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生物》的实验十“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是新教材中的开放性实验 ,教学目标定位于“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和“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显然 ,增强开放性 ,增加学生实验活动的自主性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植物向重力性”自主性实验 ,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从准备、选材、设计、操作、分析到结论的全过程 ,在独立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 实验时间和条件因为向重力性实验对材料、用具、药品等要求不复杂 ,学生有理论基础 ,故采取课后自主性实验方式…  相似文献   

2.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作为一个经典性的验证性实验,在新教材中虽然把它穿插在正文之中,但有些教师由于没有把握住教材编排的逻辑体系,仍然把该实验安排在系统讲授完教材内容之后进行;或虽与讲授同步,但仅仅是让学生“照方抓药”做完实验,缺乏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论证;或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渗透吸水”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又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是很困难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改进渗透作用原理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功夫,底蕴十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这既是摆在我们每位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也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近两年在参加国家级课题及“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实验、及我校初中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益尝试。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高中历史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杨小微 《湖北教育》2004,(19):10-11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日渐广泛和深入,实验教师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尽管大家都认同要改变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偏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一旦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后,不少教师又产生一种“失控”的恐惧或担忧,或者有的以为任由学生去发挥去表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就是新课程追求的课堂状态。为了克服这些担忧、  相似文献   

6.
陆佩红 《生物学教学》2005,30(11):47-49
德波洛的“注意滑过”说认为: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事实上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往往将实验过程、步骤、方法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实验的原料、器材一应俱全,学生无需多加思索,按照预设的过程即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有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很多实验教师由于受动物保护主义思潮及“无血实验”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引导学生按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方法进行模拟实验,而没有进行动物实验。这种做法既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又背离了新课改的美好理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实验教师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首先对新教材的理解存在误区。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创造性教学空间,教师不是要照本宣科,而是要利用个人的优势发挥这个空间,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如八…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在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疑问:醋酸洋红液为何称为碱性染料?碱性染料龙胆紫是与酸性细胞核发生中和反应染色吗?漂洗去解离液能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反应吗?这些问题涉及到染料性质和染色原理,一些教师也没有明白,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不清。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和资料查阅,辨明植物细胞的染色原理。本文特就植物细胞一些结构性质和染色剂的特性作出解释,希望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采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方法,通过5个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对实习生和专家教师的化学实验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专家教师注重STS教育理念,能对实验进行统筹规划和灵活变通,能深入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究价值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实习生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学术性,倾向于就事论事和照本宣科,对化学实验的探究价值一带而过并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中,教材建议教师课前先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制成“雨水”和“酸雨”,课堂上再将它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学生只模拟探究了酸雨的危害,而对其形成及危害范围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且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所限,植物叶子和果皮浸在酸雨中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一直是教师在课前做好,上课时进行演示。由于该装置是开放的,水较满容易泼洒,携带不方便;另外,如果一个年级有多个教学班,一个装置显然不够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着对“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喷泉实验先“败”后“成”的教学体验和反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捕捉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的资源,挖掘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选择用鼠妇做实验也有其局限性,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做数学”既包括动手操作和动手实践,也包括动脑思考和动脑“运算”,“数学实验”既包括外部的操作性实验(实体实验),也包括内部的思维性实验(思想实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数学,更要开展数学想象,需要注重“做”的数学意义,进行数学抽象.  相似文献   

15.
谢宇农 《生物学教学》2004,29(10):29-30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必做的重要实验,它是讲授“光合作用”时所做的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在历年高中实验会考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考查试题”中也都有它。在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常会发现按照教材指导,有时很难获得高效率和满意的实验效果,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经过探索对实验材料的选取、提取剂的使用做了一些改进,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县已进行两年多了。但是,在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得较好;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新理念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尤其是村校教师的教学基本上还是属于“缺乏理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林尤宏 《化学教学》2004,(11):48-49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是高三新教材中的亮点,也是高考题中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重点。但是,有些试题的设计脱离客观实际,教材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为此,本人曾撰写过《“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及修改意见》,发表在《化学教学》2003年第4期上,2004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第20题又出现了类似情况。现进一步加以分析,以求引起同行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郑雄 《物理教师》2005,26(3):37-38
在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师常采用“用投影仪显示发波水槽激起水波发生干涉和衍射”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笔者在一次听课时发现这位教师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对屏幕上所出现的“明暗相问的条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却出了问题,课后笔者同几位教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反思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理论存在着片面的甚或是错误的理解,致使语文对话教学中也产生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材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生物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这个教育理念构建的生物学“菜单式”实验教学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菜单”基础上选做、设计实验 ,大胆构思 ,通过实验研究和验证 ,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二《生物》新教材 (人教版 )“光合作用”中的一个学生实验 ,本节课中探索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