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除非"关联句式及其类似关联句式在言语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除非"的意义比较复杂,意义的蕴含形成羡余否定。言语现实中"怀疑、难免、保不齐、说不准"等词语也具有"除非"一样的特征。"除非"关联句式形成的羡余否定是往往是人们主观意愿的外在表现,词义蕴含而发生内容上的交叉,实质上是人们表达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搞"的词义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极可能是"敲"之异体同原义相脱离后被赋予新的意义而形成,在不长的时间里,其词义迅速扩张,其被频繁使用并同其他语素结合形成诸多流行新词。基本艾的模糊为"搞"词义的扩张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扩张提供了一种必然性。附加义有亲和力和用语简省是"搞"词义扩张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许伟丽 《文教资料》2014,(25):181-182
本文在梳理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剖析了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从夯实词义分析基础、实现词义分析中的关联、发挥一词多义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及注重培养词义联想的能力四方面,深入探讨了词义分析的原型模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对英语词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有力的认知工具。从隐喻与转喻的角度探讨“heart”一词的词义发展,以便找出这两种认知方式对该词词义发展的影响并展示两种认知方式的影响力度。研究表明:“heart”一词词义经历了从基本词义到各常规词义扩大的过程。这是认知模式隐喻与转喻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对于《说文段注》相解释为质的意义,历代皆存在不同看法。段氏引毛传云:相,质也。而段氏所举的两个例子中金玉其相的相当是外貌、相貌的意思,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质地、实质;考慎其相的相乃是辅相意思。虽然段玉裁等人对相,质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段氏对词义引申的探讨和词义引申的规律总结却是卓有成效的。从他对相词义的进一步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段氏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引申义阐释条例,构成了一个内部系统。  相似文献   

6.
略论汉语与与词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语义型的语言,由于汉字的表意性,某个概念或词义在汉语中经人们约定俗成用某个汉字来表示后,其形即与音、义形成千丝万缕的关联.汉字的孳乳、繁衍和词义的形成、引申、发展之间有着一种互为因果和互为促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义场是指在词义上具有某种关联的词集合在一起并且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聚合体,是义位形成的系统。不同的语义场之间义位的性质是不相同的,义位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是不相同的。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将语义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语义场来考察分析语义的模糊性情况。  相似文献   

8.
同场同模式的词义演变趋势是体现在不同语言词义演变中的共性规则.而认知原型则是词义引申过程中思维联想的认知参照点,是联想扩展的基础和依据.在词义引申过程中,存在着“概念原型”、“事件原型”和“事物原型”三种不同的认知参照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认知原型指导下的词义发展趋势也有着同场同模式的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词义也就随之发展变化. "土"和"洋"的意义因为与社会生活及人的认识直接关联,其词义变化相对而言便富有代表性.在语言的动态使用中, "土" "洋"的意义变化,不仅包括词的概念意义的变化,也包括词的色彩意义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充分的言语实践使常用词“牢”获得词义引申的广阔舞台,其词义辗转演变,形成庞大而复杂的词义系统。“牢”所负载的众多义项看似无有关联,人们易忽略它们之间实际存的隐性联系,因而造成训诂释词之失误。对其词义系统进行梳理归纳,便可寻见其词义引申之脉络,正确解释不同语境中“牢”的含义。“搜牢”之“牢”义为“廪食”,即粮饷、军粮;“牢盆”之“牢”与“共牢而食”之“牢”皆表示器皿之义。  相似文献   

11.
对合会概念进行了厘清,并通过对合会价值的深入发掘,提出“合会合法化”构想,同时探讨了合会合法化模式与风险防范机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立法以及实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影响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模式,而教育为人服务的特性因之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出现不同的服务模式、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前信息社会,科技社会学方法将日渐成为当今社会分析的主要手段。应对未来的科技变革,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绿色"和"环保"是未来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中的"作"与"做"的联系与区别及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你这(个)+NP"结构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你这(个) NP"这一特殊结构形式,具有很浓的口语色彩和很强的表现力,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它进行分析考察。句法上,它与"把"字句的句法特征有关联;语义上,它主要表达说话人内心的愤怒和强烈不满;语用上,它主要用于面对面的对话中,既具有指称功能,又具有表情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以本科培养为基础、硕士研究生培养为支持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培养层次明晰、培养主体明确、专业设置多样。然而从学段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来看,职教教师本硕培养存在衔接困境,培养主体资质不明、学历学位错位以及培养阶段割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职教教师本硕培养的连贯性,导致整个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厘清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框架、形成培养主体联盟、明确职教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设计通畅持续的培养环节和建立职教教师教育保障机制,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更有利于职教教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悲伤辅慰有广狭义之分,它是一项涉及生死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宗教诸方面的系统工程。对丧亲者的悲伤辅慰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增殖空间,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一工作的社会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认识尚不广泛深入,学界与业界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导致目前国内悲伤辅慰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中西方生死哲学资源必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为主要方式,依托殡葬业的悲伤辅慰工作来展开。殡葬服务在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优质经验的同时,必须强化以"死而上学"为理论支撑的悲伤辅慰工作。  相似文献   

17.
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是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这两个不同教育层次的内涵衔接,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一体化衔接的不对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逻辑起点。透过问题表征剖析内部原因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推进"3+2"模式的有效开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黄仁宇在历史研究中广泛地运用比较法,主要表现为中国历史比较和中西历史比较,关于西方历史间的比较涉及较少。黄仁宇的历史比较不仅具有视野的广博性,而且体现出多层次性,并和"大历史观"的构建有密切关联。它的意义在于打通中西历史,应用长时段理论,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案”和“桌”两类家具,在长期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很多方面相同相似,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家具的名异实同。其实,它们在形制、功能、文化蕴含等方面既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又有比较明确的界域。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职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把食品检验技能作为本专业的培训和鉴定的职业技能。实现“双证书”制。为此,建好“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保证;建好实训基地是保障技能培养的基础条件。要改革教学计划,使其与“双证书”教育要求接轨,并把职业技能教学融入到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要组织管理好集中培训工作及考评工作。同时,“双证书”制度要与时俱进,最终达到让学生获得“双证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