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以人的发展立场审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问题,揭示出人工智能对人的想象力遮蔽的风险,并探讨未来教育的可能路径。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方法,指出想象力是人异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能力,释放师生的想象是教育伦理的第一原则。以想象力为切入点,指出人工智能所形塑的虚拟景观、他者叙事、算法锁定和主奴互动遮蔽了人的真实体验、自我省思、意义生成、生命实践等,引发人的想象力退化的伦理风险。文章认为,人的想象是防止人与人工智能关系异化的关键,是人机协同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未来教育应以释放想象为核心,从“以我为中心”的教育走向“以世界为中心”的教育,从注重“技术性”的教育走向强化“艺术性”的教育,从侧重“肯定性”的教育走向观照“否定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孔子主张“举贤才”,注重“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他扩大了学习的目的,更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要求学生做“君子儒”。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为重心,“仁”与“礼”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主张通过“六艺之”的学习,传递修已治人之道,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实现“教育人”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人道即探求人的根本、人性,教育中体现对人的关爱与发展的责任,教育本身便是人道的体现。“教育产业化”主张把学校当成企业,办学校就像办企业一样,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教育产业化”视域中的受教育对象的被限制性,违背了教育中的人道。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是一种旨在回归教育本原,以培养健全人格、和谐身心和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体系。通识教育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了本科教育的价值取向。我国本科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弘扬通识教育理想,建立基于通识教育的育人模式,培育有教养、有思想、有思维、有能力的“社会的人”、“自我的人”和“国家公民”。  相似文献   

5.
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章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讨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问题及其教育。文章阐释了人作为人而存在的“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与“独特性” ,分析了由此产生的人作为人而存在的基本问题———“死亡”、“奴役”、“有限”、“孤独”、“自我认同” ,并将其区分于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问题。文章最后区分了“存在教育”与“生存教育”两个概念 ,就如何在学校情景中进行存在教育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人更成其为人,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订单式教育”提法周延性和完满性,存在严重不足。“按单下料”、“陶瓷加工”般的教育模式,严重削弱了教育的内在价值。教育要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塑造人更是教育的根本。寻找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之间的和谐统一,对科学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字的解读与教育真谛的审视——献给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走进“人心”为前提,以“人格”教育为起点,以“人道化”教育为基础,进行“人生”价值教育,以唤醒“人”的生命觉醒,最终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这就是“人的精神发展教育链”。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来播种人类智慧,提升人的价值,而要探求教育的本质,历史的眼光,文化的视角,辩证的见解必不可光。  相似文献   

9.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本体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人为本”对教育提出了人本的哲学命题,教育哲学的人本就是“人之为人”。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本体研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当前,教育向大众化转换,我国教育哲学本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值得反思。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确立“人之为人”的教育原则,抓住“人之为人”这个哲学的本,这对当前“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程度,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一“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一“自由个性”三个发展阶段。以此为主要依据,可以将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三个时期。本文概述了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教育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凝练总结和核心概括,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使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教育是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的战略认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的有力体现,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社会境遇中,“人本位”理念被忽视的后果是人成为一种“物”的存在,在教育中表现为教育非人性化和教育“无人”现象。教育作为保障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人性完善为终极目的的教育最有价值,这应置于教育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没有这个教育目的,教育就没有理想和信仰,就会庸俗不堪。历史上大凡偏离这一终极目的的教育,都没有将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只是当“工具”来“制造”,当“产品”来“生产”。于是,商业主义、职业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泛滥,教育单一的经济价值充斥了人们大脑。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批评这种教育是“忘记了方向的教育”,是“丢失了另一半的教育”。今天,我们已看到,因缺少人文阳光照耀的教育所产生的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小学生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人更成其为人,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按单下料”、“陶瓷加工”般的教育模式,严重削弱了教育的内在价值。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不能以弱化教育的内在价值为代价。寻找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之间的和谐统一,对科学发展教育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开展教育活动不能脱离教育中“人”的存在。教育的参与者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然而我国教育出现了“无人化”的现象:忽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人文教育地位逐渐丧失;教育的生活意蕴被遮蔽。“互联网+教育”时代为实现回归“人”的教育,应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回归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重视情感沟通和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6.
孙龙存 《中学教育》2008,(11):19-22
教育本质是亘古至今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又是教育学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教育本质到底探讨“是(诂)”抑或“应该是(ought to be)”?本文认为二者皆为教育本质诉求的个中之义。从此立场出发,以“人的形象”为讨论的基点,从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审视教育,教育本质表现为:教育是促使人“人性化”、“社会化”、“文化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教育不仅关注人的道德问题,而且始终关注通过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使人成为人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实践哲学的基础,康德与赫尔巴特在其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实践哲学以及实践性教育。实践哲学的不同理念决定了实践性教育的不同类型。康德为实践性教育制定的“理想方案”与赫尔巴特对教育进行的“科学设计”被认为是相互背离的两条逻辑,产生了“理想的教育”与“科学的教育”的对立。如果对康德与赫尔巴特的实践哲学与实践性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会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与方案只是形式上的对立,其实在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的路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尤其二人教育思想中对自由、个性的关注对当下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文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理解“教育融合”,可以从“教育”“融合”和“教育融合”三个向度着手。从“教育”而言,教育作为“有机整体”,教育作为以促进人的生成为根本旨趣的活动和教育作为一种限度性存在是审视“教育融合”的基本立足点;从“融合”而言,“融合”所内蕴的“不同性”与“一体性”的统一,从“边界”到“边缘”的跨越揭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真实;从“教育融合”而言,处于关联中的两种教育的状态决定了“教育融合”的状态。“教育融合”是作为整体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基于两者的内在关联而在两者间的“边缘地带”形成的,以促进自身完善和教育中人的精神世界的完满建构为要旨的历史关系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种关乎人的活动,是一种“人为”和“为人”的社会性活动。但是,自从教育制度化以后,教育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张力,使得“人为”与“为人”在教育实践中分裂,教育无论从时空、形式、和内容都越来越远离生活世界。因此,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制度化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中,教育才能成为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