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丁玲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倾注了她一生的心力,她描摹千姿百态的女性生存本相,探求思考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她认为女性的悲剧是时代社会的悲剧;是传统男权思想意识与性别观念的悲剧;是不合理的体制制度的悲剧;是女性自身尚未建构自我主体的悲剧.她进而思考女性的命运,寻求女性的解放道路.她认为要改变女性的悲剧命运必须改革社会,更新制度;必须投身社会实践,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建构女性自我主体,"强自己".  相似文献   

2.
萧红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她以自己的不幸为出发点,关注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剧命运,特别是女性的悲剧命运。而所有的这些悲剧命运都在她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并从中去寻找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她的作品,充满着一种苍凉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传奇性的人物,她擅长描写女性,作品擅长关注女性的生存和感情命运,本文探讨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情感和命运悲剧的成因,揭示了张爱玲悲剧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坎坷曲折的经历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通过抒写东北乡民死寂的生存形态和生命价值,表现了她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命运的深沉的思索,从而使她的作品中充斥着生命悲剧和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的短片小说。他在小说当中刻画了一个浑身散发着悲剧气息的女性角色。而造成这一女性角色命运悲惨的原因,以女性主义视角来看,是因为当时社会由于受父权制的影响而忽视且压迫女性,此外,人物所处而的阶级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因素。通过对爱米丽这个悲剧角色的描写与铺展,福克纳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透露着他对爱米丽这一女性角色的关注,关注她的生活状况,关注她的爱情,也关注她的最终命运。  相似文献   

6.
葛特露与繁漪同为男权社会制度下的精神反叛,行为抗争的典型女性形象。为了摆脱社会的压制与命运的不公、两位不甘屈服的异国女性都举起了精神反叛这面大旗。葛特露自立新生的方式摆脱了悲剧命运,繁漪的全面毁灭体现了她的悲剧不是命运悲剧而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7.
白大省是<永远有多远>中一个仁义善良、真诚热情、饱含悲剧因素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命运是男权话语主体下两性不平等的社会造成的,也是她女性自身主体性消解,沦为"第二性"的必然结果,她的人生悲剧也即是她的"仁义"悲剧.  相似文献   

8.
对苔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解析,认为在构成她的悲剧当中,克莱尔的冷酷无情、苔丝的爱情至上观、维多利亚时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是造成女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采用童年视角,反讽叙事以及女性自我悲剧的认同等多种叙事策略,其中浸透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国民性所造成的悲剧的思考,特别是她作为一名女性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紫式部在她的代表作《源氏物语》中塑造了许多命运多舛的女子的形象。这些女性,不论地位高低,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小说并非是专门为封建社会的女性而写的作品,但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揭示,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对于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源,紫氏部的揭露与批判以文学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1.
方方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大都以女性悲剧为主,本文以她的小说《水随天去》中三个主要人物天美、水下、三霸各自的悲剧命运为主线,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争议,女性在性爱与世俗伦理道德之间的抉择,方方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情感困惑的思考,揭露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尤以女性小说最具特色。在丁玲的早期创作中,她对女性群体在特殊时代中的悲剧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以悲剧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女性形象,展现了特定时代中女性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曹宁贞是周大新在<第二十幕>下卷中着力塑造的的女性形象.她为尚吉利集团的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尤其在尚吉利集团面临灭顶之灾时,她通过巧施"美人计",使其转危为安.曹宁贞形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特点.她的生命获得了壮丽的升腾,同时也陷入无耻的流言和诽谤中.在自私和冷酷的社会环境中,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上演了一幕新时代女性的命运悲剧.曹宁贞的悲剧以其深刻的痛感以及其悲剧命运中显现的正义、宽容、仁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其意蕴深刻而绵长.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用意象表情达意的高手,在《金锁记》中,她用众多的意象或揭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或隐喻众多女性的悲惨命运。张爱玲对长安这个在特定时代、特定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女性,用感伤、凄美的意境构筑了她的悲剧人生。本文用小说中代表长安人生走向的四个意象来探讨长安怎样一步步走向悲剧以及她悲剧产生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苔丝是哈代塑造的女性人物中最为光彩的一位,她的一生也异常凄惨。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有命运、性格和社会三个方面,在无法抵抗的命运的控制下,在社会恶势力与腐朽的道德观念的共同戕害下,纯洁、善良的苔丝终究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王琦瑶是王安忆的经典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她的一生都在追随男人的脚步,她悲剧的人生演绎了上海时代女性的悲剧。王琦瑶一生的悲剧命运,终归于"依附",过于期待爱情,追求不属于自己的幸福,从云端到谷底的生活,也没让她领悟到爱情的真谛。文章试从王琦瑶与其生命中的五个男人的故事以及她自身的弱点来阐述她具有依附性的悲剧人生。希望文学中王琦瑶的悲剧人生可以警示新时期的女性,以年轻漂亮作为获取短暂幸福的资本、依附男性而得到的幸福是不可靠的,从而让新时期的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相似文献   

17.
玛丽生活在有着严重种族歧视、女性歧视的非洲南部。作为一名白人女性,玛丽在精神上始终被动地接受环境和命运的摆布,她从未真正理解自由的内涵,狭隘的种族歧视意识又妨碍了她对社会自身的关系做深刻的思考,从而使她的悲剧命运,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8.
在哈代描绘的女性画廊里.苔丝是唯一理想化了的“美”的艺术典型。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热爱美好生活,纯真善良,质朴自然。然而.她的一生却是压迫和暴力的牺牲品,是痛苦命运捉弄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措写,哈代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批判主题。  相似文献   

19.
孟涛 《现代语文》2008,(2):86-87
从织云这一形象入手,分析她的悲剧宿命,解析男性意识对女性的渗透,解读在男权文化统治下,女性的"他"者地位及其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李多林 《孩子天地》2017,(5):244-245
张爱玲是我国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创作了很多散文和小说,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带有传奇的色彩和时代的印记。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张爱玲将自己的经历渗透到小说作品中。张爱玲小说作品中女性身上都带有悲剧色彩,女性的婚姻、家庭、所处的时代对于女性命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女性人文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