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争 《河南教育》2009,(3):50-51
随着大学生“90后”时代的来临,“90后”将在大学校园展示其独特个性和新鲜主张,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在“80后”辅导员的引领下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有人称“90后”是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值得期待的一代。“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相遇,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不断冲突还是顺利融合?面对个性十足、自我倾向化很浓的“90后”大学生,“80后”辅导员该怎么与他们和谐共处,才能顺利地被他们接受、得到他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12月19日 晴 有人说,现在已经彻底进入了“拼爹时代”,奋斗已经失去了价值。 有人说,如今是个“炫富时代”,奋斗已经失去了目标。 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他们都认为:这不是一个奋斗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悄然替代“80后”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群体。他们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征。本文将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2013级新生为例,重点探讨如何有效开展高职院校的“90后”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相似文献   

5.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譬如“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的偶像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不久前,武汉大学一份针对新生所做的有关“偶像”问题调查显示,在“90后”的偶像单项排名中,周杰伦的“呼声”遥遥领先。于是,“90后”精神偶像缺失的现象遭遇质疑。  相似文献   

6.
王卓 《下一代》2009,(3):7-7
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府北社区“80后”“90后”大家唱合唱团成立,是我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以“80后”“90后”命名,是“创举”,是“星火”,是吹响“80后”“90后”中华儿女这支大军迈向改革开放后30年的进军号角。  相似文献   

7.
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下的80后辅导员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集鲜明的优劣势于一身的“80后”辅导员,面对个性更加鲜明的“90后”大学生,“80后”如何应对“90后”,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80后”辅导员的优劣势的基础上,试图就“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80后”馆员和“90后”读者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两大重要主体。在分析“90后”读者行为特征和“80后”馆员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80后”馆员如何做好“90后”读者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皮星 《广西教育》2009,(23):30-31
前些时间,在网上看到80后与90后轰轰烈烈的论战,80后看不惯90后的“非主流”,90后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论战成白热化,颇有剑拔弩张之势,似乎80后与90后水火不容。  相似文献   

10.
一、“在‘尾声’和‘序幕’之间” 近几年来,“80年代”俨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80年代的亲历者纷纷重返、重访、重读80年代。在这些80年代的回忆、访谈和记述中,充满了怀旧的底色。80年代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段,与50—70年代以及90年代都不一样,仿佛80年代是前一个时代的尾声,同时又是后一个时代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80后”,美国有Y一代(Generation Y)。按照美国人的说法,自1981年到2000年间出生的人,都可以称做Y一代(Generation Y),有时也用简写Gen Y表示。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美国“80后”(包括年轻的“90后”)人数达到7600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迎接第26个“国际志愿者日”,江苏扬州大学水利学院“90后”青年志愿者日开展主题为“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活动。100多名“80后”大学生志愿者将象征志愿标志传递给“90后”志愿者,将延续“80后”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薪火相传,现场“80、90后”大学生志愿者拼成一个巨大中国志愿者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 所谓的“80后”,主要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群体。这个名词最早是从作家开始叫起来的。此后由“80后”推广出去,便有了“60后”“70后”“90后”“00后”这样一些名词。现阶段“80后”已经逐步地走出了校园,步入了工作岗位。而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已经全部被“90后”所占据。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代表的“80后”,令外国媒体惊呼中国出现“鸟巢一代”,同样2008年也是“90后”成人的元年。  相似文献   

14.
“80后”、“90后”大学生由于其出生的客观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与以往年代大学生的差异导致其思想状况的特殊性,当前在校的“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比以往更复杂,更多面,对“80后”、“90后”大学生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对90后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能太过简单化,因为90后体现的特征也是时代的反映。孙立平教授认为,“白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9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与90年代中国社会非常不同的一个社会”。因此对90后评价应该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这样才可能做到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6.
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朝鲜 《文教资料》2010,(8):205-206
2008年9月,“90后”开始走进大学校园.这是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有其特有的行为特点、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较之“70后”和“80后”.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加强对“90后”大学生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探求内在的规律,寻找更有效的对策和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当下,“80后”沉湎在《匆匆那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集体缅怀青春岁月;“90后”已经或即将冲出象牙塔,成为社会新鲜人;而初登人生舞台的“00后”,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正走出一条极具个性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80后”的话题还没说完,“90后”又兀自凸显了出来。人们将以惊奇的目光看到。“90后”比“80后”有着更敏锐的知觉和感悟,即将也必将会比“80后”更有冲力,也更有激情。  相似文献   

19.
这两年,关于“80后”、“90后”的素质一直都是议论的热点话题,前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日前做客中新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达了对“80后”、“90后”大学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听说.这些年时兴个“XX后”,管70年代出生的叫“70后”。80年代出生的叫“80后”。俺是90年代出生的,按普遍的说法,俺也是“90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