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确定了方向和基调。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也随之正式肩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基础教育的改革开始向教育的核心层面——课程挺进。  相似文献   

2.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不断推行教育改革。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办学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培养有理想、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基础教育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都不能“滑坡”。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基础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良机,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发展基础教育当作“根本大计”中的头等大事,切实抓好,不能松懈。 基于这样的认识,1993年地市合并以后,我们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结合邯郸市的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出台了《邯郸市教育事业七年发展规划》,修订了《邯郸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对我市今后基础教育发展作了规范化要求。其中主要指标包括:到1997年市区、县、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素质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1993年,国家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涌现出各种素质教育模式和成功的基础教育范例.成为广大中小学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6.
广角镜     
1993年是我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绘制了蓝图,成为推动我国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使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1993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我国已在90%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全面启动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基础…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5周年。《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在教育方面颁布的第一个法规。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托起综合国力的基石。我们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素质,从而需要坚实的基础教育。而现在,我们又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非常关键的时期,到2000年,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教育,既要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又要着眼于21世纪,为最终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打好国民素质的基础,其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要完成这  相似文献   

9.
2001年,泰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教育纲要》和《第八个全国教育发展规划》,由此启动了泰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新确定了国家的基础教育方针政策与目标,规定了不同学段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管理体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苏州、深圳、成都等地纷纷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地方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区域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到本世纪末“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提出了要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的伟大构想.为使我区教育工作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及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在1993年1月2日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如何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发展教育的伟大部署,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发展教育的关系,如何搞好我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真正在行动上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抓好教育,使我区的教育工作跨上新的台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专递     
〔编者按〕今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任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给学校和教师的学习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本刊本期摘辑了一组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访谈稿,希望能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更好地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实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李玉艳 《山东教育》2004,(21):85-8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试行国家、地方、学校各级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大事。这种变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并把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却是1993年以后的事情。1993年我国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此,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亮出的发展教育的一面大旗,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也成了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次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法律体系中。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摆上了重要日程,并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刚要》颁布实施两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强调“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洗泼地发展”。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了应试的机器,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基础教育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它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们这一代中、青年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具有比较广播的知识,在化修养上逐渐达到较高的水平,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以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目的,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笔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中起着奠基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小学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推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管理体制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法》和最近《教育改革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纲要》的颁布施行,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小学基础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小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和蔓延,正在影响、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9.
师白 《云南教育》2005,(5):15-17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使基础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好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意义。因为课程改革直接承载着教育培养的目标,直接体现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反映国家所集中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相似文献   

20.
9月份开始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颁布施行的一部重要法律。新《义务教育法》把维护教育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法基本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