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语用教育,以“语用素养”为本,以“语用技能”为要,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培养语用意识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用”字.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将童年生活的状态及经验同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相结合;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准确把握年段特点,尊重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解读的同时,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语用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去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找准“语用”点,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指向和基本立足点,让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语言文字素养。注重实实在在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以语用技能为要,以语用素养为本,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语用能力目标,由语用基本能力、语用思维能力和语用审美能力构成;二是语用素养目标,由语文知识素养、实用文章素养、文学艺术素养、语言文化素养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何为语言文字运用?广义的“语用”是指在学习和生活等情境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运用语言文字经验来处理问题、解决现实矛盾;狭义的“语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阶段,包括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显然,以语用作为起点,是语文教学脚踏实地的根本。落实语用,强化语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扎实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语文改革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就是"语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语文本体的回归。"语用"简单说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新版的课标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定位为语文性质。因此,不少老师在课堂中实践"语用",往往聚焦在小练笔上,也就是机械的读写训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狭隘的"语用"观。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能为语用而语用。这引发了我对语用之"度"、语用之"效"的思考。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语用",再进行自我加工与创造,做到真正自己的"语用"才叫有效的语用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展示出语文学科"语用"教学的特点与魅力。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运用语言文字技能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的“练”而“训”,学生依教师的“训”而“练”,二者缺一不可。在一篇文章里,“训”什么,“练”什么,怎样“训”,怎样“练”,下面就以《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为例,谈谈怎样抓住各段特点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扎实、充分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中,真正做到自读课衔接教读课,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而迁移到课外阅读中至关重要。构建大单元学习任务群,以单元教学语用点、单篇教学语用点和语文要素为衔接点,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开展充分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实现自读课衔接教读课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不是人文教学,而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的语用教学。从语言文字运用上看,小学语文侧重语言训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的课文为例,文章从朗读、答疑、解析、模仿、训练五个方面来谈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回归本位的语用教学。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在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中获得提升的。语文学科要重视综合性语用的情境设计,如“虚拟采访情境,训练采访设计”“再造评价情境,训练诗话写作”等。鼓励学生在综合情境中开展文本阅读,并积极尝试“语用”实践,夯实学生的“语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此,语文教学应该积极搭建语用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进行扎实而灵动的语用训练。但综观当下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所设置的语用训练存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问题,致使学生接受着消极的语用训练。为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言语表达,教学要激活学生语言思维因子,以唤醒的方式重新激活学生的认知动力,变消极语用为  相似文献   

11.
杨艳丽 《甘肃教育》2020,(5):163-163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语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论述了通过聚焦“语用”训练,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提高“语用”训练的准确性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求异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表达词汇,使学生可以灵活利用词语。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育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纵观当下阅读教学,教师充分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各种语用练习也逐渐落向实处。但细细考量,却又不难发现这些语用策略在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误区,从而制约了语用训练的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4.
强化语用训练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一个鲜明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读懂新教材,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中进行语用训练,在对比阅读中进行语用训练,在创设情境中进行语用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例谈浙江象山县教科所唐懋龙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具有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言语交际技能,即“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前,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已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对言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尚未引起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用型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教学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以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咬文嚼字,夯实语用基础;深入研读,学会谋篇布局;读写并行,实现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17.
“语用能力”即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更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如何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如何完成这一“独当之任”,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举三反一”进行语用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举三反一”的“一”指的是地道规范的言语范式,“三”是围绕“一”进行的多项读写训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运用掌握“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这种提法就明确了小学语文必须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解决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要把语用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实现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关键还是要正确地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点。接下来,就平时在教学中落实"语用"的一点心得和大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训练技能及其功能训练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练习、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某种能力,形成某种技能的一类教学行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能力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又说:“语言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就是要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训练技…  相似文献   

20.
易进 《小学语文》2009,(6):16-18
“训练”从字面上讲是教导与练习,或者说有指导地反复、多次操作和学习。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能力。作为母语课程,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本族语言文字,包括常用的字词、句式、篇章结构、表达方式、标点符号等,并根据需要恰当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昕、说、读、写。为此,语文教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