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我两次听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上课,收益颇多。这两堂课,孙老师都很重视学生质疑,在引导释疑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一个“扫描”,供老师们学习借鉴。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回到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  相似文献   

2.
现在,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学生做”的教学模式,如果一下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学自悟,就觉得学生茫茫不知所措:或无问所提,或问无边际。而老师自己也会觉得课堂教学难以把握:学生问得多,但不切要点;解决了问题但不着重点。过去的“满堂灌”又变成了“满堂散”: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预期的目的达不到,教学任务完不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老师最擅长于“整治”那些令许多老师头疼的学生,她最令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头疼。一天,一位几乎每科作业都不做的学生小A被王老师请进了办公室。一进门,王老师就问:“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知识。”A不假思索地说。“你不交作业的原因是什么?”王老师问。“我不会做。”A说。“所有的题都不会做?”王老师问。“是的。”A回答。“既然如此,那就说明我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你能指出老师在讲课中存在哪些缺点吗?我将非常感激你的指教,并保证立即予以改正。”王老师态度和蔼地说。A赶紧回答:“不是你讲得不好,而是我上…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中学的六年寒窗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真的是一片苦海,学得苦不堪言,但也有一些同学学习非常轻松,且效果显著,问其原因,主要是“兴趣”二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学习主动性就越高,学习成绩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教学实践,感触最深的便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届不如一届,这大概和现当地老师办的“小饭桌”、“辅导班”不无关系。现在有很多家长把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寄托在老师的家里,教师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家庭教师。学生一有疑难问题,一问教师答案立现,用不着学生自己思考,教师会直接给他答案。学生读书读得像个少爷,好像读书的目的只要知道答案就可以了。南于长时间的不善于思考,不善于自己单独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无从谈起,思维的惰性渐渐养成了。不少在小学里学习顶尖的学生,一到初中,由于课程增多,  相似文献   

6.
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哀叹:“唉!我这脑袋,榆木疙瘩一块,天生不是学习的材料,怎么用功都白扯!”“让我干啥都行,就是别提学习,一提学习我脑袋就大!”……常常有学生问我:“老师,像我们这样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还有学习好的可能吗?”“老师,学习有没有什么窍门...  相似文献   

7.
张帆不重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经别人介绍,家长请了一位辅导教师。这位老师一见张帆,就领教了他的“与众不同”。老师问:“成绩如何?”  相似文献   

8.
旷玉萍 《云南教育》2002,(31):48-48
在目前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还不习惯于听学生“讲”,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和问,面对学生的问和答则不够重视,使之流于形式,这对教学实在不利。一方面失去了最佳教学时机,另一方面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得不喜欢“张嘴巴”。我认为教师重视学生的“问”和“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讲”。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观念,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话不再是圣旨,教师与学生是学习中的合作者。教师就像“牧羊人”,学生就像“羊”,“牧羊人”要给“羊”找…  相似文献   

9.
罗文辉 《广西教育》2005,(7A):95-95
当学生的,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老师求教,最担心老师不假思索地反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学生一听心都凉了,以后哪里还有胆量向老师求教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既有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冲的力量是的,当物理老师讲完惯性原理时,突然有个学生问到“老师,假如地球停止转动,哪会是怎样的结果?”老师说“问的不符合实际,没价值!”当数学老师讲完正数时,学生问:老师比没有还要少或小的东西有吗?”老师说“可能没有!”政治老师讲股票、保险时,学生问“老师,股票为何不能保险呢?”老师岔开话题而言它等等,这种好奇、质疑、探究、创新的意念就被许多教师给抹杀了。  相似文献   

11.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12.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老师急中生智,把答案给改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  相似文献   

13.
一、顺水推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学生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或需求 ,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学情”的教学价值 ,顺着他们的思路 ,顺水推舟 ,让他们自由发挥 ,有时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 ,学生非常踊跃。一位被选中演黄牛伯伯的学生天真地问老师 :“我可不可以去吃草?”老师亲切地回答说 :“可以 ,你就去吃吧。”学生就乐滋滋地去“吃草”了。他的生动表演 ,赢得了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在接下来的一组表演中 ,一位学生问老师 :“表演的时候 ,可不可以不照…  相似文献   

14.
一张心声     
《广西教育》2013,(20):66-66
今天下课经过隔壁班教室,看到任课老师还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习题,而后排好几个同学已经趴在桌子上了。其他同学有的在搞小动作,有的在讲话,根本没有几个专心听课。我想:这样的课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吗?我们学校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问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老师是谁。我记得有一位教学成绩挺好的老师被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老师”,我很好奇,就偷偷问学生为什么。学生说:“她经常拖堂。”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拖堂过。作为老师,敬业精神值得学习,但也不能随意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老师用心良苦,可是学生并不会因此感激,反而会因此心生厌烦。我想:老师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学生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桂林市荔浦县杜莫镇初级中学陆显香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为了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综合概括思维水平的发展.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向“学生讲老师听”“学生问老师答”的新模式过渡。这就需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不懂问老师,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问问题时,说不出所问题目的题意,更谈不上把题目原原本本地复述一次。这反映了学生问问题之前根本未能做到反复认真地审阅题目,连题意都未审清就去问老师:“这道题怎样解?”过去,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越俎代庖地“帮”学生重新审题。奇怪!题意审清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琢磨,相当一部分问问题的学生,原因出自于没有认真审题。但我越“帮”学生审题,完全依赖老师“帮”审题的现象越严重。我感到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最近,我向学生宣布:“不准带书本来问问题!”凡来问问题的学生首先必须把题意说给老师听,然后老师再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爱     
《学习之友》2006,(9):13-13
在小学校的一问教室里,有几名学生。一个学生天真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是爱?”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听课 ,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问题 ,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 :“老师……”老师朝这位学生瞥了一眼 ,随即用手势示意他坐下 ,并且不高兴地说 :“别插嘴 ,老师问到你再说。”看着这天真的孩子很不情愿地坐下和那满脸失望的表情 ,我感到十分婉惜。大家都知道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使学生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让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问到你再说” ,换言之 ,就是“老师没问你就不要说” ,这就把学生撵到从属的地位上去了。多少年来 ,…  相似文献   

20.
纪实文章《“我以性命担保你行”》,讲的是一个丧失了学习信心的女孩,到美国读书,在美国的学校里取得了惊人成绩的故事。其原因,是美国老师“以性命担保她行”。读罢全文,感触良深。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且也是学生人格、个性的塑造者。学生的成长,直接依赖于教师的关心、理解、鼓励、宽容、肯定和支持。因此,教师绝不能随意否定学生,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生小A,书法较差。一次,小A送了我一张贺卡:“祝老师生日快乐!”我一看,字写得不错,马上问:“这是你写的?”他点点头。我赞赏地说:“真不错!就这样写,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