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游戏也称社会性游戏,是一种幼儿自己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最高形式的游戏。角色游戏的内容是社会性的,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艾里康宁在研究角色游戏时认为,角色游戏是成人生活的复演,其规律是从再造成人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因此,角色游戏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养成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还有助于使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性、创造性及想象力,为幼儿全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2.
唐雅妮 《家教世界》2013,(8X):40-40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幼儿喜欢游戏也需要游戏,游戏最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游戏能够帮助儿童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情绪。成人应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儿童自由选择游戏类型,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游戏,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并自由开展游戏。作为成人,不应过多干预儿童的游戏,在儿童游戏中,成人应扮演指导者,在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潘晓丹 《成长》2020,(4):171-17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户外混龄游戏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宽广的活动环境、更丰富的活动内容、更多的活动对象,而幼儿的自主性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以释放和发展。以塘幼户外游戏为契机,我们主要以中大班混龄游戏为主。合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打造户外游戏的乐园,打破传统,放手游戏,跟进观察,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获得多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时期是孩子身体、智能以及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乃至成人的许多能力与儿童时期游戏的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游戏与成人娱乐的区别在  相似文献   

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出:“尽管没有成人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教师支持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正是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如何追随与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呢?在对幼儿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可按游戏开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支持。游戏前的支持,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制订游戏规则和讨论游戏玩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原因及理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由游戏的本质决定的。但作为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游戏长期以来却一直在成人的视域里若即若离。“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成人对儿童的告诫,课上完成之后被允许游戏。又成了成人对幼儿的褒奖。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还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儿童不能只是为将来活着,他们也为现在生活,他们应当充分享用儿童期的生活,拥有快乐的童年。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31…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自己构思、创造开展的游戏,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游戏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讲到的'尽管没有成人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成人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观照幼儿的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8.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更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幼儿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9.
练慧璟 《考试周刊》2011,(41):232-233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儿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为走向成人生活做准备。因此,游戏对儿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中提到:"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小孩子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是儿童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针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特点,试图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提供、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以及教师的介入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通过研究与探讨使得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幼儿游戏是幼儿园里非常基本的活动。只有加强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才能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指导。有效的观察是对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的前提,对幼儿自主游戏观察与指导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游戏在促进幼儿身体,个性和智力发展等方面具有独功效,儿童不是因为年幼而游戏,是因为需要而游戏,幼儿为独立的人,是有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性和生活方式的人。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础,让游戏来伴着孩子成长,这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利用游戏,幼儿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下模仿性地、创造性地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满足幼儿成长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利用游戏,我们还可以对幼儿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有特色的游戏,由于这种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带有明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是幼儿早期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改进游戏的指导方法,满足幼儿的正当愿望   1.角色游戏是沟通幼儿和成人世界的桥梁。现在的独生子女与同伴交际的机会较少,合作、依从能力较差,而开展角色游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好办法。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学习爸爸妈妈关心、了解孩子的生活起居。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模仿成人尊老爱幼、尽职尽责,这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幼儿成年后处理人际关系是…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指出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然而,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游戏活动,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游戏活动。陈鹤琴曾说:“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这指出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影响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积极创设一种自然、宽松、便于幼儿相互交往的空间,来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我们以自主游戏场所--“嘟嘟城”为载体,在中大班开展了混龄自主游戏,旨在通过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影响,来学会关心他人、轮流合作、分享快乐等社会行为,从而促进异龄幼儿间的互动交往。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儿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为走向成人生活作出准备。因此,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从3岁儿童的游戏特征谈起许多研究表明,孩子10个月时已出现做游戏的萌芽;两岁儿重则已拥有游戏的能力;3岁儿童由于步入人生“第一反抗期”而使他们的游戏能力及游戏性质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正确把握3岁后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律,是幼儿教育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说来,在3岁以前,幼儿的游戏很少是有组  相似文献   

17.
黄芳 《成才之路》2010,(32):75-75
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我国学者把幼儿自己创造的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角色游戏。3岁~6岁的幼儿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幼儿拥有绝对自主权,  相似文献   

18.
在儿童时期,游戏教学一直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因其教学的特点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心理,所以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活动中,自主游戏成为对幼儿最具吸引力的活动,也成为教师培养幼儿发展的主要教育形式。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对幼儿形成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可以为教师有效开展幼儿教学提供一些支撑,由此可见,自主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对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幼儿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及不足,为幼儿游戏教学的实施提供一些建议措施,以期实现幼儿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研究幼儿游戏是幼教工作者一项首要和必不可少的任务。我们研究小组在三个年龄班实验、观察、整理了二十多个民间游戏,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体会。 一、为什么要研究民间游戏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研究游戏理论,是从有关游戏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原理出发的。游戏首先制约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制约于儿童对  相似文献   

20.
王月霞 《教育导刊》2006,(10):23-25
观察可以使你了解幼儿的游戏、幼儿的表现以及游戏存在的问题,对幼儿游戏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宜本班幼儿的游戏目标并加以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而教师应是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不是游戏的包办者、替代者;但这也决不是说就可以“放羊式”地管理幼儿游戏。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来,我们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从观察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信息,使幼儿的角色游戏得以顺利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儿童的认识首先是由观察构成的,教师必须善于在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