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伟 《教育革新》2007,(1):24-25
学生评价教师,就是通过学生系统的收集教师教学中的资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是否达到教学的计划目标做出判断的过程。学校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完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达成对教师教学工作科学的评价,更多地介入和设计了学生评教这一环节。实践证明,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教学的质量、态度、方法、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学校在具体操作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误解学生评教目的、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对评价结果缺乏科学的分析,另外,学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有时不能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这种现象在学风和校风较差学校较为严重),引起了一些教师对学生评教的不满和排斥。认为学校开展学生评教的目的不是针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而是针对教师的管理;认为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对教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教学质量的思考,而是公然向教师品头论足的借口;认为学生评教的结果不是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是师将不师、尊严丧失的开始。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评教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学生评教,就是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语言表达、科学性与板书、教态、批改作业情况、作业量、辅导情况等进行评价,给每~项内容打上相应的等级,如A表示优良、B表示一般、C表示较差,然后由有关领导合计成明确的分数反馈给任课教师。如果哪位教师的评教成绩好,就会被认为是教育教学态度端正...  相似文献   

3.
学生评教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与和值聚类对吕梁学院学生评教数据按全体和专业分别进行分析可知: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学生更注重教学态度、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聚类结果各不相同,但在四级分类中合格、中等的情况基本一致。管理者可根据不同评价预期对现有评价体系进行调整,或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使学生评教结果在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地区12所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到了四个方面的信息:大多数师生对"生评教"活动的必要性、目的或标准有较好的了解或认识;评教以网络方式为主,纸质问卷为辅;大多数学生认为"生评教"不至于影响师生关系,他们以教师授课水平为依据评教,多数教师认为"生评教"结果较为客观;大多数师生认为"生评教"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并且教师会依据评价结果自觉改进教学。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生评教"的现状,可以得出如下建议:在网络评教的基础上,应建立集中的评教机制,以提高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学校领导应更新观念,确立学生在"生评教"中的主人翁地位;在"生评教"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自制的评教问卷目前仍是被广泛使用的学生评教工具,这些问卷的结构往往缺少足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思考,发现学生评教普遍被认为具有多维结构,且在多个维度之上存在总教学效果的二阶因素。国外编制的学生评教工具更关注教学行为本身,主要从演讲者、推动者和管理者三种角色定义教师有效教学的维度。而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生评教的维度中还更加注意考察教师的道德和敬业精神等维度。  相似文献   

6.
学生评教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语言表达与板书、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本文以深圳市新安中学为个案,详细阐述了该校学生评教的基本做法与经验,分析了如何使评教有实效以及如何使教师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教可以促进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上审视课堂教学和学习。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学改进。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评教井未有效促进其专业发展。只有当学生评教与高利害人事决策脱钩,创设一种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十分安全的心理环境,教师才套愿意接受学生的评教意见。才能自觉地进行反思和改进。目前,中小学可以使用教师自主、学校主导、第三方介入3种发展性学生评教模式。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评教活动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理解“学生评教”是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和自身的一项权利。一些学生对“学生评教”活动抱无所谓态度,对各种量表调查工作胡乱填写,似是而非的答案经常出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没有系统的认识,对其教学质量无法做出判断;另一些学生害怕得罪任课教师,不敢如实填写,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9.
学生评教就是让学生作为其中一个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师评价工作中去的一种评价模式,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态度、水平、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客观分析评价结果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反馈并提出改进要求的做法和过程。采用学生评教主要是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生民意测验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民意测验的数据处理朱孝平目前,许多职业中学都开展了“学生评教”,即通过学生民意测验等方式,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作出评价。由于任课教师对学生民意测验的结果非常敏感,因而,作为一种管理的“杠杆”,学生民意测验如运用得当,无疑会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评教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评教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态度、水平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客观分析评价结果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反馈、提出改进要求的做法和过程。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育民主化的具体体现之一。但反观学生评教的现实,就可发现其在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促进教师发展上所起作用甚微,甚至引发师生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学生评教的工具化目的、边缘化地位及形式化操作所致。  相似文献   

12.
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主要途径。在对我院2001年至2002年对全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分学生、同行、专家三条线评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评教方式宜采用学生评教为主,同行与专家评教作为补充;评教结果应作为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决策的参考信息及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不是奖惩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评教目前已成为国内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制度。但调查表明,师生评教活动的态度是被动、消极、敷衍的;评价结果受课程性质、师生感情等非教学因素所左右;师生对学生评教结果的认同度都不高,学生评教并没有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只有重新定位,确立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教理念,加强管理者与师生间的对话,提高师生的参评意识,凸显评教的诊断功能,才能发挥学生评教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尹锦华 《生活教育》2014,(9):103-104
伴随新课改步伐,"学生评教"作为一种教师评价方式日益流行,但在实际推行中却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对学生评教的出发点和实效性须深加审视,必须端正学生评教的价值导向,权衡个中利弊、正视其评价方式的局限———才会有效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对教师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陆亚维  刘勇 《江西教育》2006,(11):20-21
评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客观地评教,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教师的评价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即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院系评敦、学校评教。其中学生评教是由教师任课班级的全部或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各个方面给出一个计分;  相似文献   

16.
构建科学的学生评教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5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评估试点工作,学生评教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可行的、重要的方式逐步得到重视并得以推广.在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的同时,学生评教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不少大学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学生受专业水平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客观地评价教师,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学生主观上会故意给教师打低分;一部分年轻教师认为,不客观的学生评教结果会对其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因为顾及学生评教结果,他们不得不降低课程内容的难度,放松对学生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我校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的优点与不足。我认为评教工作必须采用:自评;教研室评估;专家复评;学生评估等四种方式进行,以便更完善教师评估的方案,从而达到最合理、最佳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评教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态度、水平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活动。目前,学生评教在我国各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一项常规性制度。学校的管理层把学生评教视为教育民主化的具体体现,认为学生评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学者的研究中,持类似观点的也不在少数,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偏移,体现的却恰恰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一种管理为本。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评教制度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制度,但是评价并非评教的最终目标,以评促教才是其关键所在。课题组对福州市的部分本科高校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的教学质量反馈认知情况及态度,分析学生评教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作用。研究表明,学生评教制度的人事管理功能强于其教学质量反馈功能,教师难以从学生评教中获得明确的教学质量反馈指引,提高评教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是教师的主要诉求。  相似文献   

20.
一、排名分的含义由于受到知识面和评价能力的限制,以及评价态度甚至是感情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缺乏整体认识,无法正确地把握评价标准,难以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导致评教结果普遍偏高,数据过于集中、拉不开差距的现象。如果单纯依靠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