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方针指导下,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进展明显。灯光诱杀、色泽诱集以及植物源、矿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等技术和产品在茶园的广泛应用,逐渐构成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用药相辅助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蔬菜生产上农药用量过大、超范围施用农药,导致残留药害严重的问题。为全面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蔬菜商品竞争力,2011年~2012年利用两年时间,对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该项目主要以"三诱一药"即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实现蔬菜绿色防控的目的。通过两年的应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效达到90%,技术应用率达22%以上,农药使用量降低16.7%,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拉萨设施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该地区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形成一套适合西藏实际便于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在追求高效防控病虫害效果的同时,也在提升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环保性,绿色防控工作全面开展,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在推进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工作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唐情 《内江科技》2001,(6):35-35
时令进入冬季,气温降低,茶园干燥,又因春、夏采摘,茶树大量消耗养分。为此,冬季一定要对茶园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养护,来年春天茶树才会获得丰收。现将茶园冬管“四做到”作如下介绍: 1.做到及时清理茶园。进入冬季以后,把茶园中的残叶枯枝及杂草清除干净,进行深埋或烧毁;并剪去茶树上的干枯枝、病虫枝和细弱枝,以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场所。如有病害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适用性强的技术不多、技术体系单一、推广应用规模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7,(12):F0004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4月,隶属于广西农业厅及广西科技厅,座落在桂林市美丽的尧山风景区内。占地32公顷,其中科研试验茶园、生产茶园、茶树品种资源圃(收集国内外茶树品种、品系达448个)、苗圃23公顷,建有设备功能齐全的大型专业良种繁育基地广西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年繁育茶树良种苗木6000万株以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贮苗基地;有涉外旅游景点、桂林市青少年科普基地茶叶科技园;配备有各种常规分析检测设备及多种类型茶叶加工机械。主要开展以茶树品种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为主,相应开展茶树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及技术服务工作。有着较强的技术力量,现有茶叶、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49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11人,初级24人。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4)
在最近的几年来虽然是我国积极的去探索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虽然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也是发现了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问题,但是其适合应用的技术并不是很多,推广的模式也是存在着不完善,使绿色防控产品的市场并不够理想。所以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对策,提出下文中内容,希望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推广及应用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棉花种植户(简称棉农)劳作效率、促进棉花提质增产与实现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方法】基于新疆684位棉农的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与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新疆棉农的增收效应,及其在区域和收入水平方面的异质性。【结果】结果表明:①新疆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率普遍不高,近40%的棉农仍未采纳,南疆采纳率比北疆高出近5%;②获取途径感知、他人意愿感知、成本感知、技术培训感知与邻里效应均显著正向影响棉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棉花种植规模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③采纳组棉农年龄、兼业程度与文化水平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其家庭收入,棉花种植规模、技术认知与邻里效应显著负向影响棉农家庭收入;④处理效应表明,未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棉农若采纳了该技术,其家庭收入将显著提高9.1%;若已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棉农放弃采纳该技术,其家庭收入将显著降低25.4%;且绿色防控技术的福利效应存在群组差异,南疆棉农采纳绿色防控技术所带来的增收效果明显高于北疆,高出15.49%;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对高收入水平棉农家庭收入的增收效果更强,对中收入水平棉农家庭收入的增收效果最弱。【结论】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应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类型棉农制定绿色防控技术匹配方案,促进棉农持续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构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夏青 《华夏星火》2013,(7):22-25
病虫害防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用工最多、强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之一,我国每年防治面积达到60多亿亩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又为病虫害防治增添了一些新难题。现代植保已成为现代农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生态农业的出现与发展也呼唤绿色植保的跟进。  相似文献   

11.
元阳具有得天独厚的宜茶自然生态条件、优良的茶树品种(云雾茶),使得茶叶成为了元阳的优势骨干产业。随着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建立高产优质茶园已逐渐成为元阳茶园发展的方向。本文立足于元阳茶叶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元阳茶园的管理现状和制约元阳茶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元阳的实际情况对高产优质茶园的建立与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青花椒为食用型香料,因麻味纯正,深受四川人青睐。本文介绍了内江本地区青花椒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并总结了青花椒病虫害防控技术,对青花椒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析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就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一项技术,最终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作物生产安全,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真正达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害虫嗅觉行为调控技术是特异性调节靶标害虫行为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性引诱剂、植物源引诱剂和害虫交配干扰剂等嗅觉调控化合物及其应用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对来源于昆虫、植物、微生物等的活性气味分子,进行人工合成后以特定剂型释放到田间,通过吸引害虫取食、产卵、交配,直接诱杀成虫或者干扰害虫交配,减少靶标害虫的后代种群数量,从而达到害虫绿色防控的目的。本文结合我国植物保护学科研究及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总结了环境友好的害虫嗅觉行为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害虫嗅觉行为调控技术未来的发展机遇、所面临的挑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威胁水生态健康和水环境安全。文章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总结了当前主流的防控技术与策略,重点阐述了从全局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减量(Reduce)—过程阻断(Retain)—养分再利用(Reuse)—生态修复(Restore)"策略(简称"4R策略")。深入剖析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化基础研究、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促进区域联控,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物化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357户农户调查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研究表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应,但农户采纳不同绿色防控技术手段所能实现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人工释放天敌技术与平衡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应;果园生草技术与果实套袋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但环境效应不显著;杀虫灯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但经济效应不显著;生物农药技术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均不显著;化学农药仍是促进猕猴桃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增产效果远小于绿色防控技术;劳动投入、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结构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猕猴桃产量,户主农药认知水平与供应链组织模式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化学农药施用量。为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着力解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匹配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茶树越冬不同修剪深度、不同茶树品种、不同茶渣施肥量(茶渣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不同采摘方式以及间作遮阴对平方尺内茶树新稍产量和发芽密度的影响,探寻了有机茶园适宜的栽培管理模式。结果显示:长叶白毫为芽重型品种,较适合手采有机茶园种植,而云抗10号为芽数型品种,较适合机采有机茶园种植;茶树越冬适当加深修剪程度、茶园间作遮阴以及夏秋季机采均有利于提高来年手采春茶的产量和发芽密度;在茶渣施用量较低的情况下,茶渣对机采茶树产量及发芽密度的增效作用较凸显;随着茶渣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其对手采茶树的增效作用逐渐增大,尽管其增效作用仍不及机采茶树,但差距逐渐缩小,并且"增产作用"差异均按10%比例递减,而发芽密度增效作用差异比例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刘迪  罗小锋 《资源科学》2022,44(9):1879-1890
信息化背景下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APP(手机应用软件)快速普及应用为数字农技推广提供新途径。以湖北省和河南省770份水稻和小麦种植户样本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概率模型验证了短视频APP使用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发现:①37.78%的样本农户使用抖音、快手和西瓜等自媒体短视频APP查询浏览过绿色防控技术信息。影响农户使用短视频APP的因素主要有受访者年龄、教育年限、兼业状态、家庭收入和公职身份。②农户使用短视频APP可以显著提升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概率9.0%~10.4%。且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样本调整检验法和安慰剂检验法等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③研究进一步发现,短视频APP使用主要通过提升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易用性感知,进而促进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要善于利用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APP搭建数字农技推广服务平台,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能手参与绿色防控技术的分享与传播。并通过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力量来助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茶园采用逆向整枝的方法,是近年来由国外传入我国的一项茶树栽培新技术,它能使茶叶增产30%左右。使用这项技术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避免茶树修剪创伤造成的树势减弱,迅速扩大覆盖面,增加分枝和芽梢数,使茶园提早1年半到2年投产,从而实现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20.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对保障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265户柑橘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心理归因。结果显示:1)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行为态度越积极、社会规范压力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强,农户的GCT采纳程度越高。2)农户的安全责任意识对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