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晶 《出版广角》2013,(5):34-37
出版的品质取决于出版人的素质,具体而言,也就是出版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追求。这一理念也正在为更多的出版人所认可。出版物是文明成果得到积累、文化传统得以流传的重要载体,出版人则是这一工作系统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贯注其中,出版事业便丧失了其内在的文化属性,外化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一旦有了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贯注,出版则成为文化建设之中,成为国民精神发展、人类文明承传的重要渠道。通观中外有影响的出版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出版品质的因  相似文献   

2.
书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阅读推广平台,但却只被一大串的销售数字掩盖,虽然经济数据是最具体的成果,但书博会实质对于阅读活动未来的推展,更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试想,这一年一度的书博会,我们只能卖书吗?出版人可以做什么?所有参与阅读和出版的你我,还能在书博会中创造什么?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多出好书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静下心来,去出版那些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以价值观的建设,以知识的积累和指引,对社会进步和积极人生产生正能量的图书。——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制宪一个出版人既需要有魄力、敢创新、不怕难,又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出版,一定会"不负友人不负天",让前辈开创的事业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辉煌。——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  相似文献   

4.
似水华年     
我以为自己向来是个有计划却也乐于顺其自然的人。2014年是我进入出版的第6年,这一年,我有计划地实现了一些工作目标,也顺其自然地享受着作为一名童书编辑的乐趣。天生对业界那些前沿观点、潮流术语不太敏感,恰巧,做童书出版让我有了借口和它们略微保持距离,暂时沉浸在弥漫童真、童趣的世界中。2014年,我有幸结缘这样几本书,并以书会友,领略了童书出版人的魅  相似文献   

5.
人类与出版     
只要人类存续,出版必将永恒。出版人应当充满自信并微笑着,去拥抱新的时代。稍有教化的人都不会轻视出版,但只有出版人理所当然地最重视出版。出版学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历  相似文献   

6.
书店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若将店堂改作其他经营,收入会更丰,但没有了坐拥书城的一份宁帖.出版在本质上亦如此,出版人乃理想主义的信徒,出好书则为这个行业的节操,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曾言:“我总在想,我为什么会跑到这行业中来,我的同事们为何会花掉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来做编辑,结论是我们做的书必须有价值,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相似文献   

7.
写作、编辑、校对、设计、营销、售后服务……出版的一系列活动,默默地承接着古今文明的延续,也默默地昭示着出版人的责任。出版人,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使者,有责任将人类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图书或其他媒介的形式奉献给读者。如果给出版人一个理想、一个梦,那一定是出版在书架上立得住,藏之名山、传之久远的图书,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8.
理事寄语     
拙版广助百期寄语: 弘扬时代精神做出版人良师益友 —刘玉山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刘玉山 在《出版广角》100期到来之际,我代表河北教育出版社全体员工向《出版广角》全体制作人员表示衷心祝贺,并感谢多年来对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隋况下,望《出版广角》以广博的胸怀、敏锐的目光、虔诚的态度,构建出版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繁荣出版、繁荣明天。 一~河北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邓子平 《出版广角》是所有认真奉献子中国的图书事业的出版人可依靠和信赖的朋友。你们的视野里充溢着出版人的思想和智慧。因此,…  相似文献   

9.
践行公益精神是每个出版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阐述新时期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分析新时期出版人公益精神的现状,指出新时期出版人公益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并从出版企业和出版人两个层面对出版人公益精神的创新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加强出版人公益精神的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春天的脚步——许力以回忆录》一书记述了许力以作为一个老出版人对我国出版事业所做的贡献。这部自传对新中国的出版史是一个真切、深入、生动的展现。老一代出版人对出版的贡献,对我们继往开来,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担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胡守文 《出版广角》2014,(13):10-11
正书和人有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或发现了人,或描述了人,或记录了人,或成就了人,甚至毁灭掉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书,书已成为我的恋人和精神伴侣。从早到晚,从家里到京城东四十二条胡同那个四合院的出版社,从东瀛之国的东京神田町旧书店一条街,到美茵河畔那闻名世界的出版人狂欢节法兰克福书展,几十年了,我似乎都在为一件事奔忙——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围绕书,曾经产生过那么多有滋有味的故事,随便讲一件吧。1983年冬,有《中国青年》杂志的  相似文献   

12.
做畅销书是出版人的目标,做畅销的常销书是出版人的出版理想.对出版人来说,质量过硬的产品是保障,是培育畅销书的原生土壤.做一本好书,需要出版人有信心、有恒心并付出努力,借力渠道匹配和多形态营销,维护好产品的口碑,做好产品的长尾,将那些畅销的图书打造成真正让读者喜爱的品牌,甚至成为常销书.  相似文献   

13.
出版精神是出版人价值导向、理想信仰、道德追求的统一.出版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源于出版的伦理式实践,又指导着出版人的伦理追求.出版人应承担起发展出版精神的历史使命,实现出版物品质与个人品质、自我精神和出版精神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出版是人类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出版活动必须要符合群体利益和组织原则,以促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社会共识为目的。思想是人类的最高需求。人的思想性的需求来自于传播自己的思想和学习吸收他人的思想,所以,思想就是市场。图书是思想当中的思想。出版人的使命就是选取好的内容,传播有价值的思想,让这些思想推动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正3月下旬,我参加东亚出版人会议,中、日、韩三国出版人群雄毕至,交流时,大家都感叹出版不景气,出版不好做。这是出版最坏的时代。全国年出版图书40余万种,即使是超大型实体书店卖场陈列也不过20万种,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图书无法在实体书店上架;纸书滞销,书店门可罗雀,单品销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一部作品既是作者人格和思想的外在表现,也是作者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相结合的产物。出版是作品得以发表的重要途径,而出版人作为作者与公众之间联系的重要媒介其权利当然也受法律保护,因为出版人在传播作品时,同样亦付出了创造性劳动。我国目前尚无版权法,虽然有关政府文件对版权保护作了一些规定,但版权保护制度仍不健全,实践中经常发生出版人侵犯作者及其他版权所有人权利的情况,有时也会发生作者损害出版者利益的情况。在出版行业中建立健全合同制度,通过出版合同明确版权  相似文献   

17.
很多年前,一位台湾出版界的实力派人物曾经和我说过“三流的出版人做图书,二流的出版人做作者,一流的出版人做概念”,可能因为本人的愚钝,在2005年才刚刚悟到第二层“做作者”。又经过2005年到2006年跨年度的思考,竟然还是停留在第二层没有什么突破。只不过又明白的多了一些。学习娱乐界的运作模式,学习娱乐界的运作理念,这就是我今年的指导思想了,将有实力的作者打造成作家,将有实力的作家打造成公众人物,这是我今年的主要目标。有很多人问我,现在什么类型的书能让读者接受,我的回答是现在什么类型的书都能让读者接受,毕竟现…  相似文献   

18.
论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企业的特殊性,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特殊性:精神产品不可能靠流水线,也不可能靠模板去生产,只能靠人的价值观、责任、使命感和人的心智、精神力量和文化素养来完成,因此,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人才;同时,出版人才必须在一个最适合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最大业绩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发展,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刊》2012,(1):4
正从事出版业的向导、成功编辑人的历程著者、读者与编者在思想传承和文化创新方面的激烈碰撞著书人、读书人、藏书人、出版人不可不读、不可不藏的图书经典一项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老编辑经验的拯救性文化工程,反映编辑工作的创造魅力和内在规律,阐扬科学严谨、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传承优秀的编辑传统与出版文化。作者叶至善、王仰晨、徐柏容、熊国祯、邓中  相似文献   

20.
商业化时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出版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出版的本质与使命,认为出版人应当有社会责任与担当,有文化追求,有出版家的胸襟,去构建民族精神,塑造文明社会;并从出版者的角度提出了出版人的文化追求体现在办社的发展战略、产品的创新以及出版物的质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