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晓红 《考试周刊》2009,(8):234-235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是看教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我曾经被高年级的学生气得大哭一场,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也终于决定不放弃每个孩子,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也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一片期望。在十二载的课堂器乐教学巾,我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特别是在穿鞋时,常常分不清左右。于是,我想了个办法。每次孩子午睡起床穿好鞋后,我就请孩子们坐好,然后请一个穿错了鞋的孩子到前面来。我说:“哎呀,你的两只鞋娃娃吵架了吗?你看他们都歪着头,谁也不理谁呢!”我请孩子们看清楚两只向外的鞋尖之  相似文献   

3.
张亚 《广东教育》2004,(1):21-21
金色的阳光是那样的美丽,闪着金光的奖状更是学生所追求的,父母所企盼的。但是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学生似乎被阳光所遗忘,那张闪着金光的奖状总是与他无缘,因而他们缺乏信心,长期沉沦,自暴自弃,问题多多。前几天一位学生的信使我非常震撼。信中谈到他非常渴望有一张奖状。看了这封出自我班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的信,我的内心很不平静。尽管我始终没有放弃这群孩子,自认为和他们平等相待,但是自我反省:我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没有。他们那种渴望,我满足他们了吗?没有。他们那种“悲哀”我们体会到了吗?也没有。当我口头鼓励学生的时候是否…  相似文献   

4.
<正>下面给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男一号和男二号都是我2011年刚毕业的两个学生。他们很聪明,从分数上来看,他们绝对是班中的佼佼者。按理说您应该会觉得他们非常棒了是吧?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分数不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根本标准,应该看孩子的分数是否具  相似文献   

5.
沉默是金     
一节写字课上,一个男生突然笑出声来。我抬起头,他马上停下来,低头抓起笔。我默默地注视着他,足有两分钟。他的脸红了,最后竟不知如何下笔了。下课后,这个学生主动找到我,向我承认了错误。我还想起许多类似的事情:课间几个学生在教室里大声喧哗,我走到教室门口,他们安静了下来;听广播时,两个学生小声说话,我走到他们跟前,他们很快坐好了;默写词语时,一个学生想翻书看,可接触到我的眼神,马上放下了书……沉默是无声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省的机会。他们等待批评,然而等来的却是出乎寻常的沉默。学生由紧张到惊讶再到愧疚,心灵受到震撼,促…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案例】坐在办公室里,无心地翻着手中的手机。看到一条家长发来的信息:“感谢赵老师,孩子今天似乎长大了许多……”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
  中午有事,我离开了学校。一起看班的老师就负责看管一下班级,但就在中午短短的时间里,班级两位学生发生了矛盾,甚至动起了手。事情发生了,看班老师只能先稳定两位同学的情绪,等我这个班主任回来再做处理。当我中午回来之后,听着看班老师的抱怨,“中午,你们班的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甚至打起架来。”听后,不由得气从心中来。我立刻找了个学生到班级把发生矛盾的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来,看着他们似乎挺有理的样子走进办公室,我的气似乎又一下子高涨了许多。不由他们解释,就把他们当成小孩子一样喝斥了一顿。火发完了,可看着他们都低着头,但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并没有知错的样子。当让他们相互道歉的时候,他们俩个相互看了一下,心中的火没有消,反而还有点加剧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问题呈现】案例一:上课铃响之前,语文老师把班长叫到办公室,神秘地对他说:老师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同学们,你快回教室请大家坐好,等我来宣布!班长回到教室一传达,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下午看电影,有的说明天春游,还有的说这一周没有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8.
正我记得我们班的孩子刚入学时,就像一头头脱缰的小野马。他们可真让人伤脑筋呀。不会值日,不会擦黑板,不会锁门……他们不会的东西太多了,他们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他们不懂得遵守的东西也太多了。三十多个小人儿一说起话来就兴奋,他们根本就无视班主任的存在。瞧,这个小子蹲到了椅子上;看,那个丫蛋儿钻到了桌子下面;再看那两个小不点儿,打起来了……这可真够热闹的。面对他们这些小淘气,打不得,骂不得,哭不得,笑不得,怎么办。可这课还得正常上啊!上课了,教室里一阵混乱。我把黑板擦拍向讲桌,"啪"的一声,静,出奇地静。我一阵窃喜,"好,开始讲课!"他们一个个开始刷刷地正身坐好。  相似文献   

9.
张翌晨 《新读写》2011,(3):58-58
如今逛逛书店。竟发现很多书架上摆放着“心灵鸡汤”类的图书。一些家长买给自己的孩子看,但于他们写作却没有丝毫帮助。我想这类书看多了,也会有副作用吧。  相似文献   

10.
一、师生合作,在实践中探究识字方法 陶行知先生在10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们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段话说明,学生是学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直接体验。在识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任何稚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名教师,经常看见家长护送孩子走进学校。他们肩上背着书包,手里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学楼门口,有的甚至送进了教室。孩子上学迟到,作业本上有很多空题,忘记带学习用品,忘记穿校服,当我询问原因时,他们振振有词:家长没有及时叫他们起床,没有告诉他们答案,没有收拾好书包,没有提醒他们穿。可想而知,家长对待孩子往往呵护备至,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2.
温柔的力量     
正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年二班,协助孩子们吃好午餐。突然,宁宁过来向我告状:"老师,您看,他们乱扔餐盘里的饭菜。"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个小家伙用筷子夹着菜,边吃边嬉笑。这时,其中的一个孩子发现我在看他,连忙低头继续吃饭,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剩下的几个孩子还在肆无忌惮地说着、玩着,此时地面已经洒了不少饭菜。我走到他们身边,这几个孩子瞬间苦着脸,嘴里支支吾吾地,似乎想辩解什么。我微笑着把孩子们围在一起说:"你们看,地上掉了好多菜,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学习《春蚕》一文。随着一位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巴金先生笔下那位勤劳、朴实,手持簸箕,带着一脸淡然的笑容,正把擦得干干净净的桑叶撒向蚕匾里的母亲形象。当学生读到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 !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时,后面有几个学生竟“吃吃”地笑了起来,我看了他们一眼没有说什么,但心情却沉重起来。  “吃吃”笑的几个学生见我神情严肃却未批评他们,互相看了一下,吐吐舌头,慢慢坐端正了。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从内心里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肤浅,而是慑于老师的威严才勉强…  相似文献   

14.
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习惯了,感觉很轻松,课堂上不用维持纪律,一个眼神学生就能够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开始接触一年级的这伙小毛头时,我还真有点儿束手无策。小家伙们简直不把我这位综合实践课老师放在眼里。一节课下来,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让我哭笑不得。你看,今天的这节课,我提前几分钟就站在教室门口,准备上课。提示上课的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不是迅速坐好,而是进出无序,上厕所的,喝水的,扔垃圾的,交头接耳的,做什么的都有,仿佛无视我的存在。我登上讲台大声喊:“请安静,安静!”声音迅速淹没在孩子的叫嚷声中。对他们而言,生气…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16.
等待     
我是个孤独的孩子,是寂寞送给父母的礼物,父母在转身离去的刹那又亲手把我奉还给了寂寞。我没有听到父母因为我的到来而发出的幸福的欢呼,甚至没有来得及看一眼他们匆忙走逝的背影。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名教师,经常看见家长护送孩子走进学校,他们肩上背着书包,手里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学楼门口,有的甚至送进了教室。家访时,我还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呢?""妈妈,我的衣服哪里去了呢?""妈妈,给我倒杯水!"……孩子上学迟到,作业本上有很多空题,忘记带学习用品,忘记穿校服……当我询问原因时,他们总是振振有词:家长没有及时叫他们起床,没有告诉他们答案,没有收拾好书包,没有提醒他们穿……可想而知,家长对待孩子一定是呵护备至,细致  相似文献   

18.
五年级的孩子不同于一年级小孩,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独立思维的能力,但很不完善,也很肤浅,他们可能期盼我管理好班级,但又没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这一点,我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所以,我的第一次班会,可以说是我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它将影响着学生对我这个中途上任的新班主任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一次课间,我正与低年级老师聊天,几名一年级的孩子跑来向老师汇报,某个孩子违反校规了。老师听后笑眯眯地说:"知道了,老师马上过去处理。"可是过了五分钟,这位老师仍没有起身去解决问题的意向。我忍不住问,"你不是答应学生处理的吗?怎么还不去啊!""你还当真!这些孩子一天报告十几次。没有必要每次都处理,我只是随便说说。你一直教高年级,你不知道这学生来报告有多烦?时间长了,他们就不会来了。"同事无奈地解释,然后回办公室了。一会儿,我碰到几个高年级学生,就故意问,  相似文献   

20.
孩子在中学读书,期中考试《政治》没有及格,年级的其他同学,政治课也大都没有及格,看了他们的试卷,才知道问题出在了时政题上,如电视上几乎天天都报道的一些重要的人和事,学生们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