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访谈类节目的日益兴盛,节目主持人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优美而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不仅能提升节目的档次,也能对观众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主持人语言中文化修养的具体体现,并对如何实现主持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本族语言的词汇里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地理环境等对语言意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语的附加意义和情感色彩上。对于英语新闻学习者来说,与本族文化内涵相似的词汇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却容易忽视那些具有与本民族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因此,必须重视中西方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本族语言的词汇里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地理环境等对语言意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语的附加意义和情感色彩上。对于英语新闻学习者来说,与本族文化内涵相似的词汇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却容易忽视那些具有与本民族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因此,必须重视中西方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化内涵是语言的核质,从群众角度来说,语言的文化内涵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显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面貌;具体到个人,语言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格、气质、修养、能力,以及由此所显示出的个体的社会地位、教育状况、交际意图等。对于节目主持语言来说,文化内涵则表现为特定的话题以及与此话题相关的各种文化因素。对于“文化内涵”概念的运用,广播电视界存在一种模糊认识,笼统地认为语言只要具有文化内涵便能够立刻“丰富”起来,而对文化内涵具体指什么,却不甚了了,对于如何才能使节目主持语言具有深厚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和凌娜 《大观周刊》2012,(16):154-15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它同时也体现了民族传统习俗特色。这些文化上所形成的差异同时又对英、汉这两种语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英、汉这两种语言同样也在传统习俗、文化背景以及词汇内涵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日益繁荣使得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所产生的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浸入让外来语的出现越来越显著,外来语现在已经是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英汉外来语在彼此的文化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外来语就像是一面折射相异文化和时代生活的镜子,丰富了中西方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内涵,促进了不同民族及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项凡 《大观周刊》2012,(25):23-2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文电影源于生活,是生活场紧的再观,其语言生动、真实、富于变化,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是攫高英话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解读民生新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小易 《视听界》2004,(1):19-22
本文通过全面阐述民生新闻的生成语境、意义、内涵和传播特征等,揭示了新闻平民化这一传播理念。该类新闻已经基本上寻求到了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主流政治与受众收视欲望之间融合的那个点,从而使该类新闻显露出了不同于西方“软新闻”的内涵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国家加紧向全世界推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文化安全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中文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语言生态现状如何?在当今中国,英语已经进入各大中小学课堂,有研究表明中国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  相似文献   

10.
张东 《新闻采编》2006,(5):20-21
语言文明是语言文化中积极、健康、进步的成份,在语言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加强语言文明建设对提高国民素质,抵御腐朽思想、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和思想分析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语言文字以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语言文明建设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  相似文献   

11.
刘晓宏 《兰台世界》2011,(11):47-48
本文从云纹艺术起源以及装饰特点等方面对汉代时期扬州漆器云纹艺术进行分析,阐释了云纹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社会制度的变化及其充满浪漫激情又不失威风的装饰形式,从而对新时代扬州漆器装饰风格和艺术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云纹艺术起源以及装饰特点等方面对汉代时期扬州漆器云纹艺术进行分析,阐释了云纹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社会制度的变化及其充满浪漫激情又不失威风的装饰形式,从而对新时代扬州漆器装饰风格和艺术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文字文化之后出现的视觉文化,以其突出的媒介特性对整个文化的特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视觉文化是一种创造性文化,用视觉语言传递信息,内涵丰富,促人浮想联翩,较之文字语言有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它具有运用视觉意象操作而利于发挥视觉想象作用的灵活性,而视觉想象正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原动力,这一功能体现了视觉文化对创新思维之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菲 《大观周刊》2011,(29):83-84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其理论核心就是语言决定思维、文化.本文通过介绍该假说的形成过程,解析假说中的文化观,从语言的语义、语用以及语言交际风格等多方面揭示了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指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则表观为语言差异。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赵阳 《声屏世界》2011,(2):34-35
语言的根本属性是人文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决定语言性质和属性的核心要素是语言所折射出的人的存在状况、精神、修养、品位、境界等。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它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传承着文化的传统,折射着文化的水准,拓展着文化的空间,昭示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语言总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具有最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所谓文化负载词汇,是指在一定的语言背景下承载了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在编辑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这些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就不能理解它们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从而可能给编辑工作带来困难。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负载词汇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文化差异,以期能对编辑在遇到类似词汇时进行理解和处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档案修缮制度和档案销毁制度都发展得十分成熟,这除了当时的经济、文化原因外,还受到了之前社会制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在网络环境中的一种变体,以其形式新颖、形象简洁、传播迅速、时尚流行之特点而倍受网民喜爱。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网络流行语也毫无例外地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折射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从近10年的情况来看,网络流行语具有丰富的语用意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了东西方不同的语言体系、社会制度、生活体律等等,而当我们用“新闻眼”来看东西文化时,会发现东西文化的差异一样在东西方的新闻报道中起着相当的作用。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系列新闻传播媒体诞生后,在东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处处体现着两种不同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上梁是土木修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也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上梁民俗有着自身的一套表意系统。从符号学意义来看,上梁民俗符号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系统。上梁民俗符号系统在表意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娱乐性的文化特征,使上梁文化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