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19-22
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问题由来已久,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针对比较教育四种形式:身份危机--学科统一性危机、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危机、归属感和认同感危机及区域性比较教育文化群体的生存危机一一进行了述评,提出比较教育的发展并不存在身份危机,一些学者之所以产生身份危机的认识,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上来.比较教育研究的现实目标应为教育和国家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中国比较教育区域研究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研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信息一体化向比较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比较教育区域研究一方面要开拓教育发展的国际视野,跨越传统的、已有的世界的逻辑途径,广泛开展国际教育的理解、交流与合作,提供各国及国际教育发展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自身建设,提高我国比较教育区域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教育服务贸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正逐步取代国际教育交流的传统观念。本文通过对全球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特点的综述、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承诺的国际比较和国外教育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教育面临着诸多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强势话语下,比较教育学科和实践逐渐偏离了它正确的航向。由于对普世主义信念的坚守和文化自觉意识的缺乏,比较教育学科和研究者时常面临着身份认同危机。在此背景下,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认清国际教育交流的学术话语权利关系,提升文化自觉,努力寻求“本土生长”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并积极参与到国际教育的对话与交流中。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全球疫情蔓延下的教育生态危机、布局结构失衡下的发展空间危机、学科体系建设下的人才供给危机、教材同质化下的课程资源危机。在国际社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充分发挥好语言文化在促进“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主动跟进”回应本、硕、博学科体系建设,以“合作发展”搭建世界文明交流平台,以“融通中外”构建国际中文话语体系。国际中文教育要在变局中开新局,需将自身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互联互通、合作交流、共建共享为根基,打造与世界各国各区域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教育委员会通过《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修订文本,从而形成自1976年以来的第三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在教育国际化日益深入、各国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了解国际教育分类的新变化,有助于加强我们同世界的联系,更好地参与国际教育发展进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是经过国际社会广泛协商,并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正式批准,按照教育等级和学科来组  相似文献   

7.
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身份危机,就是比较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类主体活动领域所面临的自我同一感困境。它生成于半个世纪之前,并在以后的岁月中日益加剧,成为今天比较教育者不得不承认和面对的严峻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比较教育的学科统一性危机、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危机、学者认同感危机和区域性比较教育群体生存危机。自从比较教育身份危机出现以来,比较教育界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科学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体系、借鉴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以文化的旗帜重新统一这个异质的领域、以另类的后现代思维“挖出”产生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根子”;但至今还没有哪一种对策在实践中被证明是特别有效的。比较教育身份危机在产生分裂和离心作用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这一领域研究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造性,成为半个世纪以来比较教育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质量保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加强国际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完善本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新途径、新方法,2008年11月6—7日,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的首届上海教育评估论坛。本次论坛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邀请了菲律宾、印度、泰国、  相似文献   

10.
作为比较教育学科分支的国际教育研究自上世纪形成以来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试图围绕发展历程、概念、特征及其走向对国际教育作一个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对国际教育研究更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In the context of science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ducation was held in Nanjing, China, in October 2012. The purpose of this conference wa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ers from China and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exchange research ideas and best practices in science education. A call for papers for a special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was made to all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and a set of six articles was resulted from a standard peer review process. This set of six articles provides a snapshot of research in China and in some other countries, and represents a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ers and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ers from other countries. We call for more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2.
比较教育是否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历来是比较教育领域中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1998-2004年《比较教育研究》杂志所刊载的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形成客观、直观的印象,并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争论做出理解。  相似文献   

13.
徐辉 《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1):29-32
本文认为,作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分会会刊的《比较教育研究》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青年学者学习的榜样,是我国教育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窗口,是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是繁荣我国教育科学的园地,是服务我国教育决策的智库.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不断深化的全球化,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推进工具性教育的发展,教育界随之出现了支持全球化和反对全球化的不同声音。本文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从某些力量释放的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并在各种力量纷争、妥协中达至一定程度的结果。工具性教育过于强调个人主义的狭隘性决定了它不能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推行民主教育,它的目标是寻找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国际教育交流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使然,也是一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三部门的国际教育协会在美国国际教育交流体制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为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与借鉴,即着力培育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体制中的第三部门。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组织架构由领导机构、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组成,高等教育能力发展中心等五大部门是其主要职能领域,运行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企业、基金会及国际组织。价值认同与"张力"模式、专业化的政策行动、"项目合作"国际交流方式及全球化的服务体系是国际教育协会实现卓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大传统优势:政策优势、语言优势、数据/资料优势.然而,这些传统优势目前都面临着国际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世界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必须重新反思和定位本学科的相对优势.研究者认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政策优势依然存在,且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是未来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向.虽然大数据打破了传统的数据/资料优势,但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对全球教育数据的洞察力及解读力将成为该学科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国外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辰的必然趋势,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在探讨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既体现出各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特色,也表现出相同或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07年国际教师教育论坛的交流与研讨进行概要介绍,分析了当前国际教师教育领域里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特点,重点阐发了国际教师教育创新的政策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合作开发、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对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郭丽 《考试研究》2013,(1):68-73
东京大学是日本乃至亚洲名列前茅的高等学府,它以世界顶尖大学为发展目标,力图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均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领军者。东京大学强调开放性,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融合,注重校际交流以及与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本科教育阶段,东京大学很重视通识教育,战后以来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