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建红 《新疆教育》2013,(3):139-139
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具体到学校教育,“激励”就是调动学生的向上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学生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如何科学地进行评价,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与课改贯彻实施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六种方法. 1.激励评价法 激励评价法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创造教学情景、精心设问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基础,讲究授课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动力,生成性教学代替课堂教学是关键,学会赏识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激励是保障。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理念我们耳熟能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也在极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然而.综观现今小语课堂中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很多教师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语文教育教学评价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而激励性评价的运用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目标激励要求所制定的目标具体、明确,适合各年段语文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和难度,在教学中逐步激励学生向最高目标迈进;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竞争激励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了学习热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情感激励法,能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温暖而奋发。只有正确地运用这些激励方法,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廉价的表扬     
一节语文公开课上,一名女生学生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并奖励一颗标有“智慧星”的小五角星贴在了眉心处。此时的她激动不已,脸红扑扑的,整堂课左顾右盼,不时地摆弄那颗五角星,后面的课她根本就没有听。课后我问那个女孩“:为什么东张西望?”她说“:我在看老师对其他同学的表扬能不能超过我。”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她说“:我只记住了老师问我的问题。”思考: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语言鼓励、物质激励不失为有效的策略。表扬学生没有错,但对一个简单问题的回答,竟得到老师…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具体到学校教育,“激励”就是调动学生的向上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学生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信心,激发对知识的求知欲,使素质教育得到进—步深化。现阶段在中学生物学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教学想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学会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激励教学法具有很重的意义。近几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着应用激励教学法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作用。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当前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不尽令人满意。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教师要准确掌握语文学习习惯的种类,正确认识语文学习习惯的心理特征,然后采取反复阐明意义、点滴积累、反复历练、严格要求、因材施教、示范指点、表扬激励等方法,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自觉学好语文,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柔”与“爱”———表扬与激励  “柔”与“爱” ,就是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 ,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而使学生符合教育终极目标的思想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 ,促使学生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柔”与“爱”要及时。不及时的表扬和激励 ,时过境迁 ,其激励作用便小 ;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因为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 ,学生记忆犹新 ,其强化作用便大。“柔”与“爱”要实事求是。年幼的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表扬 ,稍大的儿童尤其是中学生则能理解教师的表扬是否故意或符合实际情…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个性方面的变化,应加强“引导”,正确而适时地运用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内部“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第一,激励和鼓舞,是促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有效方法。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正确地评价,适当地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及态度的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  相似文献   

11.
表扬是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目的是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充分运用表扬,对学生的学习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表扬用得过多过滥,非但达不到表扬的目的和表扬应有的作用,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对表扬必须把握度,滥用表扬危害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场变革的终极目标不是学生掌握多少语文知识,而是“人”和“人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活化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开放、激情和激励中充分融入课堂中,快乐地的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13.
运用激励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文婷 《科学教育》2007,13(1):74-75
激励评价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一种有效动力,是英语课程评价的科学的评价方式,激励评价包含着表扬、赞美、赏识、激发、希望、鼓励等。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运用激励评价,真诚地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唤醒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自主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运良 《广西教育》2012,(25):14-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无疑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励每个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加深认识,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5.
需要是推动人积极主动地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努力的内驱力。激励是满足需要的重要手段 ,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激励的作用在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策略之一。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激励性原则 ,课下的阅读与写作指导也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激励不仅针对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 ,更应针对“后进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使他们在关爱、信任、鼓励、肯定、表扬、尊重中得到力量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表扬是一种易于使用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笔者曾在《作文评讲:站在表扬一边》一文(《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6期)中称要“旗帜鲜明地站在表扬一边”,“站在表扬一边,就是站在成功一边”。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那些和我一样曾几何时“忘记了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7.
激励是一种心理上的驱动力,它驱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一位管理学家曾强调:“只有受到激励的工作者才是最终完成工作的人。”故当全体学生都受到激励时,其课堂组织才富有生机与活力,其课堂教学才会卓有成效。所以,青年教师必须正确和熟练地掌握好教学的激励艺术。 一般认为,激励不外乎表扬与批评。其实这未抓住激励的实质。表扬和批评只是教师对学生信息的反馈方式,对学生行为起着强化效应。表扬是正性强化,巩固和加强学生原有行为,可产生激励效果;批评是负性强化,是否定和制止学生的原有行为,并导向相反方向,有时也有反激效用。激励的实质,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求,运  相似文献   

18.
苏国榜 《教育艺术》2005,(12):49-50
激励是学生进步和成功的催化剂和推进器。适时、及时、得体的表扬和激励,能使学生找回自信,体验成功。获得愉悦。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从“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更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更多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激励性评价的方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表扬激励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语言。”语言是我们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所以我们一定要留意我们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性的语言,使它不要损伤我们孩子的进取心、自尊心。明白这一点,作为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运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导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教师是否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善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执教小学语文导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要使学生乐学语文,学好语文,关键在于激励,激励是语文导学的法宝之一。一、注重赞扬,强化激励,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智力、兴趣、爱好、性情、体能等极为接近的人分成两组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教育,一组整日在责备、讽刺的情景中学习;另一组则在表扬、赞颂的氛围中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后一组的学习效果远远好于前一组的人。导学过程的确如此,赞扬比责备效果好,鼓励比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