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教育》2012,(12):5
辽宁省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制定了实施意见和相关规定,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一、突出重点,明确工作措施一是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对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二是严格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不挤占体育、艺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占用法定节假日、午休和自习时间组织集体补课,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补习班;中小学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三是严格教辅材料管理。建立健全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办法,合理确定评议推荐的教辅材料范围,严格规范教辅材  相似文献   

2.
阅读了通知中的“建立健全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办法”,我认为评议推荐程序存在着问题。推荐教辅资料的程序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按通知里说的“组织成立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对进入本省中小学校的教辅材料进行评议,择优选出若干套进行公告”,委员会推荐,委员会里面会有几名是一线老师?不是来自于一线的老师,怎么知道老师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通知》的整体设想应该是积极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但其中的具体的管理办法也仍存在商榷之处,特别是“建立健全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办法”这一条。在这条办法中明确规定,教材选用权已收回到省级“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与各地市的“教材选用委员会”了。虽然在《通知》中不乏“教材审核部门要根据当地教育实际和教科书使用情况去选用教辅”的字样,但其中的“一个学科每个版本选择1套教辅材料”的硬性规定,已经让一线教师失去了选择适合自己学生使用的教辅的权利与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福建省对中小学生使用的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按照此次确定的指导价标准,大部分教辅材料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低40%-50%,全省每年可减轻学生负担约2.87亿元。对进入福建省择优评议公告的教辅材料,出版单位要按照不高于福建省规定的正文印张、封面基准价格的要求,制定零售价格;对福建省择优评议公告以外的教辅材料,仍由出版单位自主定价。限定福建省择优评议公告的教辅材料发行费用标准为35%。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河南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省政府纠风办联合下发文件,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的管理。该省要求,实行评议推荐制度,“限种类、限学科、限数量”。小学一、二年级不评议推荐任何学科;三至六年级限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四门学科;初中、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辅乱象一直存在,不论是中央不断发文对其进行规制,还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从严整治,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辅乱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辅材料评议推荐中部门与地方利益保护的存在,出版、发行门槛过高极易造成行业垄断,"小升初"和"初升高"激烈的竞争导致"一科多辅"现象盛行,法律责任不明确、追责不力.通过确保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程序公正、信息公开,杜绝"教辅授权"导致的行业垄断,降低"教辅发行"门槛,将"一辅"纳入公共财政以防止"一科多辅"及加大追责力度等措施,能有效解决教辅乱象引发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辅乱象     
【本期话题】教辅乱象家长参与,学校把关,自愿适度使用才是教辅应有生态【话题背景】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等四部门今年2月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重申: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不按规定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每个新学期开学,与校园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各地书店里的教辅材料区。但是,除了教辅材料版本繁多,让人无从选择之外,很多美其名曰学生的"无字之师"、老师和家长的"得力助手"的教辅材料,还存在别字连篇、价格离谱、与教学内容不完全相符等问题,如此种种,不仅让孩子和家长无所适从,就连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师们也头疼不已。2012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建立教辅推荐办法,确定教辅材料范围,做好教辅购买、征订,规范教辅的编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着力健全完善中小学教辅材料审读推荐机制,对教辅严格实行“限学科、限品种、限数量”,凡未被列入推荐目录的,学校不得向学生推荐或组织使用。  相似文献   

10.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教辅材料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教辅材料审读推荐的数量和品种:小学阶段可配教辅材料的学科仅限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门;初中阶段可配教辅材料的学科仅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9门;各年级每学科每个版本的教科书应严格按照不超过2套的要求进行推荐。其他教辅材料品种小学仅限一至二年级生字本、各年级的寒暑假作业本:初中仅限物理、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2012,(12):F0003-F0003
《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意义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省内简讯     
《河北教育》2014,(4):8-9
今年,我省将集中力量整治中小学补课乱收费,重点治理“课堂内容课外补”、学校组织参与有偿补课、学校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变相开展有偿补课、以家长委员会等形式组织有偿补课、教师在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等问题。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推进完善以“一科一辅”为核心的教辅材料管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背自愿原则或在省教育厅评议推荐目录外订购教辅材料等行为。  相似文献   

13.
桂文 《广西教育》2012,(16):10-11
针对教辅材料市场的混乱问题,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12,(4):F0002-F0002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2012,(7):F0003-F0003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2012,(10):F0002-F0002
文件意义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地方举措     
《教育》2007,(31)
江苏:规定中小学不得要求统一购买教辅材料●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印发了《江苏省2008年春季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并要求学校和教师不得向学生推荐或指定教辅用书或其他学习材料,更不得通过在指定的教辅材料上布置作业变相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  相似文献   

18.
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在满足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通知》的印发旨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知》第三条明确规定:“认真做好教辅材料自愿购买和无偿代购服务。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若学生自愿购买本地区推荐的教辅材料并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以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不得从中牟利。其他类教辅材料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在市场购买,学校不提供代购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云南教育》2014,(9):3-3
《武汉晚报》消息“学生书包过重、教辅材料过多”曾令不少家长和孩子头疼:为孩子书包“减负”的呼声,引起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武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采取多种措施,规范教材选用工作及教辅材料使用的管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