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同创新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针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理念,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通过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它不仅要求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也要求创新目标、组织、制度和环境等的协调与整合。为了鼓励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有关的法律、政策,为各方主体的紧密协作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创建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中介机构和各种公共服务平台,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出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流动、仪器设备共享等相关配套政策,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人财物保障。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技术创新模式,使教育和科技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从主体协同、资源协同等方面着手构建协同机制,促进高校、企业、政府等主体之间以及相关资源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确保产学研合作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具有促进互相发展、推进多方共赢的作用,如何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对提高产学研大合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整体设计,以L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分析该中心体系支撑机制、践行主体、实施载体等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总结出三条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细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明确各主体的优势、劣势,取长补短,充分整合各方主体资源,产学研合作中践行主体创新”“加大文化融合力度,实现实施载体的全方面开花和促进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集约型发展模式下,产学研合作还存在转型困难、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政府、高校、企业等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部门,要通过打造阳光政务平台、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等方式,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可通过协同创新提高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由于政府政策引导不力、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学校产学研合作平台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发展受到制约和影响。地方高校应采取产学研深度合作、校企共建、科技中介支撑等措施,借助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挖掘和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构建校企合作集成化服务云技术平台的必要性,基于云技术分层思想、协同创新理论、虚拟化云技术和分布式云存储等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将校企双方更多资源、更多专家聚集起来,建成以政府服务云为主导,以高校云和企业云为基础,具有资源共享、信息交互、智能协同、技术创新功能的校企合作集成化服务云技术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和技术实现的工作机制和流程。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和创造型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方式。当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存在教育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各方主体合作交流程度不高等问题。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需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教育理念,强化主体行动力;完善协同机制,提高育人水平;优化课程体系,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深化合作交流,营造协同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不足,借鉴模糊数学理论,结合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生态环境3个维度着手,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值,通过调研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构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以浙江省高校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优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提供指导与借鉴,促进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府是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发起者和主要推动力量.由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仅能更有效地使用资金和资源,还能大力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密切合作.美国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保障、科技政策引导、经济手段支持、中介平台服务等方面,这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高校不仅是一种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活动,而且是与学科发展、技术合作等方面紧密有关,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广泛合作,逐步建立高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机制,提高学生培养的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影响闽台旅游合作的障碍主要来自政治因素、闽台旅游互动失衡以及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三个方面。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的渐进发展、差异化的错位竞合、资源整合的系统开发等战略以及建设闽台旅游交通网络、构建闽台旅游营销协作体系、打造闽台旅游合作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与其他产业联合寻求合作空间、借“后奥运效应”大做旅游文章等路径来促进闽台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校合作"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模式探索,更是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县校合作"有利于国家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基层战略,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机制创新的迫切诉求"。县校合作"通过县级政府与学校的战略联合,基于市场适切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深度融合原则、强强协同原则、利益共赢原则,构建战略项目推动下的"县校合作"机制"。县校合作"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产学研合作从"校企点对点"、"专产面对面"到"县校体对体"思想理念的转变,是从学校人力资本输出,到专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再到县校协同机制创新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云计算、移动学习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开放大学的实际需求,界定了开放大学教学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学校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建设基于“云·端”服务的开放大学综合网络学习平台,并以福建开放大学为例,从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包括系统建设、教务工作、学习、考试等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阐述如何应用此平台促进开放大学教学信息化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陈茹云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6):83-88,100
介绍了福建省与台湾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数据,分析了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闽台两地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相似度非常高,但个别产业存在发展差异。福建省应利用两地之间的合作契机,借鉴学习台湾先进的管理经验、前沿的科研技术,促进两地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合作,实现海西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闽台动漫产业合作发展的不断加强,动漫产品制作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动漫题材的不断创新开发,极大促进了双方动漫产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提高了闽台动漫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推动了闽台动漫产业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为此,从社会公益性视野入手,分析闽台动漫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揭示了闽台动漫产业的社会效益,最后在公益性创新平台之上提出闽台动漫公益性策划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回顾安徽创新驱动发展历程,分析了安徽创新驱动发展基本情况:研发经费投入逐步加大,专利成果快速增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合同成交额逐步提高,每万元GDP能耗降低取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研发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健全,产学研合作各方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专利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匮乏,合芜蚌试验区的辐射效应有待放大。提出了解决对策:建立多元化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快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放大合芜蚌试验区龙头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不仅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会推动产业的重工业化、知识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高科技产业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完善高科技融资体制,吸引和培养人才等措施,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提高福建省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实绩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福建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起步晚,规模小,尚处于办学的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合作对象虽然呈现多元化特点,但优质资源缺乏;缺乏战略眼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层次偏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结构偏科严重;颁发的学历学位的认证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福建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合理定位、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办学特色,逐步建立福建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信息平台,以名校为龙头辐射其他高校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20.
福建区域品牌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区域品牌,有利于增强福建区域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福建集群中的一些龙头企业依托已有的名牌产品,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成为带动福建经济增长的有效"引擎"。但是在区域品牌创建过程中也存在着品牌意识薄弱,区域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区域品牌种类比较单一,层次较低等问题。为了实现福建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政府、协会、企业一体的区域品牌培育意识,完善竞争合作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品牌层次,促进区域品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