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幼儿园的走廊、操场等地面,用油漆画上各种图案,不仅能美化幼儿园的环境,同时还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增添更多的活动内容与情趣。地面上画出各种动物和它们的脚印,就可以教幼儿认识这些动物以及辨别它们形态各异的脚印。如小鸡的脚印是“爪’字形的,小猫的脚印是梅花形的;而小猪、奶牛等动物的脚印是两个半圆的等等(图一)。教师也  相似文献   

2.
情况分析我班曾教幼儿认识过一些动物。大部分幼儿都能画出这些动物的形态,有些能力强的幼儿还能画出这些动物的各种动态,但也有几位能力弱的幼儿在画动物时不会把握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本活动是在幼儿画过小动物和会熟练使用剪刀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协作的能力,我一改过去每位幼儿完成一张画的模式,组织全班幼儿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幅画。内容和要求 1.要求幼儿根据动物的特性和画面主题,把自己画出的动物粘贴在背景图的恰当位置。 2.要求幼儿相互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3.
图画和语言都是符号.两者是相通的,在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一直坚持让幼儿在自主画中进行讲述。通过这种方法使进入大班的幼儿不但能创造性地画出具有一定情节的自主画.而且能够主动、积极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作品内容。这一阶段.幼儿讲画已达到能说明主要内容的水平,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水平,则要使幼儿将画讲述成一个具有较为完整情节的连贯故事,  相似文献   

4.
儿歌教学,要因“儿”而异,因“歌”而异。如何进行,应视情况而定,我一般采用以下六法: 一、构图法所谓构图法,就是教者根据儿歌内容,画出相应图画,制作幻灯片,充分发挥视觉作用,让幼儿结合图画学儿歌。如大班教《小熊过桥》时,可制作下图所示的活动幻灯片(图中小熊能左右活动,流水、鲤鱼、乌鸦能上下活动,竹桥也能上下活动),边操作活动部件,边引导幼儿观察,学说儿歌。这种方法,具有直观的好处,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自开展“气象角”活动以来,观察天气、画气象图、报告天气的兴趣与日俱增。动物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表现,其间有着一定的规律,起着预报天气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纲要》中对大班幼儿“用阿拉伯数字、图画作简单的气象日志”的教学要求,去年,我们在幼儿升入大班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来记载每天的天气情况,告诉幼儿画一个太阳表示晴天,太阳躲在云里表示多云,画上几朵云表示阴天,画上竖、斜虚线表示雨天。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觉得这种形式不仅能帮助幼儿复习和巩固图画课、常识课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而且能促使幼儿养成观察、记载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增强责任感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常识课中认识动物的方法往往是顺序观察法,让幼儿从上到下,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认识动物的外形特征。教幼儿掌握有顺序的认识规律固然重要,但从小班到大班,都用一个模式,会使孩子感到乏味。尤其是大班幼儿已学会循着教师预定的模式来观察动物,再用这千篇一律、机械呆板的方法,会禁锢幼儿的思维。学龄前孩子最富于好奇性和想象力。为此,我以认识长颈鹿为题材,先后在两个中班使用了“典型特征”观察法。先引导幼儿观察最明显的特  相似文献   

8.
大班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李梅大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处于一种“布图”也即开始画“形象画”阶段,他们基本上能在图画中表现一个事件或表述一个故事。然而,幼儿对于图形大小和其所包括的细节的量的把握,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即他们对该物体的体验以及表现该物体对他...  相似文献   

9.
构图讲述是讲述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是先引导幼儿根据意愿拼贴或画出一幅,乃至几幅画面,然后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讲述。这种综合性教学能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在大班的讲述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刚毕业时,我分配到一所农村幼儿园,教的是大班。开学不久,一次我让幼儿自由绘画,但所有幼儿画的却是同样的内容:一间农村的房子,房子一边是一棵苹果树,另一边是一个幼儿在做操。我的心一下缩紧了,这是我小时侯画的呀,现在的大班幼儿还在画这个?我顺手拿了一盆花放在讲台上,说:“小朋友,我们今天画这个好吗?”他们都摇头,说:“我不会画。”有的说:“老师,你画在黑板上吧。我们可以跟着你画。”我感到非常震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本人从几年来在美术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绘画活动中,我们总是通过现成的范画和教师的整体示范方法,使幼儿获得对画面的理解,忽视了幼儿的知觉水平、生活经验和自身的创造潜力.导致幼儿的绘画水平处于简单地模仿阶段,作品没有童趣,缺乏活力.在大班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大班的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构图的能力,能画出两手侧平举、直立着的人物形态,逐渐开始对过多重复呆板的人物形态,表示不满,产生试图表现更多活动的人物形象的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沈新益 《动漫界》2022,(12):37-39
持续时间:2021年12月17~28日 年龄段:大班 探秘动物是幼儿探究科学、 亲近自然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结合大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探秘动物的主题活动.随着主题的推进,幼儿对动物的食物链产生了很多问题, 甚至自发地展开了辩论.我们认为,辩论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解释自己的观点、 提高倾听能力, 还能培养幼儿的...  相似文献   

13.
<正>线条,是牙牙学语孩子在笔和纸出现碰触时会接触到的,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是进行绘画的起始,并且是幼儿最简单的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运用绘画工具进行最简单的一个美术创作,线条中的粗细、曲折能表现作品的本质情感。幼儿进入大班,他们对线条的掌握在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小班孩子在画小人时只会用单线画四肢,而大班的孩子就会用双线画小人,而且他们的形态各具特点,指导大班幼儿进行线描画欣赏时正是运用这一特点。通过大量的、错综复杂、曲折蜿蜒的  相似文献   

14.
陈雅静 《福建教育》2022,(47):61-63
<正>小鸡蛋,大乾坤。教师充分挖掘饲养活动中的五育元素,让幼儿在实践中收获满满。幼儿扮演鸡妈妈呵护蛋宝宝,体会养育辛劳;调查鸡蛋怎样孵、怎样养,学习怎样区分公母,进行问题驱动式学习;轮流搬运育雏箱、捉鸡,清扫鸡舍、定时喂鸡,不辞辛劳用心陪伴;仔细观察记录,照蛋画下鸡胎发育过程、为小鸡画肖像……从小班到大班,幼儿多次见证了小鸡从孵化到破壳的过程,并陪伴小鸡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一种良好手段.在日常绘画教学中幼儿画的动物动态比较单一,想象力不够活跃.我们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设想用几何图形为幼儿想象提供物质基础,提高幼儿画动物动态的表现能力,为此,开始了用几何图形拼搭方法教幼儿画动物动态的教学实验.二、方法、步骤(一)对象的选择从本园三个中班中选择中二、中三两班的幼儿为被试,人数以实验当天出席人数为准.(二)实验组织类型采用轮组法,以尽可能抵消教师水平,幼儿基础等无关因素的影响.(三)选材选择以前没有画过的小鸡、小鸟、小鹿、小熊猫四种小动物作为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16.
情况分析: 幼儿喜欢画人物,但是不太会画人物的各种姿态。在中班我们就用“活动人”(用硬纸或其他材料制成人体的四肢、头颈等,再组合成人体,连接部分能活动)教幼儿画人物的姿态。目前班上有四分之一的幼儿能画出人物正面侧面的一般动态,画面布局合理,想象力丰富,富有童趣;有半数以上的幼儿借助“活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纲要》中对大班幼儿“用阿拉伯数字、图画作简单的气象日志”的教学要求,去年,我们在幼儿升入大班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来记载每天的天气情况,告诉幼儿画一个太阳表示晴天,太阳躲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了解家禽家畜的主要特征,区别它们的异同,并学会分类。教学准备①磁性教具:鸡、鸭、鹅、猫、狗、猪、牛、羊、骆驼、马、兔子等。②每个幼儿一个动物头饰。③画有春天背景和羊、鸡的图各一幅。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①出示春天背景图,集中幼儿注意力,告诉小朋友这是公园,今天有许多小动物要来玩。②分别出示磁性小动物,用猜谜或形象的描绘让  相似文献   

19.
物体有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特征,这些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叫做量。教大班幼儿认识童的特征,主要是让幼儿懂得量的相对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推理能力及学习简单的测量技能。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让幼儿从类似的、多种的经验中概括地认识各种量。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开始萌芽,但他们的逻辑推理还是借助具体形象和动作进行的。为此,我们在浙江幼师附幼和杭师院附幼两个大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让幼儿通过多种活动来感知量。经过实验,初步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幼儿园老师讨论验证。一、教幼儿制作简单的测量工具,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学习初步的测量技能。  相似文献   

20.
多彩的小鸡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教幼儿画小鸡,方法步骤讲完了,最后是幼儿自己涂色。大多数幼儿涂上了常见的浅黄色,媛嫒小朋友却涂了一只红色的小鸡和一只蓝色的小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