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代拟骚诗既是模拟楚辞的文学作品,又是对屈骚的传述与解读,所以蕴含有反映屈原生平经历方面的资料.拟骚诗对屈原生平经历的反映,有的与史传所载相吻合,有的可印证、发明屈骚,有的可补史传之阙载,对于屈原生平研究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楚辞研究史上,不少文人学者不同程度地用北方中原儒家经典诠释、注解、附会屈原及其作品,认为屈原及其作品是受儒家的影响,片面强调屈骚之理性精神是屈原北学中原文化的结果。这一研讨方法已凝固为一种思维定势,困惑着当代楚辞研究。从潜在于史料文献表象下的华夏血缘谱系审度,南方荆楚文化系统和北方中原文化系统是作为地域文  相似文献   

3.
在汉代,司马迁、扬雄、班固、王逸四家先后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富有个性的评价,他们或褒扬,或同情,或批评,态度,观点不一,这场出骚之辨对于屈原及楚辞的学功绩及学史地位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也标志着这一时期学批评中自主意识的加强,审神论独特的审美思想和个性化的人生经历,不难明晓汉代屈骚之辩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今本《楚辞》以传释经的编纂体例是刘安定下的,屈原作品为经,述骚作品为传。在儒家还未取得绝对统治地位的西汉初期,楚人刘氏建立的汉朝对楚文化的优秀代表屈骚十分推崇。即使在提倡尊儒的汉武帝时期,"悉延百端之学"的文化政策也为屈原作品提供了称经的文化空间。随着楚文化与各地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汉朝政府无需再以楚文化自我标榜,儒家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屈原作品称经的真相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清理<九辩>以及汉代拟骚作品中有关屈原及楚辞作品的流传,可以了解战国至西汉初期楚辞作品流传的具体篇目和屈原的遭遇事迹,由此形成的以屈原为中心的楚辞文学的传统,可以弥补先秦、汉初文献记载的缺失.特别是其中大量的诗句因袭,可以见出作者的精心构思,并不是所谓的简单模拟.它是以第一人称方式,以屈原身份说话的艺术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楚辞>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瑰宝,收编的绝大部分是屈原的诗作.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不仅对我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其诗作中栽入了大量的中草药,对研究我国古代药物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对"屈骚"中所栽中草药进行概析,进而结合屈原的身世、信仰、生活习惯等揭示屈原与中医中药的关系,从医学的新视角来研究屈原与"屈骚".  相似文献   

7.
刘勰《辨骚》的学术基础是两汉的《楚辞》学。汉人对屈原及《楚辞》的评价虽然有褒贬两端,而皆以儒家经义之旨为准绳,往往失之于偏颇。刘勰始从经学中挣脱出来,多着眼于文学加以评骘,是其进步之处。《辨骚》列举十一篇《楚辞》作品之名,对于考辨六时期《楚辞章句》十一卷本,极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因此,屈原在中国,而《楚辞》研究却是世界的。屈骚以其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独创的艺术建构以及高洁的人格力量影响着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作家,很难有第二个人可以与之相比。在世纪之交,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屈骚所表现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给我们以力量和希望,对于参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面深入系统地认识《楚辞》,以新的高度去揭示其本质规律,发展祖国文化事业,丰富我们多元社会下的精神生活就成为学术界十分重要的迫切的任务之一。当代楚辞学,尤其…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骚体诗,以其瑰艳奇丽之美,在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史上独领风骚,成为一种范本。由此,历代评论家对屈骚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作过种种探讨。本文结合《离骚》、《九歌》等作品,分析了屈骚的瑰奇之美,继之,尝试着以法国美学家泰纳的“三要素”说(种族、环境、时代)为理论依据,揭示了造成屈骚瑰奇之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楚人所作诗歌,西汉人名为“楚辞”。西汉末年的学者刘向曾编集一部“楚辞”,里面包含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宋玉的杰作,也包含西汉人模仿屈、宋的作品。东汉王逸又给作了注,叫“楚辞章句”,是历来最流行的一种注本。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楚辞”包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以屈宋为代表的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文体,一方面是包括屈宋等好多作者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的书名。楚辞这种文体有些什么特色呢?在有关的论述中当推宋代黄伯恩翼骚序之说最为明确具体。“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请之楚辞。若些、只、羌、谇、  相似文献   

11.
韩偓诗歌曾自编为《韩偓诗》和《香奁集》两部分。《香奁集》在当时的影响远大于韩偓其它诗歌。宋以后韩偓诗篇不断增加,诗集的卷数、名称俱无定准,但《韩偓诗》和《香奁集》平行流传的格局不变。《香奁集》在宋代持续发挥广泛影响,尤其受到词人的青睐,且由于与韩偓"唐末完人"的形象严重不符,以致引发真伪之争;也由于《香奁集》在宋代韩诗接受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韩偓诗风逐渐被认定为秀雅婉媚,对后人认识、评价韩偓其人其诗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千古诗仙唯李白,李白在中国诗坛旷古绝今,遗作九百多首,诸体皆备。李白乐府诗是成就最高的重要部分,其一生诗作精华尽付于此。李白的乐府诗和汉乐府颇为不同,朴实而又奢华,飘逸而又瑰丽,通俗而又典雅,豪放飘逸、壮浪雄奇,本文将从唐代乐府对汉乐府的接受和传承入手,重点对李白乐府诗与汉乐府诗的语言风格进行比照,并在此基础上对李白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南朝诗人江淹著有《杂体诗三十首》,《沧浪诗话·诗体》评江淹“拟古最长”。江淹“品藻渊流”的拟古创作和严羽的文学思想是相通的。《沧浪诗话》以“气象”为批评标准,认为江淹拟古最似原作。严羽学江淹,以仿古摹唐的创作,倡汉魏、盛唐之气象,以“救一时之弊”。严羽那些能在抒写心中之块垒时得古诗之风神的诗作,是其理论和诗歌结合最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王翰以《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著称,在盛唐恢弘的宏观时势之下,造就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传奇。然其事迹诗文流传极少,遂致鲜有关注与研究。文章从史料记载及其现存的十余首诗作文本出发,循端理绪,就其生平性格、艺术特质进行了探讨,并从其独特的人格特性研究入手,考论其诗歌用韵的特点,解读其骨气标举的诗歌创作风力。  相似文献   

15.
隐居是王维生平中的重要内容。其原因有二:一是隐居在盛唐蔚为风尚,对士人出入世间发挥着多重作用和效应。二是就王维个人而言,其入仕之后所面临的政治现实、心态转变和哲学思想是他选择隐居的决定性因素。其隐居形态是半官半隐,这是与盛唐隐居所蕴含的哲学关系相吻合的士人普遍隐居方式。这种隐居形态对王维田园诗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使其山水田园诗在表现手法的运用、内容和造境艺术等方面成就突出。  相似文献   

16.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文学上也有非凡的造诣。他的一生留下了诸多颇有影响的诗歌和表章式、令教式散文。他的诗歌古直悲凉,散文清峻通脱,他又是建安文坛的领袖。曹操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存唐代咏昭君诗大约七十余首,这些诗歌是唐代诗人追思汉代和亲历史、审视唐朝和亲现实的产物。诗人们以汉喻唐,借史抒怀,表明自己对待和亲的态度和认识,由此带来唐代咏昭君诗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化主题、扩大题材和意象创新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融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文学成就也相当突出。他的散文作品为我们整体融铸出一个血肉丰满的马融。其辞赋在模拟中有创新,体现出马融的才情以及东汉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苏轼诗歌对整个金代文学影响颇深,文人作诗"大旨不出苏黄之外"。金元之际,"遗山接眉山",一代宗匠元好问在肯定苏轼诗歌的卓越成就之余,对其"俳谐怒骂""为风俗所移"之弊进行了指正。他的作品在诗风、诗理、诗句三方面表现出对苏诗的自觉承传,并通过复归传统雅正格调、革新长篇歌行体裁、注入历史反思精神完成对苏诗的发展,从而诠释了《论诗三十首》中雄浑、雅正、自然、创新等诗学主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的词史地位是在其词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确立的。两宋不同时期不同传播方式共同促进了黄庭坚词的广泛流传:北宋时期,词人作词主要用于宴饮场合,配乐而歌,黄庭坚的词作通过歌妓传唱而名震一时,时人对其词的品评也多从本色当行、声律谐美方面评点;南宋时期,词这种文体成为走上纯文本的案头文学,黄庭坚的词作经词集刊刻、词选择录和词话点评而传播久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