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韩诗外传>一书的性质,有解诗说、用诗说及调和之论.<左传>中的赋诗是学界公认的用诗典范.考察两书中同一诗句的运用,有明显差异:<左传>中赋诗是叙事情节中的组成部分,起着传情达意的重要功能,而不需考虑所传递的意义是否合乎儒学义理,带有随机性.而<韩诗外传>中,往往是经师从儒学的角度设置多个含义相似的故事来解说同一诗句.多个同类故事对诗句的多重经学解读,体现了经师叙事解诗的预设性,印证了<韩诗外传>叙事解诗的经学性质.  相似文献   

2.
高玉启 《文教资料》2009,(18):93-95
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对新文学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思想成就与现实主义成就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山雨>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探寻构成这部作品叙事艺术的根源,提供一种解读与发现<山雨>乃至现代文学作品普遍性内涵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学自觉地发展,又受到近代翻译小说的影响.<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以及<沉沦>三部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从传统单一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现代第一人称叙事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的叙事可以分为背景叙事和故事叙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两个叙述层,与此相应的叙事者分别是"作者"、"在下"、石头以及故事叙事第一叙述层中的部分人物.故事叙事是<红楼梦>叙事的主体,背景叙事则为故事叙事提供了背景与框架,为小说的叙事虚构世界提供了存在的依据与合理性.而从叙事逻辑的角度看,背景叙事的第二叙述层与故事叙事的两个叙述层又构成一个叙事连续体,三个层面互相依存又互相支撑,共同完成<红楼梦>叙事的任务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姚察、姚思廉父子二人所撰的<梁书>、<陈书>不仅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文学性虽已不能与"四史"相比,但将其部分篇章立于"史传文学"之列,亦当之无愧.<梁>、<陈>二书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姚氏父子以质朴散文写史实为古文运动的先声;叙事简严,文笔洗炼;写人善写"独至".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史记·刺客列传>对荆轲剌秦王一事的记载与<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作比较,指出两者的不同点,分析情节安排对人物形象的影响,探讨<史>叙事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史记>人物传记的历史叙事为中国叙事文学提供了叙事元模式,本文运用这模式探讨了<史记>在叙事时序、叙事速度上对<水浒传>的影响,并认为<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单传、舍传及附传三种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8.
夏金 《文教资料》2008,(5):27-29
<虹>的叙事结构应该和整个<圣经>关于人类堕落与得救的故事相平行,这是因为小说前半部分包含了一个"失乐园"的神化原型.而在小说最主要的后半部分,厄秀拉被塑造成一个女先知的形象.整个小说的结尾是启示式的.这种手法使<虹>成为了英国人的一部现代<圣经>.  相似文献   

9.
唐朝使职是唐朝官制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专门记载官制的<大唐六典>、<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以及<通典>等唐代典籍却对之记载很少,多为一提而过,实为一大缺憾.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以罗振玉为代表的学术界开始了对唐朝使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尚书>是史传文学发韧之作.从记言之<尚书>,历<国语>等至<史记>,史传文学蔚为大观.在此流变过程中,<国语·晋语>借鉴<尚书>等史传作品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法.在记言、叙事、写人、结构文章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是史传文学发展的新高度,并为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北宋王谠的《唐语林》是仿照《世说新语》体例创作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在小说的编辑体例、语言风格等方面,既有对《世说新语》学习仿拟,又有自己的特点。不仅语言隽永传神,优美流畅,气韵生动,而且在叙事方面也显示了篇幅短小、精炼简约、遗形取神的特征,生动地体现了《唐语林》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首创情色叙事模式,堪称至"奇".情色之于<金瓶梅>文本形成的意义重大,其叙事焦点集中于人类的情色生活;其叙事的结构与现实的情色网络属基本吻合的同构关系;同时,它以情色身份为叙事关节展开人物塑造和细节刻画.研究<金瓶梅>,其性描写问题不能回避.为窥视<金瓶梅>之炉中妙谛,我们应当正视和重视其情色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3.
<活着>与<尘埃落定>在叙述角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的方式叙述,并且将第一人称的经验限知视角和全知全能的视角加以糅合,通过视角越界的方式联系起来,从而赋予读者叙述上的参与和阅读时的对话姿态,造成叙事视角的多重叠置.在阅读效果与文本审美趣味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4.
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实现其修辞目的.使精神病患者亨伯特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之后反而赢得了读者的同情;中国"70后美女作家"卫慧在小说<上海宝贝>中则凭借一腔热情,叙说自身的苦闷及欲望,但并没得到读者的支持和认同.本文重在探讨同样作为欲望叙事文本,同样在出版之初遭禁,但如今前者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经典文本而后者仍未解禁的技术原因,从而考量当下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与经典作品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从中篇小说<穿透瓦房的阳光>到寓教于乐的电影<包裹>,作为不同的叙事媒介,二者的表意与叙事方式存在着差异,目的是让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通过小说、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走进读者、走进观众,从而揭示出关爱与奉献这一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示众>的叙事形式,论者们多从叙事视角、聚焦及距离等方面进行解读.本文则从叙事圈、叙事节奏、叙事场所及描写方式等方面,对<示众>的叙事形式进行重新解读,进一步印证鲁迅小说的创新能力及熟练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7.
以吴承恩<西游记>为对象,从故事整体框架的物理空间、文本叙事结构中体现出的空间性以及读者接受心理空间三个方面探究<西游记>的空间叙事,为探究<西游记>"心性修养"的主题提供新的注脚.  相似文献   

18.
屈原<天问>叙事,确有5处因错简而致结构紊乱、次序不清的现象.重新整理原文的叙事层次,并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尝试分析其韵式,对读懂<天问>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有一个传统的叙事框架,即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这类故事中两类主角才子和佳人的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文章即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西厢记>为例,探讨这种传统叙事模式背后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20.
马丁·艾米斯是二战后美国的新秀作家之一.<死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尝试不同叙事技巧在文本中使用的一部作品.本文探讨了<死婴>的叙事时间,从这个角度展现了作家马丁的小说技巧和多维叙事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