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联合,定于2012年4月11-14日在武汉举办2012年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模式和最佳实践"。欢迎各类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11-14日在武汉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3.
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11-14日在武汉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覆盖高校、专业、  相似文献   

4.
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11—14日在武汉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覆盖高校、专业、医院等系统的327名正式代表以及近50名当地图书馆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协办:《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文献情报》(英文刊)、《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会议网址:http://www.csla.org.cn/xkgy2012/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在我国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过去的以文献检索获取为中心的服务,到现在的针对和嵌入具体用户群体、以个性化设计组织知识化服务为中心的学科馆员服务,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变革,主动设计、引进和发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探索适应新环境下的学科馆员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馆员服务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同时也催生了支撑学科馆员服务的工具、方法和系统,培育出特色  相似文献   

6.
学科馆员:高校院系分馆馆员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高校院系资料室(分馆)的专业图书馆性质,比较分馆馆员(资料员)在工作职责、服务对象与资格要求等方面与学科馆员的异同,分馆馆员作为学科馆员在学科专业、密切联系读者、熟悉分馆馆藏资源及使用情况等方面存在优势.分馆馆员的学科馆员角色定位有助于提升分馆馆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加强中心馆和专业分馆的广泛合作,建立图书馆(专业分馆)专业人员职业继续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研究型专业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讨,认为学科馆员服务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新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学科馆员服务方式是增强研究型图书馆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提出完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协办:《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图书馆都开展了学科馆员服务,但有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被图书馆界的研究者们忽略了。例如,学科馆员应具备专业背景,以支撑学科馆员服务工作;图书馆应确立馆藏资源建设在学科馆员制度中的核心地位,明确学科馆员从事具体资源采选工作的职责;图书馆应建设合理、完善的学科馆员考核制度、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协办:《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文献情报》(英文刊)、《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会议网址:http://www.csla.org.cn/xkgy2012/  相似文献   

11.
9月17-21日,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术年会主题为知识化服务进程中的专业图书馆:技术、方法和服务。会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主办,江苏图书馆学会和扬州大学图书馆协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领导、江苏图书馆学会领导及相关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专业馆员制对于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我国和欧美国家专业馆员的比较,指出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引入专业馆员制,有利于明确定位,提升图书馆工作的学科专业性,提升图书馆工作的地位,有利于理顺机制,合理用人,建立起科学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许多普通本科大学图书馆已经或正在进行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此举对于加强专业文献建设,提高学科咨询服务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在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尚不具备条件。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不仅数量少,而且专业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图书馆内部难以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因此,笔者从本院图书馆实际出发,提出在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兼职馆员和专业联络馆员制度,推进图书馆文献建设和深层次的读者咨询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剖析: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偏高,脱离实际;专业素质定位模糊,不规范;管理模式不尽合理.文章就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提出了相应对策:以需求引导服务;准确定位学科馆员的专业素质,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中式学科馆员管理模式,提高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10—14日,“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市隆重召开。年会主题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专业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来自全国的200多名图书馆同仁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征文146篇,并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干会前正式出版,书名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专业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把图书馆员分为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两类.“专业馆员”的提出,是高校图书馆人才发展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专业馆员”的视角,分析其内涵与特征,阐述馆员的专业化认定及社会认可,从专业化发展理念、方式、内容、目标及理念转型、服务转型、文化转型等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科馆员是指具有图书情报知识和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能为相应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的一种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它是1951年由美国内不拉斯加大学图书馆首先提出的。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相继推出"跟踪服务"、"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  相似文献   

18.
"学科馆员"制度是国际图书馆界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但这不能成为学科馆员制度缓建的理由.数字文献的迅速发展、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先行馆的成功经验和广大学者的理论研究,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各馆应该从实际出发,因"馆"制宜,加快学科馆员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学科馆员”保障体系的建议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议案背景 学科馆员是一支既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又具有某学科专业基础并通晓此学科文献资源分布,且能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专业队伍,是图书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某个学科专业的文献信息专家。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推出“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这些都是“学科馆员”发展的雏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发展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并产生较大影响,随后短短几年时间内,这一制度迅速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20.
高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介绍学科馆员的产生、发展,以及其服务宗旨,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作者通过网上调查的方式,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高校图书馆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团队,更好地为高校整体教学、学科建设及重点科研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