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瑛 《父母必读》2021,(2):88-90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童年清单》这本书,同时不禁有些后悔,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什么我没有在自己孩子处于书中那个年龄段的时候,及时发现这个"锦囊"呢?但当我细细品味这本书的教育内涵后,这一丝后悔又马上被庆幸替代,庆幸我其实可以把书中的很多指引用于今后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时刻,哪怕是在他们已为人父母之后.  相似文献   

2.
冬季的葬礼     
我不止一次暗自庆幸,那个饥饿的冬天降临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其实,我更应该庆幸的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从那个饥饿的冬天所带来的所有灾难当中,磕磕绊绊地活了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会在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里出生,这个世界就会非常不幸地缺少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便是命中注定,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死去了。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见到易扬的时候我八岁,妈妈的朋友带了孩子做客。那个孩子叫易扬,他当时十一岁。我记得他坐在我家窗前的摇椅上,身边是苏小优,我妹妹,才刚刚六岁就已经显示了长大后的  相似文献   

4.
爸爸的新鞋     
记得我13岁的时候,和所有的少年一样爱赶时髦。那个冬天,我在买了一双牛津鞋之后,才发现流行的却是路夫便鞋。那时的我虚荣地认为,如果没有一双路夫便鞋,那么我宁愿赤着脚度过这个冬天。  相似文献   

5.
冬天的葬礼     
我不止一次暗自庆幸,那个饥饿的冬天降临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其实,我更应该庆幸的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从那个饥饿的冬天所带来的所有灾难当中,磕磕绊绊地活了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会在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里出生,这个世界就会非常不幸地缺少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便命中注定,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死去了。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  相似文献   

6.
爸爸的新鞋     
记得我13岁的时候,和所有少年一样爱赶时髦。那个冬天,我在买了一双牛津鞋之后,才发现流行的却是路夫便鞋。那时的我虚荣地认为,如果没有一双路夫便鞋,那么我宁愿赤着脚度过这个冬天。于是,我找到当汽车修理  相似文献   

7.
麻雀与人生     
方刚 《语文学习》2010,(9):47-48
虽然我现在是一名社会学学者.但青少年时代的理想却是成为一名文学家。中学时代,我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一直坚定地努力.27岁那年出版了8本书。这个文学家的远大理想.我在将近30岁的时候才慢慢调整。写作《麻雀》一文时,正处于那个思考人生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8.
冬天似乎快要来了,衣服也在身上渐渐加厚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桂花还未落尽,香气也未远去,还有美好的时光留给我回味。 秋天,持一把剪子在桂花树旁小心地剪下桂花,轻轻地放进有纱布铺着的篮子的那个人是我的妈妈。妈妈说我是八月出生的,那个时候的桂花很香很甜。  相似文献   

9.
三点沧桑     
孩子VS成年总是喜欢在各色各样的文字里写下“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这样的话,我总把自己当成个孩子,看爱情剧时可以哭得稀里哗啦,在父母身边喜欢肆意撒娇,心情不好的时候“砰”的一声把自己关在房里,第二天出来又是喜笑颜开。因为我是个孩子,而孩子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可以被原谅的。那个时候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肆意地享受并且挥霍着这段快乐的时光。直到某一天,一个孩子看着我叫我阿姨的时候,我才忽然间惊觉自己早已越过了那个可被称为孩子的时代。姐姐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对我说:“我已经老啦,想想三我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我做了些什么,我时常坐在…  相似文献   

10.
鱼鹰 《成长》2006,(1):12-13
那时才10岁左右,那年暑假,我看了一些粗糙的录像片段,看到一个男人亲吻一个女人,将后伸进女人的内裤抚摸。那时我觉得这应该是男生女生之间的小游戏。于是有一次趁大人不在的时候,把小我一岁更不懂事的表妹叫过来一起玩这个游戏。我躺在床上亲吻了她的小嘴唇,她下我上。然后让她坐在我腿上摸了她的私处。那个时候没有兴奋感也没有羞耻感。只是单纯地模仿电视而已。现在过去了10年,记忆已经很模糊,但是之后我回想起那些场景时很羞愧。表妹似乎已经忘了这件事,可我每次看到她时都觉得尴尬。  相似文献   

11.
周宇宙,我终于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子了,而我多么庆幸,那时候,遇见了你。——摘自素素博客15岁那个夏天对于素素来说是黑色的,她的妈妈去了,那个和她几乎有着同一张脸的女人死于尿毒症。素素哭了一整个夏季。也是在那一年,素素考  相似文献   

12.
我与书     
我热爱阅读,从书中受益匪浅。阅读给我带来的深远影响,恐怕要等到多年以后才会逐渐显现出来。我一直在庆幸,自己已经能够体会到读书带给人的快乐与充实。初次接触书本,是在四五岁时  相似文献   

13.
今天最好     
我曾经有过许多灰暗的日子,事后庆幸自己终于摆脱了这些灰暗。许多年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步入灰暗的日子,并非步入灾难。摆脱这些日子,值得庆幸,但我在摆脱了灰暗的时候,也摆脱了日子。这时我才觉得可惜,然而晚了。我所说的灰暗日子,是指青少年时期的百无聊赖。  相似文献   

14.
“我很庆幸在走的时候没有哭。可是孩子们哭了,在接送我们的公交车开始启动时,我看见了窗外土木的脸,还有露露,他们都哭了。在公交车就要驶过大山的那一瞬,我猛然回头,看着那个在视野中渐渐消失的原始而美丽的村落,看着那个在青山中托起梦想与希望的白色建筑,我已忍不住自己的眼泪,让它尽情流滴。一周前列达这里时的所有疑问、胆怯与新奇,都已慢慢化作埋藏在心底里的永恒感动。”  相似文献   

15.
当我第一次踏进2013级高职邮储班的时候,我心怀庆幸和忐忑。庆幸我班的学生都是从各个班精挑细选,顺利通过面试才聚集而来的。忐忑自己依靠之前的班主任经验,还能否管理好这一代年轻人。而心理学知识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正是恰当地运用了心理学效应,才使自己的班级管理显得游刃有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爸爸的新鞋     
记得我13岁的时候,和所有少年一样爱赶时髦。那个冬天,我在买了一双牛津鞋之后,才发现流行的却是路夫便鞋。那时的我虚荣地认为,如果没有一双路夫便鞋,那么我宁愿赤着脚度过这个冬天。于是,我找到当汽车修理师的父亲。他的薪水很低,勉强够付房租和购买食品。当我提出要买一双路  相似文献   

17.
七岁之前,你总是陪着我,一看你,总得到你温暖的笑颜回应。 那个时候,你很爱我。 七岁之后,我有了妹妹,从此我日日惶恐会失去身边人的爱,从此我的心被自私与失落填满。  相似文献   

18.
少年时     
当我快满十四岁的时候,我的思想转向了神学。在以后的四年中,我先后摒弃了自由意志、永生和对上帝的信仰。在那个过程中,我相信自己是非常痛苦的,虽然在那个过程完成之后我发现那时的自己比处在怀疑中的自己快乐得多。当我反省的时候,我相信自己的不快乐来自寂寞的成分多于来自神学上的困扰,因为在整个四年中,我不曾与任何人谈及宗教,除了一个求知论者的家庭教师。他不久被打发走了,我猜想也许是因  相似文献   

19.
此生三爱     
王敏淑 《师道》2006,(4):1-1
我少年时候是典型的电视迷,从《铁臂阿童木》《霍元甲》《上海滩》《再向虎山行》《射雕英雄传》《万水千山总是情》到《西游记》《红楼梦》,这样一部一部看下来,自己都记不清曾经看过多少部电视剧了。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16岁那年的三月开始看的一部外国片子《边卡》,总共70集,每天晚上10点半开始放,那个时间正好是我下夜课回来的时间,一天一集地一直看到中考的前夜。同学里有因为考试前压力太大而疯的例子,所以那个时候能够那么自毁前程还坚持看电视的可能没有几个。我一直很庆幸我的爸爸妈妈能够那么的相信我,在以上大学为唯一出路的年…  相似文献   

20.
6岁之后15岁之前的整整9年,我一直没有见到过我的亲生妈妈。那个被邻居们骂成妖精的女人抛弃了爸爸,抛弃了我和爷爷,离开了这个家。她故意选了一个家里没人的时候收拾行李,然后带着大我一岁的姐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