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闻实践》2006,(7):I0001-I0001
钢铁巨龙穿越莽莽雪域高原,青藏铁路造福沿线各族群众。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并于7月1日通车。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投入运营。2001年6月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  相似文献   

2.
天路1956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歌曲《天路》响遍了广阔的中华大地,一声汽笛长鸣唤醒了沉睡的雪域高原……从西宁到拉萨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自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2年来,用事实证明了她当之无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速读     
交通天路将延至中尼边界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8月27日在会见来访的尼泊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夏尔马·奥利时说,青藏铁路不仅将延伸至日喀则市,还将最终抵达中尼边界。通往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铁路是青藏铁路的首条支线,将于明年开工,计划3年内完成。日喀则市距离中尼边境有四百多公里,也将由铁路连接起来。在铁路建好之前,西藏正在着手改善拉萨至日喀则的公路状况。今后十年,中国政府还将投资数百亿元人民币,以拉萨火车站为中心向林芝等地辐射,兴建多条支线。有关进藏铁路的远景构想为“一横一纵”两条铁路,分别是青藏铁路和滇藏铁路。不…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作为一名铁路新闻工作者,我心情格外激动.作为铁路建设者,我参加了青藏铁路一期哈尔盖至格尔木的铁路建设,在荒原戈壁整整奋斗了8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戈壁昆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从1976年至今,我一直关注青藏铁路,无论是在一期建设中,还是在格尔木至拉萨的二期建设中,我都倾尽了全部热情,浓墨重彩地讴歌这条扶摇直上的天路,赞美在生命绝地建设铁路的创业者们.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新建线路全长1110公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段长达960公里,跨越昆仑,穿越唐古拉山,最高点为5072米,多年冻土地段长达55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难度世界罕见.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自北向南跨越高原腹地,要经过戈壁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湿地、河谷灌丛等不同生态系统。西宁到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竣工,长814km,正在修建的是格尔木至拉萨段,长1142km。其中,经过海拔4000m以上的地段有960km,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达5072m。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自然环境条件最艰苦的高原铁路。预计2007年全线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7.
曹斌 《新闻与写作》2002,(12):20-21
去年,在西藏隆重庆祝和平解放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全线开工建设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建设的四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青藏铁路,西藏上下一片欢欣鼓舞。人们都说,党中央和西藏人民心连心,青藏铁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连心路。也有人说,青藏铁路是一条致富路,他将载着西藏人民驶入幸福生活的新世纪。青藏铁路对带动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国内外媒体对青藏铁路的建设都非常关注。作为西藏地区重要的媒体,拉萨晚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更是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陈旸 《出版参考》2006,(23):53-54
青藏铁路从古城西宁到拉萨,是国家级铁路干线,其海拔之高峻、环境之艰苦、技术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在中国与世界铁路史上实属罕见.铁路设计总长2040多公里,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860多公里,1984年正式交付运营,前后停停建建共历时24个春秋,这也是世界上惟一一条建在盐湖上的铁路.  相似文献   

9.
陈旸 《出版参考》2006,(8):53-54
青藏铁路从古城西宁到拉萨.是国家级铁路干线。其海拔之高峻、环境之艰苦、技术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在中国与世界铁路史上实属罕见。铁路设计总长2040多公里.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860多公里.1984年正式交付运营.前后停停建建共历时24个春秋.这也是世界上惟一一条建在盐湖上的铁路。  相似文献   

10.
陈华 《河北广播》2006,(5):49-52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河北电台交通频道就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策划的《天路对话》系列报道节目,在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按计划顺利播出,我也有幸成为北京西至拉萨首趟进藏列车190余名中外随行记者之一。7月1日晚21:30,我搭乘北京西开往拉萨的T27次首发列车开始了47小时30分的“天路”之旅。厚厚地采访记录,  相似文献   

11.
报道     
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11月8日,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动员大会在天津举行。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起白天津站,经天津滨海新区、唐山、北戴河等,终到秦皇岛站,全线长26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天津至秦皇岛运行时间在1小时以内,输送能力为单向8000万人。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近7年建设,世界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增建二线新关角隧道于4月15日全线贯通。此间隧道专家介绍,这条平均海拔为3500米、全长32.6公里的"天路"隧道破解了多项世界技术难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地质构造最为活跃的高原。新关角隧道位于青藏高原地质板块挤压的结合部,具有高地应力、变形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共通过17个大、小断裂带,其中长达2355米的二郎洞断层束素有"隧道地质博物馆"之称。在隧道通过的灰岩富水地段,单口斜井日涌水量达到了13万方。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1日,世界瞩目的青藏铁路终于实现了全线通车运行。这条堪称创造了九大奇迹的高原铁路,凝聚了十万筑路大军五年的艰辛和汗水。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是,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有成千上万的安徽人奋战在青藏高原上,挥洒着自己的激情和汗水,为青藏铁路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家交通专业类的新锐广播媒体,安徽交通广播将报道青藏铁路全线运行和安徽籍建设者在高原无私奉献当作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安徽交通广播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一家派出青藏铁路报道组的新闻媒体,沿着天路沿线不断发回报道;并制作播出了系列报道和大型直播特别节目《青藏铁路铸传奇》。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同样给开发商们带去便捷。拉萨,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像拉萨。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过:"就算拉萨已经不再拉萨,还是会有地方非常拉萨的。"我赞同,在某些侧面,拉萨依然非常拉萨,关键看你找不找的到。  相似文献   

15.
难忘青藏路     
青藏公路自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纵贯青藏高原腹心,长达2000公里,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公路。 1988年9月,记者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经济学习考察团,沿青藏公路进藏。我们出格尔木,上昆仑山,过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经藏北重镇那曲,雪域古都拉萨,后藏首城日喀  相似文献   

16.
边琪 《中国广播》2006,(9):24-25
今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我作为中央台的时政采访部记者,为有幸见证这一伟大工程的通车庆典,用手中的话筒和笔记录并向世人传播这一历史的场景,感到由衷喜悦和欣慰。回想7月1日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的那篇《青藏铁路今天全线开通,举世瞩目》报道的前前后后,至今仍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7.
自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以来,铁路运营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环保措施打造雪域高原上的“绿色天路”,到目前青藏铁路没有发生一起环境事故。近日,青藏铁路格(格尔木)拉(拉萨)段工程竣工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验收。  相似文献   

18.
在青藏铁路开通前,去往拉萨只有两条途径:要么横穿青藏公路,享受沿途美景,但辛苦而危险;要么乘飞机直达,安全快捷,但将错过难得一见的雪山和草原。如今,凭靠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障,“安全享美景”终成现实。青藏铁路的建成,IT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资讯     
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于2006年6月全线建成,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由此,中国“铁路版图”得到进一步完善。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区级行政区。随着青藏铁路7月1日投入试运营,青藏铁路成为了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一条经济、快速、全天候、大能力的钢铁运输通道。这条铁路也成为了西部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在青藏铁路开通前,去往拉萨只有两条途径:要么横穿青藏公路,享受沿途美景,但辛苦而危险;要么乘飞机直达,安全快捷,但将错过难得一见的雪山和草原。如今,凭靠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障,“安全享美景”终成现实。青藏铁路的建成,IT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