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版广角》2015,(3):60-66
2014年已然过去,回首出版行业过去一年的成绩,唯有一本本书最具有证明和说服力。在每年海量的图书品类中,总会有一些更值得关注和具有传播价值的精品图书。这些书或是名家大作,或是深受市场读者追捧的畅销图书,或是具有很高社会文化学术价值的图书。那么,在2014年的图书市场上,又有哪些亮点的图书,又有哪些具有文化传播价值的图书,又有哪些你还未关注到的年度好书?本期专题中,我们特别邀请出版社社长或总编辑选取本社2014年度最具价值和值得推荐的图书,以他们的视角为你解读该书的亮点和阅读价值,带来他们眼中的年度图书。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图书,今年开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将每月推出“大众好书榜”,介绍推荐新近出版的优秀图书,把好书第一时间送到读者手中,“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经过严格的推选程序,2014年4月10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今年第一期“大众好书榜”。  相似文献   

3.
好书,阅读     
这是一个信息庞杂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图书生产相对过剩的时代。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图书达37万多种,面对如此庞大的图书数量,如何进行选择阅读,如何从中找到精品图书和有阅读价值的图书是对读者的一个不小考验。什么是好书?一本好书应该是具有普世的传播价值,从大的方面说,能够促进人类思想和科技进步,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从小的层面说,一本好书能带给读者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正能量,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促进读者自身的成长。一本好  相似文献   

4.
判断一本图书能否算作是好书,不用看内容,仅就外观而言就能让人爱不释手,这就是一本好书.精妙的装帧是一本书成为好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装帧设计如果仅仅依赖美术编辑,那么即使有挖空心思的新奇形式,也是远远不可能使一本书成为一本好书的.本文谨以自己参与策划并编辑出版的一套文学图书"‘我喜欢你’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为例,对于文字编辑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作用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学术图书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我们做流通的责任和思考.传统的新华人可能会给自己一个问题:怎样为书找读者,怎样为读者找到书?我们在学术图书的发行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怎样能够找准读者,怎样能够为读者找到他真正需要的学术图书. 如何满足学术图书出版与需求的对立和结合,由此来实现我们学术图书的价值最大化,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每到年底,国内很多网络媒体、纸质媒体、文化机构都会推出各自的年度好书榜,为读者推荐一年来国内出版界所出版的好书。这些好书榜通常是行业风向标,备受读者、文化界和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在现今这个快餐文化和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好书榜的出现有助于读者挑选经典读物。笔者选取了2011—2014年国内主流媒体和机构发布的好书榜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师大社”)旗下的“理想国”与“新民说”图书品牌作为案例,探讨图书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50年代,新华书店的同志提出过一个口号: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广大营业员在这个口号的激励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好书及时地送到读者手中;为了使需要某种图书的读者尽快购得所需之书,他们急读者所急、千方百计为读者找书的动人情景,直到今日,许多当年的老读者谈起时仍为之动容。 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它不只是一个口  相似文献   

8.
好书     
正每每和朋友们在一起聊天,话题自然都会转到出版上。大家都在问:出版怎么了?社会越发展,图书业越萧条,许多书店关门了,好书难得一见!朋友们的疑问,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好书?出版的价值在哪里?2014年4月24日,首届中国好书评选结果揭晓,从40万本图书中精选出的25本图书名列榜单。这是值得出版界高兴的事情,也是值得中国广大读者庆贺的事情。什么是好书?需要我们以理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书,自然是好书。任何国家的出版业,都需要这样的好书来提振  相似文献   

9.
判断一本图书能否算作是好书,不用看内容,仅就外观而言就能让人爱不释手,这就是一本好书。精妙的装帧是一本书成为好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装帧设计如果仅仅依赖美术编辑,那么即使有挖空心思的新奇形式,也是远远不可能使一本书成为一本好书的。本文谨以自己参与策划并编辑出版的一套文学图书"‘我喜欢你’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为例,对于文字编辑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作用谈一点浅见。作为图书出版的一个环节,书籍的  相似文献   

10.
付虹 《编辑之友》2003,(3):76-76
“勘误一词在《辞海》里被解释为:“报刊、图书出版后,因文字、图画和内容发生差错而进行的校订更正工作。一般用‘更正'或‘勘误表'等方式通知读者。由此推之,勘误表即是将所要勘误的内容列成的表格,是对差错的一种更正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图书中夹着一两页勘误表,尤其是在教科书中,作为对书稿出现问题后的补救措施。事实上,勘误表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其特殊性,但就其物质产品的特性而言,它又具有一般产品所共有的特性,在其制作过程中,会有优质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同其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走向海外情况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图书在海外的读者对象中国图书(为叙述简明起见,本文将“中国图书”的定义局限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图书)在海外的主要读者对象之一,是旅居海外的华人。这些华人,有的在海外学习、工作或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依然保持着中国国籍,也有的已成了所在国的公民。海外华人由于同根同源,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构成了中国图书在海外的主要消费群体,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华人总数分别达到了2 5 0万、5 0 0万和810万,占当地人口的77%、32 %和14 % ,是中国图书在海外最集中的销售地区。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另一个主要读者对象,是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 图书采购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采购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所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在一般情况下,采购人员是根据读者的意见及新书预订单上的内容介绍来判断图书的质量和适用程度并决定取舍的,这无疑是相当冒险的,因为内容介绍写得好的图书不一定都是好书,而好书的内容介绍也不一定都写得很好。为此,我们应当寻找另外一些途径来增加图书采购的科学性。在此,笔者提出“核心出版社”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日新月异的中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笔者感到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不是城市的高楼彩灯,不是现代化的公路桥梁,而是深存在人们的内心的诚信守则.笔者在日本访问时,曾问东贩公司的工作人员:"你们怎样对付盗版图书?"想不到他们几位竟面面相觑,彼此咕噜了半天才说:"我们日本没有‘盗版书'."确实,我们了解到在日本很少有盗版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撰写图书宣传文章的意义和作用1.扩大图书发行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不仅要对图书的质量负责,还要对图书的结果负责。所以,编辑要积极参与图书的宣传、促销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写好图书宣传文章,引导读者选购、阅读所需要的图书。这个任务,只有编辑有条件完成。因为编辑最了解图书的特色和质量,了解作者的情况和成书背景,也了解同类书的情况等,对图书最有发言权。过去说,“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不同了,“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书宣传不到位,读者得不到信息,同样销售不出去。人家的书虽然差一点,但宣传得好,同样销量大。因此,…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孩子所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是世界之最。面对残酷的升学竞争,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使得中国的少儿图书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目的性和实用性,家长认为对“学习”有用的书就是好书,值得买,值得看,这样的“好书”严肃、刻版,说教色彩浓重,脱离孩子的实际生活,孩子不会喜欢,孩子们讨厌说教,他们渴望从阅读中得到快乐。家长追求功利和实用,孩子盼望娱乐和趣味;买书的是家长,看书的是孩子,这是少儿图书市场的一对有趣矛盾。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其最主要的工作是"编"书.但要"编"出一本本好书,成为优秀的编辑,离不开"读书".编辑家陈原曾经说过,编辑"自我修养的头一条,应当使自己成为'书迷'".  相似文献   

17.
2016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评选活动11月2日在北京揭晓.《里尔克诗全集》得票位居年度"十大好书"之首,《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德国天才》《汉学书评》《文明中的城市》《希腊史》《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存在与时间》《怎样观察一棵树》《中国乡约制度》获评"十大好书".据了解,本次评选采取专家与普通读者、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兼顾学术眼光和大众读者立场,共有128个品种的图书入围"十大好书"候选书目,共分为博物自然、历史、生活新知、主题出版、文化、艺术与思想等7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实施的1993年度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已经揭晓,20种优秀图书获奖。这是各地宣传出版部门献给广大读者的图书精品,是落实“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项重要任务的具体成果。本刊这一期特开辟专栏介绍部分获奖图书,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从中获取有益的东西;同时也希望给更多的宣传、出版工作者以启发和借鉴,推动更多的优秀图书出版。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中国图书评论》是个学术性刊物,层次太高,高不可攀。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误解,就说明我们没有把期刊办好。《中国图书评论》的读者对象是很明确的;一是出版部门。包括出版部门的领导、编辑、印刷、发行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二是图书馆。包括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从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者的需求出发,我们尽量评各类各个层次的好书;评各种各样的坏书;评各种有争议的书。当然,也评其他方面值得一评的书,特别是评拥有大量读者的热点书。由本刊的性质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中国好书”榜十年榜单,发现入选图书内容规律,为新时代精品图书出版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对2013-2022年入选“中国好书”榜的328种图书、128家出版机构及入选图书作者进行分析,按照入选图书分类归纳各类入选图书的特征,总结“中国好书”评选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引领出版发展、打造全民共识、增强中国声音。“中国好书”对了解当前我国出版的最新动态,为出版机构从宏观上把握新时代出版工作脉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