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上海教育》2003,(7B):50-50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杨九俊 《宁夏教育》2006,(5):41-41,43
首先,“教教材”是以书为本的教学,它以教材为中,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这种教学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和“圣经”,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归根结底是对教材负责;而“用教材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是“凭借”,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实…  相似文献   

3.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再到用教材教,这是新课程实验中教师观念转变的标志之一.我在一线教学教研中,切身感受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教材不再是束缚教师教学的“圣经”,而是成为教师发展的课程资源基石之一,成就了展示教师智慧的平台.笔者以为只有用心做到“新”入人心、贴近生活、振奋人心,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科学课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来.大家在实践中对此作了较深入的考究,认为这个转变不仅是教材使用方式的变化,而是对教学目标重新认识的结果。有了这种认识,就不再把教材视为“圣经”,只是“见物不见人”了,我们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传统的“教教材”不过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霄壤之别。正是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向课外拓展延伸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我们在欣喜于这种变革的同时,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甚至脱离文本随意“拓展”。“用教材教”,重视拓展了,还需要“教教材”吗?本期的三篇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一些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尝试着用教材教。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它有利于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不能走向极端。我们认为,不能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截然对立起来,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本身就意味着得用教材,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只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工夫。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  相似文献   

8.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3,(39):23-23
<正>我经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育新理念,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认识。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是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将课本知识完整地进行教授,而"用教材教"则是按照课程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课本作为教学载体来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展开。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精准的掌握,同时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在完全掌握住教材所要传达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不睡觉的兔:现在的科学教学存在着非常大的误区。许多教师平时也许会按照教材来教,但是在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展示课上,往往是随意更改教材。于是.在我们的展示活动中,大家把处理教材、随意更改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时尚。我不否认教师有处理教材的权力,新的理念也是这样提倡的。但是我所不能认同的,是把教材  相似文献   

11.
石作美 《语文天地》2012,(24):12-13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梳理,全面讲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上的观点就是权威,就是真理。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素材,忠实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是学习的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载体,不能要求对教材知识全部掌握。教学  相似文献   

12.
范秀玲 《甘肃教育》2010,(15):63-63
一、教材中设计的插图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规律 初中化学教学重在基本概念的形成,但是,如果只强调抽象的概念,会使这一基本教学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大打折扣。因此教材在设计上辅以生动形象的彩图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若有效利用这一教材优势加以点拨、引导,对实现教学目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笔者以为,如何将教材中所获的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是“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课改中的教学怎样进行”?一个老师的理解,主要集中反映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上。 首先,体现在教学思想的转变上。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作“圣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任务完成的标志和评价师生的依据。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也是对人类文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005年《科学课》杂志评论员文章也曾多次论述这个问题。最近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时,还是有教师提出,有些树叶自己都不认识,怎么去教学生。我对她说,教材中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样本,你可以用学校附近比较有典型特征的叶子来教学,不必拘泥于教材。科学课教学中非常有必要结合本乡本土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6.
李蓉 《教育》2008,(12):57-57
透视当前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教师有必要理性地审视各种“用教材教”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是教师教学认知的重要变革。教教材意识影响根深蒂固,需要教师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淡化、消除、打破教教材的唯知性、被动性、局限性,注重用教材的目标宽泛度,强化用教材生成的领悟性,挖掘用教材训练的潜力性,这样才能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功夫,底蕴十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这既是摆在我们每位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也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近两年在参加国家级课题及“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实验、及我校初中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益尝试。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高中历史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四川教育》2006,(2):42-42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钻研教材是教师最不可或缺的教学基本功。通过钻研.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行为手段,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因此。我们提倡认真研究教材。只有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只有正确运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研究教材对教师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先解读教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用”的基础;另一是要将教材中所获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的灵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用教材教”,谈点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