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不仅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硕果累累,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也出版了系统专著;不仅在高等教育史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新成果,高等教育史学科理论研究也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从高等教育理论建设看高等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史研讨会上的发言潘懋元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学这一学科的分支学科,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理应包括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但更深的含义是: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建国5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作了简要回顾。经过五六十年代的“蓄势”,“十年浩劫”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才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成果增长迅猛,研究队伍蓬勃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本文最后就学科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加强与海外学者以及与其他学科学者的交流合作;二是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史研究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由于对史与论、历史与现实两对关系认识模糊和处理不当,以及两对关系本身固有的矛盾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深入与拓展。辩证地客观地看待、处理两对关系,对当前高等教育史研究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于其次一级的学科和高等教育管理学、大学心理学、比较高等教育学来说又是一个综合学科。因而高等教育学既为教育学提供归纳的基础,又对次一级的学科起着归纳和导向的作用。高等教育学,从对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划分来看,其研究对象应该就是高等教育,但涉及到对高等教育进行界说时,就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必然影响到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探讨高等教育的界说,由此而确定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年限一般延长到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刘海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学及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这两门学科之交叉的高等教育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关于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笔者曾于1992年12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高等教...  相似文献   

7.
厘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前提,是获得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科学结论的保障。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基础、原则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从本质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运用两门以上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一定要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和高等教育学之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进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须遵循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现象与规律相结合、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研究:从多学科到跨学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研究是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高等教育实践是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高等教育学学科处于其他外部学科的邻居位置,和教育学学科是母子关系,又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内部各学科的母体学科。高等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高等教育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倡导突破学科壁垒、超越学科方法视角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论”与“领域论”之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合法性危机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历史中言之未明的关键问题。破解该问题的认知迷雾,需要我们从“范式”和“规训”概念的视角反思“学科论”与“领域论”的本质,领悟高等教育研究的演变逻辑,从中找到真正使我国高等教育学走向学科化的传统基因与历史依据,并从强化基本理论研究、平衡学术与行政权力两个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化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论中存在着“学科论”与“领域论”的学科属性之争,由此导致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两种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直指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则被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两种研究方法各有其效用,但缺陷和不足也十分明显。在“学科论”和“领域论”两种观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厘清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不断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春秋,时至今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属于"弱势群体".尤其近年来民办高校倒闭事件频发,引发了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担心和疑虑.有人不免发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否还有发展的空间?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进行一番梳理和探讨.事实上,无论是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财政供给能力以及政府的政策态度来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都将有巨大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构建学科体系的“目标指向”,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和学科研究的“泛化现象”。分析学科发展的特殊性是为了从学科自身去寻找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应着重探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学派的形成等问题,以推动高等教育学发展成为自立、自为、成熟的学科。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学的演进--学科制度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课题,但一直都进展不大。这一方面是因为高等教育学的学术发展史还十分短暂,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研究取向有关。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学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讨是必须的,从学科制度的视角来研究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进入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中国也与欧洲各国一样,高等教育面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危机"。立足中国本土,审视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所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大众化中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凸显、多种形态一样化的高等院校、校长在现实中的管理角色错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本土化狭缝难生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背景和大科学时代特征,梳理了该学科发展不稳定的种种表象,进而对研究现状中的问题意识、项目导向、合作模式予以评论。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期,迫切需要有深度的理论指导,要以研究的专业化建设来实现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学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面临的学科危机仍然没有解除。研究在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层理论的概念内涵,讨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构建中层理论的动因,并从限制研究对象、提升关联意识、强化实证研究、重视专题研究、规范理论建构五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等教育中层理论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综观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私学从自发出现到受到制约、引导、规范,可以说制度性要素起着渐行渐强的作用,它对我国近现代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起步阶段的民办高等教育,国内有很多学者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制度性要素的研究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影响本国民办高等教育实践的制度性要素进行研究;一是研究国外私立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以期从中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水平将极大影响甚至可能决定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进程和中华民族之兴盛。本文就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发展战略选择、结构优化和深化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进行概括性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成为必然,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并未伴随质量的提高,这除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客观原因以外,更多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的差异,体现在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差异上。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由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和学术能力组成,其中,职业能力是体现其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和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