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单位,例如句子、短语、词、语素等,而这些语言单位互相之间的划界和某个语言单位本身的确定,始终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说:“语言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完全以具体单位的对立为基础的系统。我们对于这些单位既不能不有所认识,而且不求助于它们也将寸步难移;然而划分它们的界限却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甚至使人怀疑它们是不是真正确定了的。”语言研究的历史表明,索绪尔的说法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2.
对"离合词"的认识人们并不统一,其实,"离合词"是扩展法留给我们的难题,在扩展法的指挥棒下,词可离可合的形式阻碍了我们对这种现象的本质的认识.事实上,离合现象并非词独有,而是词汇单位的一种普遍现象.词汇单位的历时态为词汇单位的离合提供了可能性,在共时平面,这种可能性在语境中得以实现.语言中的词汇单位是抽象的、概括的,以各种具体形式存在于言语中,包括凝固形式和分离形式.表面形式被分离的词汇单位是语言中的词汇单位在言语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变异形式.因此,离合词是词汇单位动态性的一种体现,而不是一种特殊的词.  相似文献   

3.
短语探讨     
一自然语言本身是一种系统。“语言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完全以具体单位的对立为基础的系统。我们对于这些单位既不能不有所认识,而且不求助于它们也将寸步难行。”①索绪尔的这番话从语言的特征上阐明了对于语言系统构成单位的认识和研究十分重要。短语是语法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自《马氏文通》以来,  相似文献   

4.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2,(10):63-65
第四章 语法1 语法和语法单位1)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 ,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组合规则的总和。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 ,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2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3)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要注意掌握各种语法单位的分类情况。其中要特别注意与语素有关的概念 :词…  相似文献   

5.
语序的妙用     
李琳 《现代语文》2006,(3):80-80
语序作为汉语的一种主要语法手段,是指各级语言单位在组合中的先后次序.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它反映了汉民族一定的逻辑思维特点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96):73-7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也可以说是复制模仿单位。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而语言模因,作为模因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语言中任何字、词、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本文依据模因论这一理论,着重探讨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该理论对听说及写作教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刘欣 《西藏教育》2013,(6):34-35
一、语块及相关研究"语块"最早是由Becke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认为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的,而那些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板块结构才是人类交际的最小单位。Michael Lewis在1993年出版的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最先将"语块"引入到语言教学领域。语块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教学新方法和新思路,其核心理论是:语言  相似文献   

8.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而词汇教学又是阅读的重中之重。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几个问题,并结合课例阐明了如何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中展开有效的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9.
杨媛媛 《考试周刊》2009,(52):31-32
语义韵律是一种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色彩。这种语义色彩可能是积极的、令人愉快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让人否定的,但大多数的词语是中性的。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搭配中.一词语总是和其他某些特定的词语组合.处于一定的结构模式中,我们可以利用语义韵律学的这种“固定搭配”来解决汉语近义词的辨析,将近义词放在连贯的语言环境中.而不是孤立地辨析。  相似文献   

10.
熟语,作为一个单位使用的,意义不能从其独立的组成部分得出的一种表达法,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及谚语。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着重分析模因的本质、类型及其特点,解剖了熟语在语言模因视角下的复制、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形合”特征明显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明显突出的语言。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信息结构上的差异,往往给翻译中的理解和转换造成了许多障碍,而以主位推进为英-汉翻译的单位,不仅从理论上为英-汉翻译单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在实践上有益于译者,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正确地解读和分析英语语篇,并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生成自然、流畅的汉语语篇。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Z5)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由界限分明的单位构成,单位的组合能力使句子变化无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认识的进步,使语言日益丰富和精练起来。语言是约定俗  相似文献   

13.
语序是指各级语言单位在组合排列中的顺序.任何一种语言.其单位的组合都有一定的顺序规则。变换语序是指人们在说话作文时为了某种表意的需要巧妙而合理的将常规的或者是原有句子的语序进行变换。这样可以产生出比原句更新更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句子是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重要的一级,也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使用单位,因而高考考纲中有两个考点与句子这一语言单位有关,其中包含的一个内容就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属于高考语文能力测试的D级。自1992年起,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越来越受命题者重视,已成为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一)病句的类型所谓“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考试说明》规定的语病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吃”和英语“eat”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构词、同义词以及语法搭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因以外,两种语言在基本语言单位上的不同一性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内因,即汉语的字本位与英语的词本位是形成汉英语言各自特色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替代法是我国老一辈语言学家陆志韦先生在《北京话单音词词汇》中提出来的。所谓替代法,就是用已知的语言单位来替代(或称替换) 有待确定的语言单位的一种方法。陆志韦  相似文献   

17.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译性"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通过翻译,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可译性"则指"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者的不懈努力,不可译渐渐变成了可译。本文简单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可译的可译趋势及不可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吃"和英语"eat"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构词、同义词以及语法搭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因以外,两种语言在基本语言单位上的不同一性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内因,即汉语的字本位与英语的词本位是形成汉英语言各自特色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语言结构是由词素、词、词组、句、句组五级单位组成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素和词。探讨语言结构的结合能,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理论工作。一物质结构是由构成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合能而形成的。同样,沿言结构的构成因素相互作用必然产生一定的结合能,正由于存在这种结合能、才使不同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语言结构,从而使词结构、词组结构、句子结构处于相对地平衡、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概念、人际、语篇三个元功能。从语言元功能的角度探讨人们在使用语言实现其元功能时幽默效果的产生,结果发现:某一语言单位在实现某一功能的同时,可能也具有另外两种或一种功能,只是以前者为主;概念功能实现过程表现的幽默可能是由于夸张或对话双方的接收方对语言表达的物质过程的误解造成的;人际功能的幽默效果产生于对人际关系的巧妙运用;而语篇功能的幽默效果产生于逻辑连接词的使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