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班主任老师会说:“座位编排,不就是按身高、视力、学习成绩编吗?难道这里面也有什么学问不成?”其实,这里面是有学问的。除了注意身高、视力等生理因素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座位的编排效果: 一、座位编排应显出一定的层次性。不少老师习惯按学生的成绩和表现编排座位,成绩好的,表现好的,坐前面;成绩差的,表现差的,坐最后,以为这  相似文献   

2.
<正> 一、座位的安排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我觉得座位的安排不是随便的事,有部分班主任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因素,按成绩的好坏排坐,好的坐同桌,不好的排在教室的后边,这种作法无疑使成绩差的学生感到心灰意冷。成绩差的学生本来就很自卑,与成绩好的学生相比心理不平衡,老师又如此安排,更促成了他们之间心理距离的拉大,于是往往会造成成绩差的学生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生物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如果让学生整堂课呆在教室中,学生总是坐在一排排的课桌里面对着黑板上课,这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活动都有些不好的影响。沃尔泊格和贝克尔等人发现,坐在前排和中间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活动活跃,而坐两边和后排的则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信心,不利于学习。利用生物园这一“绿色教室”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不用单一的座位编排和总对着黑板的模式。可采用各种座位编排方式(圆形编排方式、方形小组编…  相似文献   

4.
毛红宇 《湖北教育》2004,(23):18-18
每学期对学生座位进行调整,不少班主任的做法是:让前10名的学生自由挑选座位,然后再编排其他学生的座位;编排原则一般是成绩好的尽量在一起,而且尽量往前靠,成绩差的往往在教室后排拥挤成堆。我以为此种排座的办法给学生的印象是:成绩好了就能享有特权,成绩差了就受歧视。如此一来,成绩好的学生渐渐滋生了一种优越感:  相似文献   

5.
怎样编排学生座位楚雄市中山中学赵海云给学生排座虽然是细小的班务,但它对学生却有独特的教育功能。目前,给学生排座常见三种倾问。一是按成绩排座,把成绩好的学生凑在一组、一桌,置于教室最佳位置,成绩差的就去填补座位“空白”,安到最后排“压阵”。成绩好的在此...  相似文献   

6.
每学期对学生座位进行调整,不少班主任的做法是:让前10名的学生自由挑选座位,然后再编排其他学生的座位;编排原则一般是成绩好的尽量在一起,而且尽量往前靠,成绩差的往往在教室后排拥挤成堆。我以为此种排座的办法给学生的印象是:成绩好了就能享有特权,成绩差了就受歧视。如此一来,成绩好的学生渐渐滋生了一种优越感:我成绩好,就该区别对待;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则意识到:人在分数面前不能"人人平等"--班主任排座位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7.
也说排座位     
一、你争我论都有理李某:老师,我妈妈要我坐第一排。我坐在后边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张某:我坐在后边听不清楚,希望坐到前边。刘某:老师,我爸爸要我坐在第二排,因为坐第一排吃粉笔灰。武某:我也想坐第二排,最好是靠近窗户的,行吗?老师(惊讶):我刚才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有11个同学要坐第一排,有16个同学要坐第二排。可是大家知道,第一排只有8个座位,第二排也只有8个座位,怎么办呢?牛某:让学生自己挑座位肯定不行啦。纪律委员:老师,以前的座位都是由班主任安排的,你也按老规矩安排算啦。老师:由我安排,个别人不服气,也不好。新学年快开始的时候,学校决定让我当六(3)班的班主任。消息传开后,就有八九个家长提着礼物到我家探访,他们除了要求我加强对其子女的管教外,还要求我给其子女调整座位,有的要求调到前排坐,有的要求从第一排退到第二排,有的声称不与纪律差的同桌,有的则希望与成绩好的同座……家长们对子女的座位如此关注,使我认识到这事非同小可,于是决定让同学们讨论,一者要保证公平,二者也让大家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一上讲台就宣布讨论座位安排。同学们对我还有些陌生,都静悄悄地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我就让大家先...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里,班主任根据学生成绩好差安排座位。每次重要的考试之后都要调整座位,好学生坐前排,差学生坐后排。后来上网一看,类似的做法不少地方都有。对这样的做法,网上也争论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有违公平;但是也有人认为,比起凭权力、凭关系,打个招呼就能让孩子分到好座位,“按成绩排座位”显然更为公平——你想坐好座位就得好好学习,凭真本事,也免得教师在有权有势的家长或关系户面前为难。而且让成绩好的人坐好座位,还可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让人信服。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4,(11X):34-35
最近,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里,班主任根据学生成绩好差安排座位。每次重要的考试之后都要调整座位,好学生坐前排,差学生坐后排。后来上网一看,类似的做法不少地方都有。对这样的做法,网上也争论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有违公平;但是也有人认为,比起凭权力、凭关系,打个招呼就能让孩子分到好座位,“按成绩排座位”显然更为公平一你想坐好座位就得好好学习,凭真本事,也免得教师在有权有势的家长或关系户面前为难。而且让成绩好的人坐好座位,还可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让人信服。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们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这种理念,纷纷打破秧田式的座位方式,重组方块式的、圆形的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方式,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学习,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合作学习仅仅是座位的改变吗?40分钟的一节课,学生面向讲台和黑板听教师讲解、听同学发言的时间仍占约30分钟,合作学习仅仅是小组讨论一下,少有组长带领,也少有分工合作。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能不令人担忧。学生习惯于搭桌而坐,小组似的座位让孩子听课大多是侧头斜眼,一节课就有30分钟的时间如此,长期下去,怎么能够叫我…  相似文献   

11.
一、座位编排的重要性1.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座位编排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多采用"秧田式",即学生按照排和列的方式面向黑板而坐。这种排座方式,坐在前排两侧的学生看黑板上的图像是扭曲或失真的。如讲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公转运动"时,学生会将公转的椭圆轨道看成圆,从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变化。另外,靠门一侧的前两排学生,因反光作用,看不清楚靠窗户一侧的黑板字迹。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深受广大师生青睐.然而许多一线教师在具体操作时都面临有形无实、实际低效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小组缺乏凝聚力,认同感低 问题描述:在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分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老师根据学生的高矮次序、学习能力差异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保继哲 《甘肃教育》2007,(12S):37-38
课堂的座位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合作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合作任务和小组人数因地制宜地安排座位。例如,同桌的两个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适合pairwork;前后两排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适合group discussion:多个学生围圈而坐组成一个合作小组适合teamwork,survey,interview和discussion;组内并排.  相似文献   

14.
郑心合 《教育文汇》2011,(11):30-31
教室第二排中间的那个座位,在多数学生的眼中一直被认为是“金座位”。它不像第一排,距黑板太近,看黑板上的字必须仰视,又不像后几排,距离讲台太远,老师声音稍小时听不清,有时还看不清板书。印象里,坐这个座位的学生,若不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关系生”,那一定是班里的“前三甲”。然而,不久前班里一次座位调整,让我对“金座位”有了另一层理解。  相似文献   

15.
引子百变小樱:每次考试后,我们班主任都要根据成绩来调换座位。成绩好的坐前面几排,成绩差的坐最后面的位置。老师的解释是:“提倡学习竞争,想要坐好的位置,花力气学习吧,机会均等,就看你的成绩了!”还说,这样安排有利于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讨论,减少成绩差的同学的干扰。虽说我是一个“优秀生”,每次考试后总能挑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但我总觉得把“差生”放在一起,对“差生”是不是放任自流?我们班就有几个坐后面的同学隐约有了自卑感。再说了,还有几个高个儿“优秀生”,一坐前面就把后面同学的视线给挡住了。本来坐后面的同学学习基础相对…  相似文献   

16.
编排学生座位也要讲科学钟泉新学期开始了,班主任照例要给学生编排座位。在一些农村小学,教师编排学生座位不外三种模式:一、按高矮顺序的公式进行,而且一学期只编一次,使绝大多数学生在一个位置上一坐最少半年,多则几年;二、一色清,所谓一色清就是男生和男生坐,...  相似文献   

17.
一、设置开放式课堂教学环境 1、灵活编排学生座位。传统的队列式座位只能适应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需要有讨论探究、多向交流的空间环境。因此,根据教学需求,必须打破传统的座位。如笔者在教《匆匆》一课时,为了实施朗读比赛的要求,首先调整了学生的座位,以小组集群而坐.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赛.然后让全组成员共同协助做好参赛选手的准备工作。接着再进行比赛.最后师生评议。这样.人人参与.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既内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胖叔叔热线     
据调查,有的班上每次考试过后,班主任都要根据考试成绩来调整座位。成绩好的坐最前面几排,成绩差的坐最后面的位子。老师的解释是:提倡学习竞争,想要好位子,你就花力气好好学习吧,机会均等,就看你的能力了!还说,这样安排有利于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讨论,减少成绩差的同学的干扰。同学们,你们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这样排座位好不好?星星姐姐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刘晟琦:不好,因为如果个子矮的同学学习成绩差,坐到最后一排,听不到老师讲课,他的成绩会更差的。江西省瑞昌市求智路实验小学崔妙筠:不好,有些同学虽然成绩差,但是把他们排在后面,会影…  相似文献   

19.
转化学困生应“七优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于暂时落后的学生。任何一个班里都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转化学困生应做到“七优先”。一、安排座位优先教师在排座位时,让学困生坐在前面(第一、二排),以便教师能直接看到学生的笔记、演算、作业情况,直接了解差的原因:是不愿学,还是不会学;是知识缺漏,还是学习习惯差。只有了解了差的原因,才能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困生成绩。另外,让学困生坐前面,有利于他们听清、看清;处于教师的眼…  相似文献   

20.
编座位,是许多班主任老师深感头痛的一件事。或者按学生的高矮顺序编,或者按成绩好坏编,或者按视力好坏编……无论哪种编法,都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因为一个班几十个座位中,中间几排位置始终有限。笔者做了十几年班主任,每每编定了座位后,第二天、第三天总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或直接找到我要求调座位。坐后面的就说看不见黑板,坐中间的就说同桌爱讲话想避开,坐前面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