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将物体的相互作用划分为几个过程,每 一过程单独列式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碰撞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相互作用力大.在 碰撞过程中,外力作用通常远小于物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故可认为动量守恒.碰撞 过程往往与碰撞前、后的过程相关联.碰撞是瞬  相似文献   

2.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相互作用力很大等特征.在碰撞过程中,外力作用通常远小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从而认为动量守恒.但在碰撞中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各自发生形变,而作用之后各物体的形变并不一定能完全恢...  相似文献   

3.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持续时间短,相互作用力大等特征.在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所受外力一般可以忽略,认为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但在碰撞中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各自发生形变,而作用之后各物体的形变并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因此,碰撞中可能存在动能的损失.我们把存在动能损失的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下面讨论非弹性碰撞中动能损失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碰撞,是两个物体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不论是宏观物体间还是微观粒子间,碰撞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碰撞的作用时间极短(比如两个钢球碰撞相互作用的时间大约为10-4秒),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又非常大,通常物体所受外力(如重力、摩擦力)在这段时间内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此过程中参与相互碰撞作用的物体系统的总动...  相似文献   

5.
碰撞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碰撞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几乎年年高考都有这方面的内容.要解决好碰撞问题,关键在于分析碰撞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掌握碰撞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碰撞的特点碰撞是物体间的一种重要的相互作用,碰撞有完全弹性碰撞(简称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三种情况.不论哪种形式的碰撞,其特点均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持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可认为碰撞在瞬间完成.由此可知,碰撞应同时遵循以...  相似文献   

7.
刘华 《中学理科》2007,(2):39-40
碰撞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普遍,它的特点是物体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是有限的,所以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也是非常微小的,在通常研究碰撞过程中,可以理解为物体来不及发生位移,同时碰撞过程中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碰撞力极大,其他的重力、摩擦力等非碰撞力与之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一、碰撞过程中的特点 1.碰撞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极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一般来说在碰撞现象中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现象,即:  相似文献   

9.
1)碰撞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问题,按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有正碰和斜碰之分,中学物理只研究正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孙会刚 《物理教师》2009,30(11):37-37
在很多教辅书上都有这样的描述:两物体间发生撞击,如碰撞、打击等物理现象,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因而其他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因此相互碰撞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是守恒的.不仅仅是教辅书上这样认为,很多教师甚至有的教科书上也这样认为,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看法并不是对于所有的碰撞都适用,下面笔者以实际教学中遇到的2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碰撞指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内力很大,二是时间极短.“内力很大”意味着动量守恒,“时间极短”说明在碰撞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  相似文献   

12.
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的求解是学生解题的难点,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就此类问题的教学及求解谈点粗浅的体会。一、问题的提出碰撞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时间内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碰撞的特点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极短而作用力极大。但现在许多问题常常是相互作用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相互作用并不很大,有些情况作用力还是恒力。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把它们视为碰撞的范性过程或弹性过程。要使学生能顺利掌握解决该问题的要领,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碰撞的机理通过具体问题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弄清楚碰撞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碰撞现象,是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应用之一.在碰撞现象中,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如果把相互碰撞的物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外力通常远小于碰撞物体之间的内力,它们的冲量可以忽略,认为碰撞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同时,碰撞过程中,不可能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只能是系统内物体间机械能相互转化或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力学能,因此系统的机械能不会增加.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因而位移极小,可认为势能不变,亦即系统的总动能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修订后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已将物理选修3-5列为必考内容,利用动量和能量相结合解决碰撞及类碰撞问题将成为高考必考题。一、碰撞的分类及规律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使自身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叫做碰撞。碰撞的特点有:作用时间极短、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  相似文献   

15.
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由于这种作用方式的时间一般较短,当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形变恢复程度不定时,会导致作用后物体运动情况存在多种可能性.对碰撞可能性问题的分析,一般根据动量关系、能量关系、速度关系得出的三个判据对碰撞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判断,但能量关系中往往涉及到二次方程(或不等式),一些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往往出现错误导致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16.
程旭健 《物理教师》2013,34(1):61-62
本文讨论了弹性碰撞成立的条件,通过对一个较简单的弹性体碰撞过程的计算.得出,弹性碰撞除了要求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完全是由于形变引起的弹性力(保守力)外,还要求碰撞物体刚度大(即变形小)、几何尺寸小,从而碰撞时间短,碰撞作用瞬间传到整个物体,宏观物体的碰撞才可近似地看作是弹性碰撞.  相似文献   

17.
在碰撞现象中,相互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力先急剧增大,然后急剧减小,平均作用力很大.在相互碰撞的系统中,外力通常远小于碰撞物体之间的内力,可以忽略不计,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在相互碰撞的系统中,动能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8.
碰撞现象在生活中极为常见,碰撞类试题在历年高考中也频频出现.为此,本文将归纳碰撞现象的特点,并用之求解典型的高考试题.一、碰撞现象的特点1.在碰撞现象中,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2.由于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因此撞击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极大.为此,在碰撞现象中,有时尽管撞击物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合外力的冲量远小于内力的冲量,若仅以相撞物体为系统,则动量近似守恒.3.由于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极大,因此,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不计.4.碰撞现象中,系统的总动能只有减小或守恒,而决不会增加,这一点不同于爆炸和反冲现象.弹性碰撞中同时…  相似文献   

19.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如果仅受内力作用,则系统的动量守恒,而内力可以做功,每个物体的机械能可能都要变化,但系统的机械能总和可能不变(弹性碰撞),可能减少(非弹性碰撞),如物体间夹有炸药、压缩的弹簧等,作用后系统的总机械能也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20.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无处不在,碰撞就是物体相互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型,它能很好地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等相关知识综合起来,2008年的高考题更是将碰撞问题对学生理解、推理、分析综合以及应用等能力的考查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预计在09年高考中还会出现,下面针对08年高考与“碰撞”相关试题的考查角度加以分类解读,以期对09年备考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