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会话过程。会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本文从话轮的数量,话轮中的话语质与量以及话轮转换等三个角度分析话轮对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进而提出英语课堂教学应关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中的话轮及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中话轮及角色的转换比较频繁复杂,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话语语境。文章拟以BBC真实录像材料为对象,分析其话轮及角色的转换过程和特点,旨在说明新闻英语话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话轮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轮换成为话轮转换,话轮转换并非说话人随心所欲的转换,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话语标记语well是会话中话轮持续的手段.本文分析《绝望的主妇》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话轮转换标志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春琦 《文教资料》2014,(15):185-186
话轮作为会话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特点,影响会话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大学商务英语课堂真实会话语篇为语料范本,探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商务英语课堂会话中,教师如何运用保持话轮、出让话轮及恢复话轮等语用策略掌控话轮的有效更迭,保证会话语篇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语用言语行为理论(SAT)、关联理论(RT)对现代汉语话轮转换的话语标记语及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获得话轮、保持话轮、放弃话轮等三种具体话轮,尤其对话语标记语的动态性、语境依存性等重要现象进行了整体性阐述和剖析。系统研究发现,某些话语标记语起着强化或弱化语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言语行为潜势。  相似文献   

6.
该文基于语用言语行为理论(SAT)、关联理论(RT)对现代汉语话轮转换的话语标记语及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获得话轮、保持话轮、放弃话轮等三种具体话轮,尤其对话语标记语的动态性、语境依存性等重要现象进行了整体性阐述和剖析。系统研究发现,某些话语标记语起着强化或弱化语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言语行为潜势。  相似文献   

7.
“还说呢”是话语交际中的常用形式.“还说呢”在话语交际中具有话轮转换、话题处理和表达主观义功能,话题处理功能中包括话题转换、话题转接和话题关联.根据话语标记特征以及“还说呢”的实际运用,“还说呢”处于话语标记的渐成态.  相似文献   

8.
依据话语分析理论,在收集大量自然语料的基础上,以最简三个话轮结构构成的争论性话语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了青春期亲子冲突话语的结构,包括话轮类型及第二话轮与第三话轮的序列规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话语分析中话轮转换的基本理论,结合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话轮、话轮转换、话轮转换的类型以及话轮转换策略做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师生学会利用话轮转换的知识及相应策略,从而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话轮是英语会话中的基本结构单位,话轮转换中有获得话轮的技巧、保持话轮的技巧和克服沉默的技巧等。在听力课教学中运用话轮转换技巧,对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及其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调查分析了作者自建语料库中从英国教育中心中国成都分中心语料库随机收集的60篇留学推荐信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语料分析发现,留学推荐信中大量存在元话语,其中互动元话语的比重远远高于交互元话语。并进一步证实各类元话语对于留学推荐信在帮助建立推荐人与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帮助中国推荐人传达劝说信息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口语语篇中元话语资源使用异同,采用Hyland提出的元话语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里元话语各级分类手段的出现频率、种类、分布规律等进行量规化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篇中元话语资源使用频率总体上低于本族语者,尤其是人际互动型元话语,两者使用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口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元话语是用来表明作者态度、体现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语言手段。社会语境、体裁、语用及社会文化特征能限制和影响文本中人际元话语手段的选择和使用。取近期中英文医药说明书各10份为语料对比研究样本,语料统计分析表明,相似的社会语境、体裁、语用交际策略使中英文本中人际元话语的使用呈现一定的共性:而各自社会文化、语用差异,则令其使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元话语和口头表达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两项重要内容。从建构主义教学论出发,本文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向学生讲授元话语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反之,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必然会促进其对元话语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英文求职信中的元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yland元话语人际模式分类的框架下,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了元话语在英文求职信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一方面,旨在揭示元话语如何帮助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以及元话语如何帮助作者传达劝说信息,从而增强对元话语使用的认识;另一方面,旨在为中国学生学习书写英文求职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词块及元话语词块相关理论,发现英语口语中有大量的元话语词块,并且这些元话语词块呈现典型的功能和范式,认为可以利用美剧字幕建立英语口语语料库,将美剧转化为教学资源,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元话语理论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水平的影响。受试为两个水平相当的自然班。控制班按口语教材正常教学,实验班加入元话语定义、分类及功能等知识的讲授,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与控制班相比、与实验前自身相比,成绩有明显提高,元话语的语用意识普遍增强。结果显示,元话语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元话语作为组织语篇、表达作者态度的手段体现了元话语概念的认知和语用特征。文章通过实例从认知和语用的视角揭示了元话语对语篇意义表达产生的制约和影响。由于不同语言在表意方式上的差异,翻译中对元话语的处理应采用动态灵活的策略,实现原文意义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19.
元话语(metad iscourse)是指语篇中能标示话语结构、提请对方注意或表明发话者态度的各种语言手段。从元话语的功能入手,以Hyland和Tse(2004)提出的元话语类别为参照系,阐明在话语交际过程中,元话语的使用可以消解说话人中心,有助于成功地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对人际关系有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标点元话语,指的是标点、括号和下划线等体现元话语特征的标记。文章首先对标点元话语功能探析的重要性加以阐述,然后分别阐释各标点如何实现其元话语功能,认为标点元话语作为元话语的一部分,在人们书面语交际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