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择业心理从产生、形成到发展、完善及消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心理变化过程,根据我国现阶段青少年受教育和就业的现状,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形成过程从宏观上分析,其前期应上溯到中学阶段,从后期讲,应拓延到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就业稳定为止,具体地讲,大学生择业心理可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时期。①择业心理萌发阶段。大学生择业心理前发于初中阶段,因为初中生毕业时是继续升学还是就业(待业),就已经成为个体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凡是选择上高中的学生无不希望能考上大学,进而谋取理想职业,这是一个择业心理活动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工难,这种尴尬局面近几年一再上演。新一轮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本届全国“两会”和百姓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鲁东南地区6所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从择业准备、择业心理、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和择业信息五个方面统计分析了择业状况.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择业价值取向,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曹璐 《文教资料》2009,(21):220-221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历程的计划.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加剧,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华 《教书育人》2012,(18):7-9
一前言选择职业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更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择业抉择。改革大潮为大学生择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筛选更加严格,加上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时就开始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择业心理,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纷繁复杂。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普遍而永久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前进与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必然问题[1],因此关注大学  相似文献   

5.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容易陷入一些心理困境。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从职业意识、择业心理、自我认知和情绪等4个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提出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择业心理教育及情绪管理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田梅 《时代教育》2012,(3):174-175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性格、气质、能力等的综合反映。高职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与择业是否顺利和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理既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又有利于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个体的择业观念、职业设计、就业准备等因素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分析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职业设计的调查问卷入手,探讨大学生职业设计与职业选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改进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就业形势下,系统地进行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研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明确职业定位,缓解心理压力,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增强择业信心。从梳理和介绍职业心理辅导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入手,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测评建设、外部环境和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从学生、规范、时代、实效四个维度进一步阐述了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构建的四个基本原则,最后,就统一认识、师资队伍、方式方法和特色教材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择业心理辅导的四种常用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选择职业的观念也逐渐发生重大的变化,结合大学生实际进行择业心理辅导非常必要。如何进行科学的择业教育和择业心理辅导,使大学生把选择职业与个人的人生发展联系起来,把选择职业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特征,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的动态性和择业过程的动态性两个方面。针对这样的动态性,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全面考察内部的资源和限制因素,才能制订出符合个性特征的生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倾向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进行体验式就业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开展就业指导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挫折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促进大学生求职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凸显,其就业心理状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就业信心、主动性、择业灵活度、耐挫力等方面回顾近年来各高校相关工作者的研究结果,缺乏科学统一的调查测评工具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难对比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就业方面应用较多的是用来了解个体适合何种职业的职业心理测验,就业心理状态则只有通过自尊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等从不同角度间接测量,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的科学测评工具仍有待研究编制。  相似文献   

14.
择业观教育与毕业生职业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我国整体就业问题的重点。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但实际上,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正确的择业思想。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择业观,促进职业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发展,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的基本观点,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杰 《文教资料》2005,(25):73-74
施行双向选择分配制度以来,每一届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都经历着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其中最多的是择业过程中种种心理上的冲突。高校扩招、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得这种心理冲突将更为突出。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冲突的产生过程后认为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冲突主要是由于择业者个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择业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社会就业指导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岗位实践以及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作用来解决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冯高林 《考试周刊》2009,(10):178-179
在金融危机冲击、高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行为、标准、心理将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出发,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袁纲 《思想教育研究》2004,(4):39-40,43
当前,面对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并随之出现大量就业心理问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结构分析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知心理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判断。而就业形势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认知程度。首先,自我认知不准确。一是产…  相似文献   

18.
从文秘专业大学生择业驱动因素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中,显现出其在择业、求职的价值取向不甚正确,反映了目前对大学生择业现、就业观教育还存在的职业意识缺位的问题.因此,亟需构建以职业意识教育为核心的就业观、择业现教育体系,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而在择业、就业上形成其应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攀高心理、盲目依赖心理、焦虑和恐惧心理、自卑与自负心理以及利己心理等。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滞后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四个因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开展择业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的关注与引导是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因此,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调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不是个人生活中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人的职业态度和要求也不是面临就业时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经理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的职业心里也就会发生变化。如何建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做好对未来生涯的规划,是大学生职业辅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