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刚 《冰雪运动》2017,(5):49-51
训练课是周期训练的最小构成单位,对运动员的运动竞技能力的培养起决定的作用.训练课主要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和比赛课,调整、恢复训练课等类型;教练员是依据根据周期训练计划的安排,依据训练原则、运动员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训练课.训练课的结构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引导性练习、技战术练习、对抗性训练)、结束部分等三个有机部分,三部分划分这是由于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现版《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应做如下完善:第一章前增加本学科的起源、发展等有关问题;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中有关内容的安排顺序进行调整;第五章中关于"训练手段分类"部分进行合并;在第七章中增加"运动员技术能力"概念本身的相关叙述;第十二章里,"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与"二、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两部分合并为一部分等。  相似文献   

3.
训练课是运动训练最基本组织形式,不论是周训练计划,还是多年训练计划都必须通过一次次训练课的组织和进行来予以贯彻和实施的。训练课是以运动员个人训练为基础来组织的,由于运动员存在个体差异、训练过程中各人的发展也不一致,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训练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训练课往往却是单一性的,那么应如何设计训练课的计划呢?  相似文献   

4.
1引言当前,世界各国的中长跑运动员广泛采用减少课运动量并相对增加训练课次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小负荷多课次”的训练结构,是根据运动员一天的训练负荷,分成几次训练的形式。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指一天内训练多次,“每课次”突出一个主要内容,按训练质量达到一定要求。例如,第一课次,可以是速度力量性内容;第二课次,可以是耐力性的内容;第三课次,可以是速度耐力性内容;第四课次,又可以是综合性内容等。二是指把过去每天1~2次课训练的内容,分散到每天3次或更多课次中。例如,把过去一次主训练课中的4000米的总跑量,分散到3次课中,第…  相似文献   

5.
蹦床训练中周课次的安排及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林  刘海元 《体育学刊》2003,10(1):116-118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蹦床周训练课次的安排、课的结构模式,并与前苏联和日本的训练方法和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国家蹦床集训队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10~11次: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为3h,分为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此基础上,对蹦床项目中身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指出在国际赛事频繁的今天,更要重视科学的身体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6.
冬训是竞技状态形成的重要阶段,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依赖于冬训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及实施的效果.抓好冬训有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优秀短跑运动员2006-2007年冬训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西优秀短跑运动更冬训训练安排特点是:冬训时间为20周,每周训练7~8次,共139次课.其中,速度训练28次、速度耐力训练32次、力量训练51次、一般耐力训练22次、技术训练38次;广西优秀短跑运动员冬训训练内容主要是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专项身体训练比重大,占总训练课次的65.5%;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起跑技术和全程节奏跑技术;力量训练的特点是训练强度大、训练手段多样化,以发展髋部肌肉群的力量为主.突出快速力量、平衡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当前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际,从训练学和运动医学角度探讨了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课的性质,生理基础,体能训练课的结构。指出散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应尽可能地把主要生理负荷强度维持在心率160 ̄170次/min的范围内,并适宜地进入心率180次/min负荷强度的大运动量课,适当安排极限训练强度的训练;训练课的生理负担量应根据人体生理功能活动变化的规律逐渐加大;训练结束前要逐渐减少运动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活动,有利于超量恢复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们以四川省武术代表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监测了武术套路训练课的负荷强度,负荷量,练习密度等,测试了心率、尿蛋白等生理指标(取得数据8080个),探讨了武术训练课中不同负荷强度的心率变化,以及不同负荷强度对人体机能变化的影响;研究了武术套路训练中不同的训练形式以及不同项目的负苛强度变化。根据测试结果,在不同课次的武术套路训练课中,运动员课的平均心率以及反映大、中、小不同负荷强度的心率,在课中所占的比例和分布不同。大中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9.
在运动训练中,抓好每堂课的训练是基础,教练员的多年训练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都必须通过一次次训练课的组织予以贯彻和落实。如果训练课的质量不高,必然影响训练计划的 落实和任务指标的完成,所以教练员要按照计划的内容与要求,认真完成每次课的训练计划。但是,每次课训练任务指标的完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状态的变化(身体状态、技术状态、心理状态等变化)、作用的变化(训练作用,环境作用等变化)、目标的变化等情况。为了保证整体训练计划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保证训练课任务的完成,作为教练员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更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冬奥会10个月的训练中,共进行了299次课的训练,其中力量训练课53次,陆上有氧训练课98次,技术训练课122次,其他训练课为26次,比赛为7次(23次出发)。在负荷安排上强调了有氧训练,降低了平均训练强度,使高强度训练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训练手段上,减少了最大力量的训练,增加了腰腹力量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技术是速滑项目的训练重点,应该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水平越来越高,比赛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但是作为青少年业余训练来说,由于受训练时间、训练场地、教练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日常训练计划中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实战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训练计划,而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计划较少甚至于就没安排在训练计划中。结果出现了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水平较高,在比赛时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心理出现了变化导致技战术发挥不充分,从而比赛成绩就会不尽人意。尤其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有关心理训练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对青少年心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郭洪海  耿丽  李欣  陈蕤 《冰雪运动》2011,33(3):48-54
在训练过程中,营养与训练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控制运动员体重行之有效的手段,对提高运动员雄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体脂含量的评价、合理的膳食营养安排和运动营养食品补充等营养学方法监控体脂含量,在训练中确立理想体重的标准、调整运动负荷等手段控制体脂含量。在合理控制体重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营养结构,把握控制体重与正常的训练计划相结合的尺度,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潜能、提高比赛成绩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篮球储备资源需要加强,而青少年的篮球运动员是主要的储备力量,运动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体能和身体素质,这就需要教练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科学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获得更充沛的体力,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仍然可以发挥出良好的竞技水平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成绩。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处于发育时期,体能往往存在着不足,因此体能训练是运动员练习篮球的基础课程,众所周知,一场篮球赛的身体对抗强度大,对运动员速度、力量、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身体素质过硬才能掌管一场比赛。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教练应结合每一个篮球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计划,要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孟志军  高炳宏  高欢 《体育科技》2012,33(2):75-80,85
目的:探讨八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云南会泽(2210米)进行8周高原训练,在高原训练前的第3天、高原训练的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24天、第35天、第56天以及高原训练结束后的第14天、第28天等测试运动员的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结果:与高原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的第2天EPO、RBC和Hgb分别提高了27.21%、6.04%和2.88%;在第56天分别提高了8.37%、10.63%(P<0.05)和4.72%;在高原训练结束后14天分别提高了21.92%、9.11%(P<0.05)和7.74%(P<0.05)。结果提示,8周高原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EPO和红细胞(RBC)等水平,但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常规的4-6周高原训练。而RBC和血红蛋白(Hgb)等呈现波浪形的变化趋势,这可能跟运动训练的量和强度密切相关。而初次与多次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相关指标的变化上具有不同的规律,提示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对高原环境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04-2012年间参加奥运会、世锦赛男女跳高、跳远、三级跳、撑杆跳八个单项的前三名共126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其年龄特征进行统计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形成这一特征的因素,为田径体能跳跃类项目的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这四个项目中,跳远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正相关;三级跳和撑杆跳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负相关;跳高项目男子运动员竞赛成绩与年龄成正相关,女子运动员成负相关。因此,运动训练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性别,合理地进行运动员选材、安排训练计划与人才培养,进行符合运动员自身年龄阶段特征的训练,不断挖掘其运动潜质,提高运动员竞技成绩。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对比田径、跆拳道、举重、自行车运动员训练后CK、BUN值的大小,初探其形成原因。每周测定队员的CK、BUN指标1次,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运动项目的CK均值大小排列为自行车>举重>跆拳道>田径,4个运动项目的BUN值超过正常值上限8 3mmol/L的机率都少,最多的只有8 2%。说明CK值的高低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长时间大负荷和力量性项目训练后其CK值可能会相对较高些,把CK值250IU/L作为所有运动项目的肌肉疲劳调控临界值值得重新考虑,而BUN值低于正常临界值时也会有机体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SPCS系统引导射击运动员进行放松、注意集中、表象演练等综合心理训练,并对其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对10位射击运动进行8周时间个性化的心理技能训练,训练的前、中、后期分别进行心理协调能力、运动心理技能问卷和心理疲劳问卷的测试。结果:单次的综合心理训练前后,队员的协调能力测评得分都有显著提高(p0.05);另外,整个8周训练前后,队员的心理协调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运动心理技能水平显著提高(表象技能p0.05,焦虑管理p0.05,专注p0.05,放松p0.05,总分p0.05),心理疲劳中的情绪/体力耗竭指标得分显著降低(p0.05),心技结合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队员主观感觉较好。结论:利用SPCS系统对队员进行个性化心理技能训练对于队员心理协调能力、运动心理技能的提高和心理疲劳的缓解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拳击运动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它不仅讲究对抗性,更注重技巧性。拳击运动员的成绩来源于日常扎实的基本技术训练,青少年拳击运动基本技术训练对运动员职业生涯有巨大影响。本文研究青少年拳击运动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号召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调整训练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基本技术训练的科学化、常态化和持续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一周大运动量运动对柔道少年男性运动员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对少年柔道运动员进行为期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在不同时段测试血清CK、LDH、BUN、T、C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发现,睾酮、皮质醇、BUN、CK、LDH和白细胞的变化可以较敏感地反映柔道少年男运动员训练期的机能状况,只有适当的运动训练才能既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又保证其健康。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对中学业余田径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目标的确定、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的实施、训练结果的检查和评定等进行控制,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控制业余田径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