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在文本阅读活动中,“视野融合”就是理解者的当前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的交融:阅读理解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从文本中“重新获得一个历史过去的慨念,以致它同时包括我们自己的概念在内”。对这种“观野融合”的阅读原理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文本意义的理解观——即“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二是文本意义的创造观——即“我们总是以不问的方式在理解”;三是文本意义的批判观——即“提问就是暴露和开放”?  相似文献   

2.
“图书”与“文献”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目前,对这两个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试图通过时它们的来源、学术界对它们概念的不同认识,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希望从中得到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情报     
信息与情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两个词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在西文中,信息与情报是一个词(information),人们由于翻译的不同,加上信息与情报二者之间确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在使用中,产生了不少混乱。如有人讲: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有人却将“信息”换成“情报”,认为今天是“信息化社会”,而又有人说是“情报化社会”。为分辩这二者的异同,笔者试据一些论述信息或情报的文献资料,加以对比分析,列成下表。  相似文献   

4.
文件的历史功用与现实管理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件学(论)这一研究领域中,“文件”一词显然是一种广义上的事物概念,它不仅仅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现实使用着的记录材料,而是指一切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着的信息记录材料。基于这种性质概念的理解,对文件管理的研究显然是对一种社会信息记录材料的历史和现实功用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新闻媒介的四重出售模式,有两个理论前提,一个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可划分为“新闻信息”和“宣传、广告信息”,另一个是人们所接受的新闻信息,既有提高自我的“讯息”作用,又有恢复自我的“按摩”作用。 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的创始人,法国数学家托姆(Thom Rene)曾经用下面两个图分别表示“新闻学意义上的信息”(图1)与“宣传和广告技术意义上的信息”(图2):  相似文献   

6.
记者是什么?记者是记录新闻的人;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信息的传播”;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从这层意义上看,记者是记录历史的人。 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新中国成立51年,记者们用 文字、用声音、用图像,见证并记录着祖国前进的每一个 步伐。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宣告新 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同 志“大阅兵”,到1999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检阅三军 将士和五十万群众游行;从1949年春…  相似文献   

7.
当今,信息在人们的眼里再也不是一个简单、陌生的名词,它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宠儿,被人视为影响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商品增值的主要手段。《新疆日报》从1990年起在第二版开辟了“市场信息”(现改为经济信息)专栏,为广大读者、厂矿企事业单位提供无偿信息服务。我是这一专栏的编辑,结合多年的实践谈谈我编辑经济信息的粗浅体会。拓宽搜集信息的渠道编信息,时常为信息“资源”不足而困惑。要开动脑筋,拓宽信息渠道。如何拓宽渠道?涉及开阔编辑视野问题。过去本报刊登的“市场信息”是宏观方面的信息,如果只将它理解为“供”与“求”的内容,那就会束缚编辑的思路。市场信息囊括的内容很丰富,具体应该有八方面的内容:外部总体环境信息,它具体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财政、银行、税收政策,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等。产品信息,这主要指产品动态,产品开发趋向,产品商标、包装、装璜、产品市场地位等。市场需求信息,这方面又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包括:市场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8.
秦茜  田甜 《新闻世界》2013,(8):326-327
国人持续抵制日货的活动饱含着对日本这一具有历史侵略性民族的既有“成见”,而这种成见的根深蒂固,除了历史原因外,大众媒介所建构的日本“侵略者”形象也加强了人们对日本国家形象的成见。相应的,在抵制日货这一行动中,“中国”这一民族概念上的“共同体”也同时得以建构。“成见”与“想象”从来都是两朵并蒂花。  相似文献   

9.
新闻信息论     
现在,不管是在机关单位还是在社会上,人们经常使用“信息”这个词。在许多时候,把“信息”与“新闻信息”这两个词等同使用,成了可以互换的词语了。“信息”与“新闻信息”到底是不是同一概念?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是否绝对相同?如果不同,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从属关系?还是交叉关系,或是两相独立的关系?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两个词,可以不假思索;但对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教学者来说,弄清楚这个概念,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生命周期与信息管理周期是信息运动理论中的两个重要而又不同的概念 ,我们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 ,为此 ,我们又必须首先弄清“信息运动阶段”与“信息管理阶段”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何谓“播音”?何谓“主持”?曾引起过学术界的长期争论。于是,在学术上形成了两个研究团体,即播音学研究会和主持人研究会,业务上也存在着两套评价标准.即“播音主持奖”、“金话筒奖”。它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究竟是“播音员涵盖主持人”?还是“主持人取代播音员”?如果说.这两个问题只是逻辑判断问题,那么可能问题就出在播音主持这两个基本的概念上。播音是约定俗成的用语,而主持则由外来语引进。  相似文献   

12.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现在我们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什么叫“特色”?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科技对我们国家建设来说.对发展生产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万万不能缺少的。  相似文献   

13.
“红头文件”不是一个严格的规范意义的术语,但近些年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术语,也是广大群众约定俗成的习惯上的说法。到底“红头文件”概念所指什么,有值得辨析的必要。为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学者对“红头文件”概念的界定:第一种界定:“红头文件”是人们对行政公文的俗称,因文件首页红色的文头而得名,主要是指政府进行行政决定、行政执行、行政协调与控制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息记录。主要指“规范类红头文件”,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政策、行政命令、行政决定、行政裁决、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国家标准“文献定义”的困惑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发布文献的国家标准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我自开设《文献类型学》课程以来,对这个定义产生了三种困惑: 1.关于“记录”“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其“记录”一词过去是指:用笔把文字、图形符号书写并直接表现于纸张材料上;在现代,又指用技术手段把声频、视頻、编码等各种信息符号  相似文献   

15.
走进新闻     
所谓“走进新闻”,就是要求记者离新闻近些,近些,再近些。现在,记者远离新闻事实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里的“远”包括时间和距离两个概念:时间上的“远”,指新闻时效性差,记者的报道总是“慢三拍”;距离上的“远”,指记者不到新闻发生的现场采访,离新闻事实很远。 走进新闻,既要新闻时效上尽可能缩小时间差,抢发“第一枪”,又要在距离上尽可能到第一线,到新闻发生地采访,甚至介入新闻事实发生的过程,滚动地报道新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对信息资源和信息组织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组织种类。其中,信息资源根据其记录和存储知识信息的载体将其分为实体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而这两类信息资源从信息资源的创建者或收藏者即基于为他人共享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角度,又可分出信息资源的前端组织和后端组织。  相似文献   

17.
编史修志是对过去的社会状况(或某一方面、某一事件)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追记的活动。而编史修志所依赖的材料,除了当时对某一方面、某一事件,乃至整个社会状况所留下的原始记录之外,更主要的,更大量的,还是当时见诸报刊、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李大钊先生曾说过:“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历史是过去、旧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李大钊《在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词》)。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时候,见诸当时报刊、广播、电视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既有为当时现实服务,又有作为历史见证的史料价值和作用。尽管每一个记者、编辑、乃至每一家新闻机构,在采写、编辑和发布新闻时,谁也没有去考虑新闻报道的史料价值,伹客观上,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丰富馆藏实践的全面开展,深化了我们对全宗有关问题的认识,深刻感到全宗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目前迫切需要升华新的认识,补充新的内容,以进一步完善全宗理论,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 一、全宗的定义 目前我们看到的有代表性的全宗定义有:“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或著名人物在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全宗是一个机关、社会组织和著名人物在执行职责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这两个定义在表述上虽有所差异,但它们却都揭示了全宗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指出档案的来源,二是说明档案的范围。前一点主要指出,全宗是由一  相似文献   

19.
我很喜欢《出版参考》。 《出版参考》有三个特点。一小,二丰,三实。说它“小”,是指篇幅不多,文章又大多短小精悍。人们日常工作都忙,既想多了解些信息,又希望尽可能少花些时间。“小”刊,正中下怀。说它“丰”,是指内容丰富,信息不少。如今是信息时代了,不掌握信息,几乎动弹不得。《出版参考》既有出版动态,又有专题探索,既有书刊巡礼,又有市场行情,既有国内掇闻,又有国际瞭望,多姿多彩。说它“实”,是指实在,不尚浮华,这在一片浮躁的当今,应属难得。如此之《出版参考》,受欢迎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新闻报道研究领域里,“速度和深度并重”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电台和电视台在发挥速度、音像优势的同时,在增加报道的深度上作文章,报纸在保持新闻深度优势的同时,也向报道的“速度”进军。新闻媒体向“两度”冲击的动向,已为各国新闻界所瞩目。讲究新闻速度,看重新闻时效。现在,“新闻”概念所包含的新鲜性要素中,除了“新近发生的”。“过去发生但刚被发现的”以外,又增添了“正在发生的”这个新内容。如今新闻大战是以高科技装备为武装的,这就要求记者高度灵敏,捕捉信息快,在熟练掌握硬件操作的同时,又能快速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