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刘亚娇 《大观周刊》2012,(32):211-211
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名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扁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的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明 《大观周刊》2013,(12):217-217
随着国家教委本部的新的《课程计划》的不断深入贯彻、执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Et益显现出在素质教育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如何上好数学活动课,也成为是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上好每节数学活动课,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同学科课程一样,活动课程的教学也应用明确的目标。国家教育基础教育司明确指出,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尽管目前国家教育尚未制定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作为数学活动课教师,在备课时也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各年级活动课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诞生了“课程资源”这个重要概念,众多的教育研究者意识到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有密切关系,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编制活动课程是为推动社区教育深入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试从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及评价等方面,阐述常州市社区青少年机器人素质提升活动课程,并对社区教育活动课程编制进行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孙磊 《大观周刊》2012,(6):264-264,250
根据国家新课程的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数、外一样属于国家课程。但它与其他主科课程又有着极大的区别。首先,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既不属于一个学科,但又可以横跨所有学科。第二,它是一门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在课本中学。它没有固定、统一的形式,内容与目标也都是开放而灵活的。由学校自主编写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现行课程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通过对美英中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研究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个适 宜知识经济时代的情报学研究生课程计划。  相似文献   

7.
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学校(尤其是中学)图书馆活动课程资源的概念、类型、目前本课程资源的短缺现象及强化对策等作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8.
尹茂光 《大观周刊》2012,(47):304-304,277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和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蔡九清 《大观周刊》2012,(3):174-174,162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门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  相似文献   

10.
李忠 《大观周刊》2012,(35):258-258,257
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虽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有必要深人到数学教学的内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败。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制约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曾青 《大观周刊》2011,(39):135-135
语文活动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2.
蔡九清 《大观周刊》2012,(13):131-131
一、案例背景 地方课程是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和管理的课程。课标也曾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要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在与父母、亲友的交流中,在搜寻相关书籍资料中,在探寻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而拓展课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冉阁东  张敏 《大观周刊》2012,(39):291-292
今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第十年,在今年10月份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著名学者对我国自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至今这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当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既有许多成功之处,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主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就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笔者认为课程内容呈现出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不满”的趋势.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性。同时,教材的更新也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让家长、教师、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编订教材、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课程经费保障机制等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新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作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博物馆课程是影响博物馆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要素。基于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博物馆课程研究集中于课程特点及实施意义、课程实施的现实问题、开发模式与优化路径等方面;国外博物馆课程研究主要集中于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馆校合作开发等领域。国内外关于博物馆课程的研究成果虽然在内容、方法和结论上具有共性特质,但是在研究阶段、主题聚焦程度、分析范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国内外博物馆课程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主旨逐渐回归到“以人为本”、研究内容更加注重探索博物馆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建议未来博物馆课程研究要细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野、加强理论深度,依据新时代我国博物馆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和高质量博物馆课程开发的迫切性开展本土化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红霞 《大观周刊》2012,(52):287-287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索数据驱动下高校图书馆课程地图构建的变革及实现:建立图书馆多维数据与课程地图各核心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数据库技术、文献计量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学原理、词频分析工具、比较分析方法、学习热度公式来分析数据,以更贴近学生需求的方式生成课程计划,构建基于多维数据的课程地图。实践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课程地图构建新路径简单清晰、易于分享和推广、具有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为课程地图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由"以经验描述为主要依据和以静态标准为单一导向"转向"基于数据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当前建设概况伴随着肇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年来的全国主要由一套教材通吃天下的模式被教材多元化取代。义务教育教材已于2001—2005年覆盖全国,高中教材至2008  相似文献   

18.
叶子 《现代出版》2008,(6):60-63
自2005年以来,我国开展逐步推行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政策。到2007年秋季,中央财政免费教科书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2008年春季,中央财政又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同时规定由地方财政向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地方课程教科书。至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科书均实现免费。  相似文献   

19.
吴素英 《大观周刊》2011,(24):101-101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分析习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新课程实施和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中对教学情境的关注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话题。关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老师们也都较为重视,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师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是作者从有效教学情境的含义以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遵循的原则谈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王俊巧 《大观周刊》2012,(12):256-256
义务教育化学教学现代化,一是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二是要实现教师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册)》,从现代化知识的引进、各项能力训练的要点等方面都体现了教材内容的现代化的框架,为加速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向着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