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有其特指性和时代性。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是一个高度语境化命题 ,移用西方理论必须要经历本土化洗礼。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话语的错位 ,反映在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机械套用和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轻率判断。这是文化自觉与理论创新意识缺乏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文论话语的文化规则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文论的具体社会存在形态是话语。由于其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中西方文论话语有着不同的话语方式和话语规则。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以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为基础,遵循“无中生有”的文化规则,形成了深幽渺远的话语空间;西方文论的话语则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遵循“有中生有”的文化规则,突出体现其密实精准的特性。认识两种文论话语的差异性,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论的精髓。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融汇西方文论来深化和拓展中国文论的内涵和话语,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具有助益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与严厉的一种。他们从文化艺术活动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对文化艺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严重异化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痛斥大众文化的平庸化、商品化、齐一化和意识形态功能。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我们需要作辩证分析,既要认识其合理性,又要看到其缺陷,从而为我国在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中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话语视角看,近70年来的语言政策研究可以分为4个阶段:话语阐释、话语批评、话语互动和话语规划。其中,话语阐释是一种实证性话语叙事,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政策现象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话语批评更多涉及语言意识形态、权力和不平等问题,认为语言政策并不中立,而是为了维护主流群体的利益,应该寻求针对语言权利的补偿措施;话语互动认为语言政策是“多声部”的,政策的制定、传播和实施都涉及话语协商和利益博弈,政策主体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援用”政策话语,导致语言政策的“再语境化”;话语规划认为“政策即话语”,语言政策进程就是塑造、指导和影响人们语言观念的话语操作进程,其核心问题是确定哪些语言问题应受社会关注,哪些语言理念应写入政策文本之中,哪些意识形态应作为社会共识而传播,哪些政策话语在本地化过程中落实为具体措施。美国“英语促进会”(ProEnglish)致力于推动官方英语立法,这一机构的语言政策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注意、创制、传播、援用和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模式,呈现出明显的话语规划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其社会批判理论而著名,它以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为基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生态危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这些批判对我们今天反思现代社会仍然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要对以“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等为关键词的当代文学理论进行追本溯源式思考,就有必要对近代以来的文学理论生产机制作必要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将“言说语境”和“叙事方式”作为思考问题的角度,无疑能够将问题聚焦于“生产机制”这一中心话题之中。一方面,从言说语境的流变来看,近代来以来文学理论的言说语境经历了一个从“现代性”到“消费”的变化过程。尽管“现代性”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未完成的命题,但当代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言说语境,既是近代以来所生成的“现代性”语境在当代的流变,也是对现代性话语的传承与呼应。而随着消费社会的生成以及大众文化的繁荣,“消费”已逐步取代“现代性”成为当代文学理论言说的话语背景。很显然,以“消费”为中心的大众化立场,与之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精英化立场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以“批判”理论的引入为标志的批判话语得以生成。另一方面,从叙事方式来看,近代以来在以革命斗争为主题所生成的“革命”语境中,宏大叙事成为革命年代叙事方式的首选,其话语表征是注重文学艺术的革命宣传功能和政治教育功能。到了当代,随着言说语境从革命向“消费”的转移,叙事方式也从宏大叙事向大众化叙事转移...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批评既涉及到不同的学派观点 ,又涉及到对大众文化的定性评价。研究的出发点、社会观及对大众文化生长过程中现象和本质把握的不同 ,必然造成对大众文化认识的片面性。本文认为 ,无论西方工业社会文化生产的低级满足论 ,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异化理论 ,都程度不同地贬抑和束缚了大众文化及其批评理论的发展 ,而我国学界的各派观点对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实际 ,尚缺乏一种积极的总体把握 ,理论的创见性往往被理论的狭窄性所窒息 ,批评理论尚缺乏对自身的批判和建设。本文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立足我国社会 ,对历史上西方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和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 ,进行一种积极的反思性批判 ,探索我国大众文化批评所应走的道路 ,以加速推进大众文化批评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作为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的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传媒等文化因素和相缠绕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的极其复杂的话语体系,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基本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做地基清理工作,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由于中国学者不同的文化立场,学术研究理路和理论阐释策略,对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特征以及接受过程中的变形现象等诠释虽然充满了悖论和张力,但可以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9.
罗鑫 《湘南学院学报》2016,(4):42-45,52
大众文化已然成为当今显学,然而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对大众文化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则对大众文化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本文依据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尤其是菲斯克对伯明翰文化研究的阐发,认为大众文化并非是大众盲目接受和消费统治阶层施予的文化工业产品所形成的,而是在对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不断对统治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进行"抵抗"和消融所创造出来一种符合大众日常生活语境和自身利益需求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历史主义等西方当代文论为参照,讨论了文学史写作中的种种方法和理论问题。通过梳理当代理论对“文学”、“历史”和“文学史”等概念内涵的辨析,本文试图论证,任何文学史写作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一种想象性的话语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李盛涛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62-64,72
生态文化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外在地体现为生态性批判话语的形成,以多元的、“青年式”的文化语境取代一元的、“老人式”的文化语境。深层次的影响则表现为对创作观念的影响,赋予传统文学观念中的“现实”与“文学”以新的内涵,克服了传统“典型”手法对生活原生态造成的破坏。在文学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对小说要素“人”的传统文化功能与地位的影响,深刻影响着传统文学观念中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内涵。从生态文化到生态性文学的过程,既是逻辑性的学理推演。也是对现实文学存在的挖掘,体现了当代文学发展新的可能与趋向。  相似文献   

12.
中西管理文化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榕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1):128-130
在跨文化经济背景与语境下,如何形成基于东方人文特质的中国管理文化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在分析文化渊源与维度的基础上,系统考察和比较了中西管理文化的特质,提出了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文化融合观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和引用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吸收。文化创新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指导了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驻马店地处中原,号称天之正中,深厚多彩的文化底蕴使驻马店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开发资源。而在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前景相当广阔。本文就驻马店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桃的种种特性使其在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信仰影响下形成了对桃的灵物崇拜,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文化信仰,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桃文化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渗透、中西价值观的碰撞、网络传播和英语全球化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迎对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在深层次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存在着强烈的冲突意识,中国文化则体现出鲜明的和合特征。这种差异对于双方军事文化的基本精神构成了极大的影响。与西方不同,文化深层次的和合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国传统兵学和平的追求、节制的意识、道德的情怀、民本的精神等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8.
《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文化工业"为其核心概念,集中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促使了总体性社会的形成,从而彰显了《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的独特意蕴。大众文化批判实质上是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完成了意识形态化,并呈现出多种功能,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囿于精英主义立场和文化保守主义视角,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三个阶段,对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进路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在中西方文化视野下两者的基本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在入世思想、道德思想、伦理观念、中庸哲学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缺少“科学精神”的体现;西方文化讲求劳动与知识的结合,以及没有权威、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文学直接受惠于其思想营养的丰富性和多维度、多彩多姿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