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当代传播》2008,(3):18-20
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马磊 《新闻世界》2010,(8):210-211
近年来,各种"门"事频频发端于网络,在网友的追捧下名噪一时,并被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网络作为一个话语平台,依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似乎成为舆论事件的发源地和舆论滋生的平台。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发挥众媒体的作用,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接二连三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对当今的舆论引导提出挑战。新旧舆论传播主体构成当前舆论引导的"双核"结构,"双核"化的舆论引导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同时又面临舆论环境变化的新挑战。本文由此提出实现"双核"舆论引导结构向"双螺旋"结构的转化,以此更好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的发展遭遇困境。进入"后民生新闻"时代,民生新闻应该注重议程设置,积极引导舆论;开掘新闻内涵,做足深度报道;创新报道形式,持续吸引受众;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素质;提高媒介素养,引领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陈明 《声屏世界》2013,(6):18-19
近些年来,广电媒体不断在完善自身报道方式的同时,遇到了一个尴尬的现实——舆论引导能力的弱化。弱化的原因很多,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主流媒体的边缘化引起。笔者承认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广电等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弱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的冲突和悖离。国内最早提出"两个舆论场"的是新华社前总编南振中,他于1998年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吴丹 《东南传播》2011,(5):63-6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公共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媒体需要不断转变新闻报道观加以应对。在"我爸是李刚"事件,继网络舆论热议后,传统媒体积极报道介入,形成了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为推动事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议程互动过程中,传统媒体的报道流于表面,缺乏对事实真相的探求,未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需作出一些改进:比事实更重要的是真相,比速度更重要的是深度,要更注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田俐 《新闻世界》2011,(8):102-103
传统媒体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引导舆论的功能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而被削弱。Web2.0时代必然是一个舆论更加分散的时代。然而舆论的分散不利于社会的整合,因此,Web2.0时代我们仍需加强对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刘丽 《新闻世界》2014,(3):91-93
党建宣传报道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舆论格局发生变化的今天,让党建宣传报道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舆论引导功能,需要我们从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功能、进一步改进报道内容和形式、提升报道高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电视主流媒体要有效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前提是要积极实现"三个转变":一、从"第一时间"向"第一深度"的转变。新形势下,时效性不再是传统媒体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之以传统媒体的"把关"对舆论形成强有力的控制,新媒体使人们在舆论的形成、舆论焦点的关注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舆论引导难度增加。本文集中探讨了在舆论生成过程中以网络受众为代表的受众特征,进而提出从关注受众个体利益、巧妙运用"议题设置"、政府主动发布信息三个方面有效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网络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通大众的话语权,但由于网络把关人作用的弱化,信息来源的复杂性,网民身份的隐匿性使得网络舆论有时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化、情绪化的倾向,尤其是在一些争议性较大,关注度比较高的社会热点事件中,这就需要权威性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加以正确引导。本文以《扬子晚报》对"张明宝醉驾案"的报道为例,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理性化引导。  相似文献   

12.
梁广成 《今传媒》2024,(2):31-34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着较大挑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特征及其网络舆论引导优势,分析了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和应坚持的原则,提出高校要在思想引导、方法创新、媒体一体化发展、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切实提高自身网络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担当使命,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训练报道,是引导和推动部队军事训练,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宣传实践活动。近年来,笔者在报道实践中,积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和任务,着眼"引领、指导、推动"的目的和要求,把握"高度、角度、深度"几个关键词,坚持紧贴部队年度训练任务谋划布局,抓住演习演练、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重大军事活动用力,采写了一大批鲜活的军事训练报道,较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和工作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丹  王佳 《新闻世界》2012,(4):110-111
网络舆论对传统社会舆论格局的冲击是显著的,微博的出现就更加强化了这种冲击。微博以其便捷、独立、自主的传播特点,冲击着原有的信息传播形态,为我们带来了"自媒体时代"。在"郭美美事件"中,微博成为舆情的发源地和发酵地,天涯论坛成为人肉搜索的大本营,在网络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之后,传统媒体也加入到讨论行列,进一步进行深度调查、发布权威信息,加强了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吕睿 《新闻世界》2010,(11):176-177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一种重要形态,在很大的程度和规模上集聚和表达了民众的意见与看法,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监督政府的有力武器。本文以2009年的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为例,从议题设置的角度探讨网络舆论对政府处理公共事件的行为的影响,对于政府改善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对网络舆论的合理引导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薛蕊萍 《东南传播》2011,(6):105-106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论坛的特性,以"闫德利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的发生过程。负面网络舆论泛滥加剧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导致了网络侵权、违规问题的滋生等现象。了解其形成规律,有助于对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提高网络舆论管理,建设和谐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18.
岳金宏 《传媒》2023,(8):97-98
<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广,适合碎片化阅读的资讯大大普及,新闻传播的互动模式也越来越普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报纸不能再满足于现状并停滞不前,必须以此为契机,顺应潮流,走出一条新道路。报纸要做强做大,必须做好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党报引导舆论的优势和特色。党报要利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扩大和加强舆论引导,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谢文雅 《今传媒》2010,18(9):128-129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1999年我国网络舆论发端,十年来,网络舆论经历了初生,发展,壮大三个阶段,其影响在全面渗入到生活中去,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也在这十年来的众多网络舆论事件中摸索前进,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引导思想和策略。本文梳理了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在进行信息报道时对公众产生的舆论引导功能,对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公众既是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又是接收者,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进而分析了由于新兴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功能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要加强传统媒体的引导功能建设,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