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是汪曾祺小说语言观对传统的小说语言工具论的突破。“小说语言是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小说语言就是小说语言”,从口头语言、一般书面语言、一般文学语言的各个角度,分辨出小说语言的个性特征。“小说语言是在语言运用中实现的”,凸现了汪曾祺小说语言观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毕文健 《文教资料》2008,(28):200-204
笔者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研究历程进行描摹,从"文体之新、风格之美、文化之厚、意义之深"四个纬度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从中发现汪曾祺小说创作研究在"地域方言与文学语言的转换、审美拓展与文学成就的非对应性、小说中蕴含的地域性文化以及汪曾祺的创作对中青年作家的影响"等方面尚存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对汪曾祺小说语言的研究是汪曾祺研究的重要方面,2000年以来,汪曾祺小说语言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梳理:(1)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其文学语言的意义、价值的定位;(2)小说语言观及继承资源的研究;(3)小说语言功能和总体特征的研究;(4)小说语言某一方面风格、特点的研究。汪曾祺小说语言研究不断深化、泛化,但同时存在同质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深刻地影响了汪曾祺。早在1938年,汪曾祺便阅读了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等短篇小说,并自觉不自觉地把他的短篇小说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从主旨来看,汪曾祺受屠格涅对人富有同情与悲悯的情感影响,在作品中注重对人性美的开掘;从文体来看,汪曾祺受屠格涅夫简洁精练的短篇小说文体影响;从文学语言来看,汪曾祺更是明显受到屠格涅夫作品语言精炼化和诗化特征的影响。在屠格涅夫影响的背后,隐含了跨文化传播的某些内在规律。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特质,这为其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汪曾祺深刻理解外来短篇小说的内在精神,并以此激活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创作出了具有鲜明风格的短篇小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是个语言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很重视语言,他像“揉面”一样把作品“反复抟弄”,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可以说他把白话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汪曾祺的作品语言简约、生动、传神.既有生活语言的清新、自然、鲜活,又有文学语言的绘画美和音乐美,韵味悠长,美不胜收。本文拟从他语言的口语化、文言与口语的结合、含蓄等几方面对其语言特色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日常语言与生活形式同构,日常语言生成于生活形式之中,生活形式在日常语言中呈现。文学语言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秩序建构。汪曾祺的“写话”语言表达其对民间生活世界的秩序想象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对文学语言有着独到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语言做为文学的本体,二是强调作家以“修辞立其诚”为起点的个性特征,三是主张小说语言必须贴近人物,四是重视作家的语言修炼。  相似文献   

8.
王蒙和汪曾祺都是文革结束以后重返文坛的归来者,他们在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在深层次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文章从身份定位、艺术探索、小说情韵和文学语言等角度对这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评析,期望深化对二位新时期重要小说家的小说研究。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作为一位从40年代走过来的老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语言论转向"背景下,表现出极强语言自觉性.他提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深刻命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丈学语言观.汪曾祺的语言观有着较深广的中西方文化渊源,探析这个源流,才能更深入的透视老作家文学语言观的深刻内涵,从而真正敞开其作品语言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姜惠 《学语文》2014,(1):47-48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对文学语言有独到的见解和精妙的阐述。他尤其重视创作实践中对语言的应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集中代表了他的语言主张,尤其是主张语言的内容性。他的小说清新淡雅、含蓄蕴藉,同时又充满民俗风情,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他的代表作《受戒》中的语象堪称小说灵魂之所在,去掉语象这篇小说也就失去了一切。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将传统文化、民间文化融合于现代汉语写作中,作品的语言极具特色,尤其在文言与白话的融合方面达到了自然浑融之境。他的语言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展现了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追求,实现了对语言工具性的超越。标志着现代文人在文学传统上的继承、复兴与成熟。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其人其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是一个"异秉".第一是他生世、性格的"异秉",和"水"的关系密切;第二是他小说观念的"异秉","小说是回忆";第三是他把语言推到极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他的"高邮故事"集中体现了他小说的"异秉",寄托其"与众不同"的美学情感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小说语言既体现出人物和其表达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又把这种关系表现得诗意盎然,从而产生了"返回民间生活"和"为生活语言去蔽"两种功能,实现了汉语现代化的审美理想。在汉语现代化的过程中,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接续了古代汉语以"天工"为宗的美学传统,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一种富有自然美和意蕴美的语言形态。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自20世纪80年代初再次登上文坛,就以其小说淡雅平和的独特风格引起文坛的瞩目。作者受传统文化熏陶,其小说中蕴含着中国文人画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精神,其代表作《受戒》便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简约、淡雅和玄远之风。汪曾祺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的呈现,是对中国传统文脉的继承,亦是对民族精神复兴的守望。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是一位文体学家,他的小说创作以最峻洁的体式表现最深远的意蕴,在语言的实践上,取得非凡的成就,其主要风格是清新明净的。而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可以发现他的小说在清晰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朦胧模糊的特质。文章通过时间的隐现、焦点的虚实、语言的焦虑三个方面,论述这种"模糊"状态的主要表现、成因,还有汪曾祺相应的处理方式,以更好地研究汪曾祺写作的文体操练过程及内部运行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在当时文化语境中的初衷,是反对"文艺载道"等要求和标准。先锋派所体现出来的核心艺术精神应该是反抗和否定,而文学史对于"先锋"文学的界定则比较混乱。汪曾祺被"先锋"作家们尊为"源头",但二者之间的归宿又迥然不同。广义的"先锋文学"被认为是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当代文学史上的"先锋文学"是针对当时的中国经验而言的,而汪曾祺的小说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它们在产生的当时就产生了文学史的意义。而随着时光推移,它们依然独特,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汪曾祺和受他启发的"先锋"作家们有着真正的区别,这些区别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先锋文学"。  相似文献   

17.
王艮、王栋、王襞所写诗歌在宣传泰州学派思想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三王”的生活环境、家教渊源、文学素养以及对诗歌作用的认识不同,其诗歌内容与诗歌风格也有差异。总体上看.王艮、王栋、王襞就诗歌创作水平来说,一个高于一个,而就诗歌创作理论而言,则各有千秋。王艮从轻重角度提出了先德行而后文艺的原则,王栋则从缓急角度强调了王艮的观点,两人都把诗歌的道德性与教育性视为诗歌创作的首要要求。王襞的不少诗虽然也进行了理论的揭示,但他的诗以抒发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豪情壮志为主.因而在诗歌的内容与写作方法方面与王艮、王栋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的文笔大多闲淡而雅致,“闲”与“雅”是其美文的两只“文眼”。他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大多以闲散之心体悟自然生命之妙趣,以雅致之文书写人世生活之美与真。其文字呈现出了汪曾祺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与创作态度,及其对文学美感教育功能的重视。在这样一个注重“轻阅读”和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阅读汪曾祺的美文,将使读者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愉悦与抚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