理制度创新的范例;大学经费资助政策的倾斜与兼顾促进了英国不同层次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世界大学新闻网2013年5月16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今年10月启动全球性的"学习型城市"计划。该计划包括两个项目,分别是由以大学为主的教育机构提供的正式学习项目和由图书馆、博物馆等提供的非正式学习项目。该项目将促使各城市的决策者更好地筹划  相似文献   

18.
17、18世纪英国古典大学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衰败,对其衰败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从表面上看科技教育发展的滞后是由于古典大学对科学发展的忽视造成的,而从分析科技教育发展的滞后现象入手就会发现,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应是由当时的绅士文化传统以及由绅士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绅士教育造成的,因此得出绅士文化传统以及绅士教育是导致英国古典大学衰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人与人生活在一起的地方,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最主要价值应该是让人体会到生活之美好.科技进步是上海世博会的最大亮点,城市未来的发展依赖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无形资本.上海世博会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留下一份丰富的精神遗产,对我国城市化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与大学的关系中,二者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中,大学作用不可或缺。在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宏伟进程中,高校应从学校特色、学科提升、优秀人才培养、科技与智力资源利用和文化引领等方面与城市发展进行战略性对接,为城市发展提供服务,为推动城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