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译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历来就是翻译中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二者经常体现为主现与客观、意译与直译、归化与并化等的二元对立。也有学者试图把这种二元对立辩证统一起来,但是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到底如何统一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文章尝试利用主体间性来统一这种对立的观念。并提出两种途径来实现译者与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即价值无涉与文化移情,并把这两种途径落实到译者的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就为译者如何努力扮演好译者的角色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4.
一、"主体间性"的内涵性探讨 在以往的文学阅读中,读者往往把文学文本当作一个纯粹的审美客体来进行阅读,采用的是"主体一客体"的二元对立模式.这是一种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启蒙时代的美学,不可避免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和理论缺陷.首先,建立在主客对立基础上片面的主体性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话题。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决定了长期以来相互对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的受压迫性,这种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后现代主义中的主体间性理论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了后现代视野下的主体间性教育观,它为对话式师生关系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对话以平等为前提,以理解为基础,以合作为途径,以情感为动力。当前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师生关系由对立向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从译者的主体间性看,庞德将译者主体与原作客体的交往,转换为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主体间性交往;从译作的文本间性看,庞德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文本的重构,他所完成的是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译文与引文的文本间性对话。庞德的汉诗英译,无论是在翻译史上,还是在文化交流史上,都堪称间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在菜谱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通过协调好与其他主体,即原语文本的创作者,译文的接受者,翻译的赞助者之间的关系,译者把主体间性的问题具体化为译者的间性意识问题,通过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对话,沟通协调完成菜谱这一特殊的应用文体的完美翻译,做到译文既要忠于原语文本,也要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产生相应的市场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哲学的崛起,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主体间性消解了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建立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交往关系。主体间性对教育及教育评价的渗透,呼唤着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从译者的主体间性看,庞德将译者主体与原作客体的交往,转换为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主体间性交往;从译作的文本间性看,庞德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文本的重构,他所完成的是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译文与引文的文本间性对话.庞德的汉诗英译,无论是在翻译史上,还是在文化交流史上,都堪称同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二元对立论把原作与译作视为对立的两元,认为原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占据主导地位,而翻译则是一个消极的传输过程,处于派生、从属地位,这种观念已经受到多元系统论的挑战,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都对译者的从属地位进行了解构.分析中西方译论和译作不难发现:翻译实践中译者"隐身"的不合理性以及"显形"的必然性.译者的翻译功能在于,译者对原著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最终获得的认识结果(译文)都渗透凝结着译者的主体意识活动,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译者在翻译中的边缘地位,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传统翻译研究囿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总是围绕翻译四元素即作者、译者、原本、译本打转,鲜有创新性、突破性成果。解构主义的兴起使翻译研究突破二元对立的潘篱,翻译研究步入当代发展阶段,走向跨学科综合发展,各派新兴理论迭出,创新性成果日益增多,丰富和完善了译学的学科体系。纵观译论发展史,可知译学研究要发展,译学学科要建立和完善,必然走向跨学科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亮平 《培训与研究》2010,27(3):126-128
长期以来,传统译论制造了使女性和译者失去声音的另类历史,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女性和译者受到双重歧视。女性主义研究者从性别问题出发,以双重歧视为突破口,对女性和译者进行了双重解构。本文在对翻译理论中存在的性别隐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女性主义和翻译研究的关系,从而探讨了女性主义译论下女性和译者身份的双重彰显。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迄今尚无人注意的现象,即在早期英国唐诗英译实践中,存在夸大原诗阴性特质,从而使唐诗英译文本呈现为“阴性化”(femininization)的倾向。这一倾向表现为在选择译介对象时,回避歌颂战争、抒发豪情等类型的篇章;以及在译介过程中通过特定策略弱化原诗的阳性特征。译介唐诗时的阴性化倾向,是要凸显出阴性的东方/中国与阳性的西方/英国之间的对比,从而理顺大英帝国“君主”与东方“臣民”之间的文化关系。或许译者并无贬抑中国的本意,但其翻译策略仍受到无形的操控,在其译作中不自觉地遵循了阳性英国和阴性中国之间的二元对立逻辑。  相似文献   

14.
吕永红  赵速梅 《海外英语》2012,(17):151-152,155
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林纾,在翻译界享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其翻译之特点甚至其翻译的过程都是与众不同的,其中最为出名的要属其翻译的"讹"了。间性,是翻译界现在很热门的一个研究话题,间性包括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文章首先回顾了林纾先生的翻译特点,举例说明了林纾译作中能体现其"讹"的翻译选段。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文本间性,即互文性,以及主体间性,探索林纾翻译的"讹"与间性断裂间的关系,指出林纾翻译特点"讹"的出现是其"无心"所为。文章最后则指出"讹"也是林纾"有意"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作品有些创造性的改动,并赋予文章第二次生命。  相似文献   

15.
金岳霖的翻译问题主要表现在译意与译味的二元对立以及文学不可译两个方面,他站在知识论的立场上选择了译意,抛弃了译味,结果把文学翻译推向了死胡同。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需要摆脱知识论对文学翻译的限制,运用境界论的思想实现从译意到译味的层级超越,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建构翻译语境与创造新的表达方法突破文学的不可译。  相似文献   

16.
两元论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用三组两元对立关系,即诗人与译者、语言与意义、翻译与创作,分析郭沫若的诗歌翻译思想"风韵译",探讨其深刻内涵,并借助《英诗译稿》中的译诗,看"风韵译"在翻译实践中注重原诗人与译者的统一、注重诗歌内在的语势神韵、注重翻译与创造并举等在诗歌翻译中所表现出来的整合艺术审美观。  相似文献   

17.
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探讨译者与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交往时所体现出的主体性,指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与其他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译作是翻译活动各个主体在此基础上理解、对话、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翻译活动,即作者、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本文指出翻译的主体研究是对各个翻译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翻译的主体性应该是主体间的主体性,即翻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协商的平等对话,译者角色应定位于这...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是对主客对立的消解,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统一性。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活动中的本体关系。主体间性所表现出来的交互性、理解性、共生性、平等性,为师生关系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主体间性教育思想价值实现的实质、前提、途径、机制是对这一新的教育哲学观价值的深刻揭示以及从思想到行为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周啸虹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二元对立特色,异于抑恶扬善的传统道德小说,体现出其在离乱时代中以二元对立明道、定分的企图。其二元对立的书写范式,塑造出在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姿态和方式,而当对立格局无法继续包容紧张与裂痕时,遂在对立格局中进行若干转化,重新达到二元世界的结构性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