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初期病死率较高,而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选择正确的再灌注策略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急诊直接冠脉介入(PCI)治疗可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从而使死亡率、再梗死率下降,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1]。本文对150例AMI患者急诊PCI治疗结果进行了描述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9~2006·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对150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均符合急诊PCI适应证。其中男109例,女41例。年龄30~84岁,平均62·6±7·9岁。体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我院1998.3~2004.4月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资料,对90例65岁以上老年AMI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73例65岁以下AMI患者进行对比,旨在探讨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我院1998.3~2004.4月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资料,对90例65岁以上老年AMI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73例65岁以下AMI患者进行对比,旨在探讨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78例≥60岁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接受急诊PCI治疗.35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近期效果.结果:溶栓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为68.5%,直接PcI组IRA再通率为97.6%;6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组为(40.5±5.8)%.直接PCI组为(51.6±6.5)%.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和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溶栓组明显高于直接PcI组.溶栓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d,PCI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d.结论:对老年AMI患者,急诊PCI治疗更能尽快、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室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近年在我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因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衰,死亡率较高.我科所开的AMI经静脉急诊溶栓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001~2004年治疗15例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费小杰 《考试周刊》2012,(56):193-193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起病6h内使用静脉溶栓疗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使坏死范围缩小。在临床上已得到印证,并已广泛地进行应用。所以掌握心梗的发病和进展规律,以及溶栓护理等,对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1.资料与方法2002年2月~2005年2月我科共收急性心梗患者36例,符合溶栓条件者给予国产尿激酶溶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STEMI的病人均采用静脉溶栓,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和研究组(瑞替普酶).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痛症状缓解及再通率比较:治疗组开始溶栓后2h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的比较:溶栓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4例(5.0%);对照组出现轻度出血7例(7.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致命性出血及过敏反应.两组溶栓后60、90、120 min血管再通率比较,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理想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急性心急梗死(AMI)溶栓后1小时心电图ST段下降>50%对早期预后的评价.方法:将66例AMT患者按溶栓后1小时心电图分为ST段下降>50%组和ST段下降<50%两组,比较两组住院1个月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死亡率.结果:溶栓后1小时心电图ST段下降>50%组住院1个月内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ST段低于下降<50%组,且两者间差异具显著性.结论:溶栓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变化有助于评价患者早期预后及检查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联合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创新点:TIMI危险评分常用于AMI患者入院即刻的风险评估,TIMI评分4分的患者被评定为中危组。本研究发现,无论TIMI评分如何,出现fQRS而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其死亡率均显著升高。fQRS联合TIMI危险评分更利于AMI患者的预后评估,TIMI评分4分但同时合并fQRS的患者,可以从早期PCI介入治疗获益。方法:回顾3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院内诊治经过,记录分析患者fQRS出现的时间、部位及其他临床转归,评价fQRS联合TIMI危险评分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论:(1)fQRS联合TIMI危险评分可提高恶性心律失常、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和死亡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fQRS阳性的AMI患者,进行早期血运重建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fQRS可能作为TIMI评分4分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0.
<正>老年人(7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50例70岁以上老人急性心梗的治疗,评价溶栓疗法对老年人急性心梗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中医 (理中益气法 )结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 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2组 ,每组各 30例。治疗组中男孩 12例 ,女孩 18例 ;年龄 5月~ 3岁 ,平均 1.5岁 ;疗程 3~ 7d ,平均 5d ;其中单纯性肺炎12例 ,伴消化不良 16例 ,反复发作 2例。对照组中男2 0例 ,女 10例 ;年龄 5月~ 3.5岁 ,平均 1.7岁 ;疗程5~ 10d ,平均 7d ;其中单纯性肺炎 2 0例 ,伴消化不良 9例 ,发复发作 1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疗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 >0 .0 5 )。1.2 诊…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现将我院1996年3月~1998年2月,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30例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病人均符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3±1岁;其中30~40岁为16例;居住农村8例,城市22例;干部、学生19例,其它11例。1.2 症状与体征 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测量24例AMI溶栓开通及24例AMI一般治疗前后标准18导联心电图QTd、QTcd对比分析。结果 溶栓开通组及一般治疗组治疗前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与未溶栓组治疗前后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溶栓开通后比未溶栓组QTd、QTcd明显减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溶栓组发病后1月内死亡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结论 心肌梗塞经静脉溶栓开通后QTd、QTcd明显缩短,心脏事件明显减少,QTd、QTcd可以做为静脉溶栓开通的无创性评价指标之一,并可以评价AMI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无典型的心前区疼痛,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1999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70例不典型AMI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笔者用硝苯吡啶(心痛定)治疗妇女痛经,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痛经基本好转。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为未婚女大学生。痛经症状较重8例,痛经症状较轻22例。年龄18至22岁,病程3~6年。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小儿最常见病 ,常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 ,为了减轻病痛 ,缩短病程 ,促其早日康复 ,我们采用肌肉注射聚肌胞并观察其疗效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为 3月~ 2岁 ,全部病例均表现为发热 (体温 38~39 5℃ )、精神萎靡不振和哭闹不安 ,其中咽炎 30例 ,扁桃体肿大Ⅰ°7例 ,Ⅱ°6例 ,均无脓性分泌物 ,化验血WBC5 0 0 0~ 11 0 0 0× 10 9/L N :0 4 1~ 0 6 7 L :0 5 9~ 0 33,病程 1~ 3天 ;对照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7.
<正>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性22例、女性1例;年龄54~94岁,平均69.5岁。原发病:前列腺增生症18例,合并膀胱结石2例;膀胱肿瘤3例;膀胱结石1例;急性出血性膀胱炎1例(女性)。出血原因:前列腺增生伴有尿潴留18例患者因导尿引起出血14例、自发出血2例。因怀疑膀胱肿瘤进行膀胱镜检查出血2例。膀胱肿瘤破溃出血3例。膀胱大结石合并感染出血1例。急性膀胱大出血1例,临床表现:均有下腹胀痛、耻骨上饱满,叩之浊音。出现休克症状8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15例。治疗方法: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最近从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该院初步揭示了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临床上运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搭桥术、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和溶栓术等内外科治疗手段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使缺血心肌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血供,以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清除代谢废物,有利于减轻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急症。在急性期,尤其是发病第一周病死率最高。发生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休克者,病死率尤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54例,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54例均为住院病人,男45例,女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其中39岁以下1例,40~49岁7例,50~64岁35例,65岁以上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