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授阅读方法例谈罗选久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功能,要把传授学习语文的方法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大至一篇课文,小到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可以作为例题来讲,都可以用来作为传授学习方法的范例。如何以教材为“例子”,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呢?下面分别从字、...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国琴 《现代教学》2008,(7):114-115
过去语文教学是以“篇”为单位的,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和“单元”脱节。教材的编排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师以篇为单位零敲碎打地向学生传授着不成体系的语文知识,因而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也是零星的、杂乱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旬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汲取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经验,专题搞了“讲读课文如何在重点段上下功夫”的研究和探索。一、精当处理教材,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是专家精心筛选的名人佳作,一般安排在每组教材之首,其目的是凭借这类课文的学习,训练学生基本功,传授知识,教给方法,指导写法,培养能力。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之目的。而一篇精读课文是否要全面细  相似文献   

6.
须强 《上海教育》2000,(7):49-49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则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范例。能否引导学生把正确规范的课文语言在积累内存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是紧密联系生活,以一篇篇的课文为“例子”,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文学修养,锻炼人文精神。这一篇篇的课文。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深刻的人生体验。因而,中学语文教学是极富情感的,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万曲不关心”——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富有情感的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使学生恹恹欲唾;应该注意把情感因索和智力因索结合起来。有意地创设一些课堂学习情境,“一曲动情多”——善于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心弦,使学生存和谐的课堂学习中,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深入理解教材,兴趣盎然。热情愉悦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8.
吴忠豪先生提出:“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我们的教材是以一篇篇课文呈现的,如何从一篇篇课文的范例中引导学生品悟文本的表达形式,从而为他们的阅读、习作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方法,沉淀更多的思想与意识,是我们语文教师更该关注和担当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2004.10一篇讲读课文教师讲授能否成功,教学教具选择固然重要,但分析教材,精心提炼教材更重要。因为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教材能否教活,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性、指导性和创造性的标尺,也是支配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角度、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运用、阅读分析等作文  相似文献   

10.
《包身工》是一篇优秀的课文,作品本身以及与作品相关的知识都是报刊杂志经常涉及的内容;同时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也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地阅读完成自主领悟,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渎能力。选择这篇课文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很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后练习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新知识进行巩固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许多语文教师只注重让学生学习课文,传授知识的要点,培养学习方法,而对习题的设置,处理显得草率。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认真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和编者意图,忽视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其次。不注重课后练习的设置与处理方式。不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从所周知,语文课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一门基础课。它与其他课程最大区别的地方是:既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又要求学生了解课文中展现的各种表达形式,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语文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 语文教材主要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这些经过精选的课文,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学、写作知识的范本,而且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编者选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单元主题’’的概念。即:一个单元之内的课文,归纳出一个共同点来解决几篇课文的内涵。采用的方法是:先精讲两篇课文,剩下的一篇交给学生沿着这条共同的主线,独立学习这一篇课文。笔者选取了三册教材中几个单元作了示范,帮助学生活学活用,同时,举一反三把课本中的知识活用到习题中,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便于学生自行阅读,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之前和每篇课文正文前都编写了简明扼要的阅读提示。它是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能使学生尽快把握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编写意图和学习方法。因此,阅读提示在教材中起着拨云望月、提纲挈领、导航引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本领,本文就此说说几种创新学习的方法。一、归类组合法在语文课本中,有好多课文都是可以归成类别的,如歌颂伟大人物的,抒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寓言类的,写小动物类的等等。把同类的几篇课文组合在一起学习的方法就叫归类组合法。如《桂林山水》、《林海》、《五彩池》三篇课文都是属于描写美丽景色的课文。将这三篇课文采用组合学习的方法来学习,通过初读课文、研读课文以及美读课文等几个环节,仔细品味这几篇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7.
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谴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题目都是经过教材编者精心撰写的,透过这些题目可以看到课文的核心,可以统领全篇课文,提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或交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思路,它像一扇窗户一样,透过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深层次的思想表达。但是对课文题目的解读与教学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教材重视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一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183;运用”。本组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介绍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有的描写出了伟人小时候读书学习的地方,有的叙述中蕴含哲理,有的体现了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共同的主题,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涉及到的篇目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共200余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讲读课文,顾名思义,讲读课文是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课文,重点体现老师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另一类是自读课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前者,老师们的态度显然都很一致:深挖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