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构建生命化课堂,需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泛化""窄化"等现象,也要克服生命教育"神圣化"和"课程化"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抓住生命化课堂的基本特征,结合学科特点,从传递生命化理念、教授生命知识和技能、感受和体验生命历程的意义与快乐、培养生命践行能力等多维度来构建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2.
<正>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融于"生命的教育应该是追求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  相似文献   

3.
高校生命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但目前存在着认识和实践误区,呈现出单一化、事后化和工具化倾向。加强生命教育要"唤起"全社会对生命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建设热情,要"唤起"高校对生命教育实施路径的科学探索,要"唤起"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学习热情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4.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道德的生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以道德的内容和手段,引导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丰盈人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以育人为本,高校不仅仅要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更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能够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一个完整的人。本文从分析生命教育的内涵入手,根据现实中的现象分析了生命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必要性,讨论了生命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即教育目标"成人"化,教育理念人本化;改变传统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死亡,理性审视生命;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充分挖掘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运用多种方式和渗透式教育进行生命教育;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论生命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雪 《教育导刊》2002,(5):8-11
本文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体现在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教育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以"人"为研究起点,理当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源泉,教育的真谛在于促进生命发展,生命在现代教育中的遗忘与沦丧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实现教育与生命的统整和圆融,即在敬畏生命的伦理基础上,将生命的本质、规律、特征和需要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和一切环节中,从而实现教育塑造生命、发展生命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在教育中,即便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把人当作工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直面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生命是教育的本源,教育是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生命只有受到教育的润泽才能走向完整。随着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广泛关注,发展生命化的成人教育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理解关怀生命才是成人教育的本质追求,使成人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达到完满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在教育中,即便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把人当作工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直面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时,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必须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谐心灵;必须实现课程融合,创设全方位的生命化课堂;必须开展情景体验,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升华生命的价值;必须整合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进行的实际教育活动;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从事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即一门学科。"5.12地震"后,"生命"和"生命教育"成为了全民头脑中的"日常词汇"和"关键词",不管是灾后心理辅导与生命重建,还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不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公共化,还是祭祀礼仪慎终追远的自觉化,不管是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还是对老年人健  相似文献   

13.
生活时空中教育面临的价值困境是生命意义的缺失。学校教育缺乏生命关怀,家庭教育存在爱的错位与扭曲,社会弥漫浮躁风气。关怀生命的教育,旨在塑造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体,倡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激发生命的活力,张扬生命的个性,提升生命质量。关怀生命,找回缺失已久的教育本真,需要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用师者的生命体验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以教育实践的生命化,实现个体生命的张扬;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引领孩子积极的生命体验;渲染生命至上的教育氛围,促进生命的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包括构建生命教育实施框架体系,形成生命化德育理念,构建生命化的活力课堂。生命教育实施框架体系主要以校园文化、研修文化、活力课堂、校本课程、主题活动和多元评价六大工程为载体;生命化德育包括理性的道德教育、感性的道德教育和行动的道德教育;"生命化"课堂将生命的四种关系"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在课堂中一定要让"生命在场"。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主要研究取向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生命危机,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推动和发展。当前生命教育研究主要有生理健康教育、死亡教育、生活教育、生存价值、宗教取向、职业教育、生命化教育等七种研究取向;它们为生命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一种为了生命,让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教育,具体指师生、生生彼此心灵与生命的互敞和交融。要使生命教育发挥实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与丰富的教学内容,更需要用"生命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成长日记"便是"生命化"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作为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的方法,是对"叙事信"这一技术的引进、移植与改良。生命教育教师通过"一种观念、两种态度、三种责任、学做四种人"的基本功练习,提升其专业素养,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尊重。通过典型个案分析,呈现"成长日记"运用后现代心理治疗"叙事信"技术,实现"生命在场"的教学目标,能够促成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9,(16):5-10
生命教育包含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及精神生命教育三个维度。生命教育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有关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认识自然生命本质,感受社会生命内涵,提升精神生命价值的过程,这就是"生命对话"。对于生物学教育而言,无论对象还是内容都是自然生命本身,生物学教育是始于人与自然生命的对话,这种"求真"的过程就是"对话生命"。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与生物学教育是包含关系,生命教育包含生物学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育应当尊重和顺应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和规律,回归到以生命为原点的教育,直面人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教育者们树立生命化教育理念,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本文尝试从领悟生命及存在的意义,将生命化教育融于生活,尊重生命化德育主体,并通过活动育人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在我国仍处于研究和实践的初期,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理清。实施生命教育应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认真研究生命教育的目标、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在多元价值理念的判断与取舍中,迷失了生命价值,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的冲击,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应具有的自由、价值和差异."大一统"的道德约束和规训化教育使人精神贫瘠,甚至选择了对生命"自我"的放弃.教师教育应该重视生命化教育,应该帮助个体成全健全的生命,使个体发展的可能转化为现实;使个体有尊严地活着,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成就个体最大的幸福感,使生命在润泽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