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队报纸直接面对基层,它的主要读者群是基层官兵。应该说,军区军兵种报纸在贴近性上有先决优势,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常常偏重于搞好“三重大”  相似文献   

2.
军事新闻评论作为报纸宣传的“旗帜”和“灵魂”,备受媒体的重视。特别是在新闻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军事新闻评论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新闻评论的可读性直接关系媒体的影响力.决定着媒体在受众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新闻评论也成为媒体精心打造、重点经营的品牌。军区军兵种报作为军事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紧踏时代发展的鼓点.增强新闻评论的可读性和影响力.对提高报纸的指导性乃至促进军队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加强新闻的原创性、贴近性、可读性。之所以三“性”并提,是因为原创性不等于贴近性,贴近性不等于可读性。要做到新闻原创性、贴近性、可读性的统一,就必须要从群众视角做新闻。所谓视角,就是观察事物、看待问题的角度。用群众视角做新闻,就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新闻。就是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用群众的评价、群众的感受,作为新闻的灵魂,用发生在群众中的感人肺腑的事例作为新闻的主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新闻,真正把新闻做成有血有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城市电台来说,要吸引听众.就必须在做好“三贴近”这篇文章上下功夫。城市电台作为基层的新闻媒体.在与听众的贴近性上具有时空上的天然优势.而要真正发挥这种优势.笔者认为应根据听众的需要,着力在为听众服务上下功夫,要用扎扎实实的服务来体现贴近性。  相似文献   

5.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具备两个因素:内容和主题要“硬”,以突出思想性和指导性.提升新闻的品位和价值:表现手法上要“软”。以突出贴近性、通俗性、趣味性,增强新闻的美感和可读性。“硬”中有“软”,是新闻精彩耐看的主要元素。如何让硬新闻“软些、再软些”,寻求新闻的贴近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已成为现今新闻人的共识。“软化”新闻,应抓住这样几个环节:视角平民化、题材情趣化、叙事通俗化。  相似文献   

6.
许厚今 《新闻世界》2004,(12):38-39
江泽民新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新闻“贴近性”思想,深刻而具体。学习实践江泽民新闻“贴近性”思想,对于当前遵循“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密切新闻舆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金萍 《新闻窗》2012,(5):15-15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采访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金涛 《新闻前哨》2007,(9):38-39
让社会新闻报道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亮点,是党报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贴近性,提高可读性,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作为主流大报的党报,开始尝试以“三贴近”的积极姿态应对市场——通过增强自身吸引力、亲和力和贴近性,与寻常百姓近距离接触。许多党报通过介入社会生活的报道,扩大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党报如何经营好社会新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3年11月5日,第八届“解放军报奖学金”颁奖大会在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举行。自1995年开展“解放军报奖学金”评选活动以来,获奖学员中有的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获奖的经验,笔采访了本届的部分获奖学员。  相似文献   

10.
作为地方性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在“三贴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读者之间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贴近性是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地市党报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在“三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中,唱响主旋律,通过不断创新,打好主动仗,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让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把看来与普通市民没有直接关系的重大新闻题材,写成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的、具有贴近性的热点新闻报道?我认为须把握两点:一是“硬”题材从“软”处着手报道;二是大题材从“小”处切入采写。  相似文献   

12.
顾相林 《青年记者》2007,(14):121-121
电视新闻宣传在媒体竞争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形声并茂,快速高效。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固有的优势也在弱化。笔者认为,电视必须正确处理好动态消息与深度报道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新”与“深”的关系,才能不断拉长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走转改”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是落实“三贴近”要求.是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作为新闻记者应该通过这一活动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传达人民心声,服务人民,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14.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三农”报道成为近几年来媒体宣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综观众多的“三农”报道,在表现手法上和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话套话多、贴近性差等问题。笔者以为。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使之更多地体现出“农味”.这是搞好涉农报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党报在新闻改革中如何去争取更多的受众,增强新闻贴近性、可读性至关重要。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社会新闻贴近性、可读性的重要特征,使之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重要亮点,已时不我待。那么,如何让地方党报的社会新闻出“彩”呢?  相似文献   

17.
顾相林 《青年记者》2007,(14):121-121
电视新闻宣传在媒体竞争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形声并茂,快速高效。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固有的优势也在弱化。笔者认为,电视必须正确处理好动态消息与深度报道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新”与“深”的关系,才能不断拉长竞争优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内部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是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是新闻自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时间观念上来说,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有“先”“后”之分;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又有“外”“内”之分。这里的“先”“后”、“外”“内”只是相对而言的。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使内部新闻自由有了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广播媒体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进行了集中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视角报道经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洪 《记者摇篮》2005,(7):14-14,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已经与“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经济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中蕴含着经济.这是我们记者在采写经济报道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新课题。也就是说,记者在搞经济报道的时候,既要从纯经济的视角人手.还可以从文化的视角人手,进而在“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现象的交叉点上发现新闻,挖掘新闻,报道新闻。从文化的视角去认识经济规律,去报道经济现象,实现“经济现象”和“文化视角”在新闻上的联姻,就会使经济报道的贴近性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与感染力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