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潮"族词呈现出了日益增多的趋势。本文运用网络检索的方式在搜集大量"潮"族词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这一词族的语义内涵及结构搭配并探讨了它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眼动方法,运用语义判断任务,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干扰词的语义类型和频率在语义一致性判断中的作用。选取总注视时间、凝视点个数,以及区域时间百分比三个眼动指标,研究发现:(1)图-词干扰范式中存在干扰项的频率效应,与低频干扰词相比,高频干扰词使得被试判断的错误率更高,这源于高频干扰词影响被试对干扰词与目标图二者之间语义特征的联想;(2)存在干扰项的语义类型效应,与语义一致的干扰词相比,语义不一致干扰词的注视时间更长,这主要由于两类干扰词的激活速度不同;(3)干扰项的频率和语义类型共同影响了图-词干扰范式中的语义效应;(4)在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不可忽略位于图片中央的干扰项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物质实体名词根据其所指对象的逻辑关系可以形成内涵性和外延性两种词群.内涵性词群反映的是物质对象内部的结构关系,外延性词群则反映对象之间的运动关系.两者对词的句法和语义关系都具有限制作用,也是从逻辑层面认识句法和语义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语义结构指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抽象的语义结构。搭配是语义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词汇学习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了解一个词就意味着知道这个词处于语义空间的什么位置,知道它怎样同其他词形成对照并反映出在意义、特性、用法等方面的差异或类同。本文从英语词级语义结构来探讨搭配现象。  相似文献   

5.
"词"的界定是形态学里一个最重要也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基于汉语语言的事实,本文列举了对"词"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不同的学者分别从语义、句法、形态、音系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汉语中的"词"以及复合词中的动结式类型。着重从形态和句法视角下分析总结了汉语动结式复合词的语素成分和论元结构,说明了动结式复合词有其特有的构词过程,并证明了汉语词库中存在大量的同形异义的不同语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两词短词动词的结构及其运用特点,即:两词短语动词与自由动词短语的区别,两词短语动词的分类和同形两词短语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构成两词短语动词功能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训论学和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力图对《尔雅·释话》中的训释调在词义的内部的关联,这一非同义训择语言现象作出较为合理客观的解释。从训释词与被动1释词是上下义位关系、训释词是用来揭示波训释词某些方面的语义特征的、拆分初1释词的词义的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的语义联系。  相似文献   

8.
Goldberg的构式语法提出语义表达式总是由构式素和填充素组成。但这种构式离不开词这一要素。在词(概念)具有客观性的前提下,词具有指称性、说明性、修饰性和关联性等四个自主功能。构式就是依据这些功能组成的二元语义结构。这种语义结构就是语言的普遍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没有作为独立语法范畴的量词词类,但履行量词功能的单位词结构普遍存在。在该结构中,单位词与计量对象的搭配受到认知主体不同观察角度和侧画方式的影响,产生不同意象和语境语义效果。单位词结构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认知理据和复杂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两个以上相同的词呈连贯线性排列的时候,有的是词的语法重叠,有的是词的话语重现。重现和重叠在结构性质上存在种种区别,语义特征上也有许多不同,但它们是在强化功能这一最高层次之下的两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解放前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12.
协同副词"一起"、"一齐"语义选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副词“一起”、“一齐”是一对意义相近极易混淆的词,不过协同副词“一起”、“一齐”在语义选择上,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在单数复数、有指定指方面,“一起”、“一齐”都要求所指NP是复数,必须定指;在个体整体、时点时段方面“一起”倾向表整体,可以与表时点时段的时间词连用,而“一齐”倾向表个体,只能与表时点的时间词连用。  相似文献   

13.
浅论现代汉语中的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综述了各家对词义的界说,接着提出了我们对词义的认识:词义根据存在样态分为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静态词义是语言中的词义;包括词汇间意义和语法意义;动态词义是言语中的词义,它在静态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两种不同语境而发生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4.
论古代汉语词义的反向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词义可以通过相似、相关、相因等多种方式进行引申。反向引申是汉语词义引申系统中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个被学们忽视的问题。这种引申与传统字学上所说的“反训”不是一回事。词义引申取决于词本义中是否具有可供人们充分发挥联想的意义因子。如果一个词的本义能分析出意义相反的因子,那么词义就极易发生反向引申,孳生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词的语用意义在实现交际功能的价值中往往是不均衡的,其显性程度也有一些差别。据此可把语用词义分为:在语境中凸现为实现交际功能的显性语用词义和不起表义主导作用的隐而不显的隐性语用词义。与理性词义相比,语用词义具有自己的短暂性、主观性、灵活性和依附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词义与概念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根源在于人们对词、词义与概念三者的关系认识不清。词与概念的关系不同于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与概念既有同一性,又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理论观点对解决语文词典释义的相关问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词汇意义的特点与词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词汇意义错综复杂,具体表现在其多样性、层次性和可变性。其自身的特点增强了英语词汇教学的难度。本通过分析词汇意义的特点,运用认知语言学、词汇学及语义学的有关理论,揭示了基于词汇意义的特点产生对词汇教学的启示,并提出了着眼于词内层面,立足于此间层面,关注词外层面,强调词汇意义的多维的词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词性作为词的语法属性,是由词的词汇意义决定的,或者说词性蕴涵在词汇意义之中,是词汇意义的语法属性蕴涵义。从语言理解与生成的角度来看,一个句子的句法结构是由句中谓词的意义决定的,谓词的意义决定谓词论元的句法表现,也就是说,谓词的词汇意义蕴涵着该词的配价功能等句法个性,而句法个性实质上是谓词词汇意义的语法功能蕴涵义,因为配价的实质是语义。  相似文献   

19.
词的内涵意义是基于概念之上的意义,它总能引发出一种甚至多种联想:同一个词的内涵意义因人、因时、因文化而异,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词的内涵意义需结合多种因素。另一方面,词的内涵意义的表现方式也复杂多样,而最常见的是与一些修辞手段的结合,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特殊性、合理性和艺术性,不能简单地据"形"论"形"而从语法形式上找到满意的解释。从词汇意义出发,从词汇意义的关系意义出发,从词汇意义的关系意义所形成的意义网络关系出发,才有可能从扑朔迷离的意义网络关系中理清诗句的头绪,才有可能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