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罔顾儿童现实存在一味地追求发展的现象在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实则是阻碍了儿童的发展.文章着重从哲学角度对儿童发展进行解读和阐释,提出发展应是儿童自己的发展、儿童应是发展的儿童、统一于存在与超越的儿童发展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2.
艺术是儿童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情感的表达使儿童艺术成为必要,而形式的创造则使儿童艺术成为可能.文章以儿童绘画为切入点,从情感与形式的角度来探讨儿童艺术发展,将儿童艺术发展分为情感与形式浑然一体、自觉运用形式表达情感、运用形式表达情感能力进一步发展三个阶段,并阐述了三个阶段中儿童艺术的情感与形式的具体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中国儿童入学准备五个领域发展的不平衡,详细探讨了儿童入学准备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促进儿童入学准备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晓华 《考试周刊》2014,(50):189-189
体育游戏是儿童特别喜欢的一种活动类型,体育游戏兼具体育和游戏的特征,赋予了体育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价值。体育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促进儿童合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可以概括为如下3个主要方面:文化之网上的儿童、主位的儿童、具体的儿童。儿童人类学的儿童观对分析教育问题很有价值,例如对当今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儿童个性发展、儿童自主发展这3个议题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两所幼儿园六个班级的149名儿童在大班末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跟踪考察.结果表明:(1)与中班时相比,大班末儿童的数数策略、数符号表征以及加减运算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数量守恒概念和估算能力仍在发展之中;儿童的空间概念、分类能力和排序能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儿童的几种数学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大班末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园所差异.(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学习环境和儿童入园时的数学发展得分是预测大班末儿童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儿童的自我发展、成人与儿童的发展、环境与儿童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认为幼儿教师应关注对儿童的观察和分析、注重"成人思想"的反省和重视"发展环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8.
吴疆 《文教资料》2011,(22):141-142
游戏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大的作用。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但作为儿童生活重要内容的游戏却面临着发展的困局,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儿童游戏发展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李艾青  王立花 《考试周刊》2015,(23):155-156
近年来,儿童国学教育和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忽略了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本文从教育的本质问题出发,结合现今的社会状况,分析了什么样的教育是儿童最根本、最好的教育,从经典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从儿童发展看经典教育的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儿童经典教育的科学性和价值,并结合家庭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儿童经典教育在家庭中实施的有效措施,给父母提供了一些可行建议,以帮助他们做好儿童经典教育。  相似文献   

10.
薛国瑞 《文教资料》2010,(25):142-144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的三种错误教育思想对于衡量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这三个标准对儿童读经运动进行分析,指出儿童读经运动违背了现代教育——儿童本位、教育生活在当下的理念,同时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抹杀了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是逆势之为,阻碍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准备综合测评工具对60名迟说话儿童及313名语言正常发展儿童进行测验,考察了迟说话儿童与语言正常发展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表明,学前组和小学组的迟说话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总分(M学前472.04,M小学=474.54)均低于语言正常发展儿童(M学前=505.36,M小学=504.88),二者差异显著(F学前=18.57,p<0.001;F小学=8.86,p<0.01);在五个分测验上,学前组迟说话儿童五领域得分都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小学组迟说话儿童除了在情绪与社珑会性和动作技能上与语言正常发展儿童差异不显著外,其它三个分测验上的得分仍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这表明迟说话儿童的整体入学准备水平显著落后于语言正常发展儿童.  相似文献   

12.
丁丁的故事     
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学前教育改革使学前教育工作的如下两个基本逻辑日渐明晰:儿童成长于具体的生活,他们能对生活进行自主选择,不同的具体生活成就了一个个鲜活的儿童,儿童的生活感受和经验证明儿童的发展;走近儿童,深入地了解儿童,是幼教工作者读懂儿童,通过教育增进儿童幸福、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很多迹象表明,在不少幼教工作者的视线里,还缺乏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他们在高喊“理解儿童”的口号时,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走近儿童,倾听儿童,了解儿童。本期我刊组织了六篇稿件,通过纯粹的描述呈现六个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此举的目的,完全不在于比较各幼儿园之间幼教水平的先进与落后、折射出其背后教师的教育的对与错,我们只想通过这样的描述告诉所有幼教工作者:儿童在幼儿园所获得的生活感受和经验是多么的鲜活和具体;对于“增进儿童幸福、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而言,站在儿童的角度去了解其生活感受和经验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学前教育改革使学前教育工作的如下两个基本逻辑日渐明晰:儿童成长于具体的生活,他们能对生活进行自主选择,不同的具体生活成就了一个个鲜活的儿童,儿童的生活感受和经验证明儿童的发展;走近儿童,深入地了解儿童,是幼教工作读懂儿童,通过教育增进儿童幸福、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很多迹象表明,在不少幼教工作的视线里,还缺乏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他们在高喊“理解儿童”的口号时,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走近儿童,倾听儿童,了解儿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学前教育改革使学前教育工作的如下两个基本逻辑日渐明晰:儿童成长于具体的生活,他们能对生活进行自主选择,不同的具体生活成就了一个个鲜活的儿童,儿童的生活感受和经验证明儿童的发展;走近儿童,深入地了解儿童,是幼教工作者读懂儿童,通过教育增进儿童幸福、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很多迹象表明,在不少幼教工作者的视线里,还缺乏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他们在高喊“理解儿童”的口号时,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走近儿童,倾听儿童,了解儿童。本期我刊组织了六篇稿件,通过纯粹的描述呈现六个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此举的目的,完全不在于比较各幼儿园之间幼教水平的先进与落后、折射出其背后教师的教育的对与错,我们只想通过这样的描述告诉所有幼教工作者:儿童在幼儿园所获得的生活感受和经验是多么的鲜活和具体;对于“增进儿童幸福、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而言,站在儿童的角度去了解其生活感受和经验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探讨了同伴交往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影响,说明了同伴交往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语言的发展,反映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目前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的就是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的特点,本研究以257名2-6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1)2-6岁儿童图画阅读的眼动发展特点,图画信息获取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2)4-6岁儿童的汉字视觉解析能力发展状况;(3)4-6岁儿童汉字视觉表现能力发展阶段。从阅读的视觉关注,汉字知觉解析和汉字视觉表现三个层面论证了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探索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的视觉认知关键点,揭示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发展的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良心是道德范围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个体成功社会化的本质特征。对良心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20~22个月儿童的模仿及6个月后他们的良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6~28个月儿童的良心由认知、行为、情感三个维度组成;(2)20~22个月儿童的模仿与6个月后其良心发展总分相关显著;相关统计结果表明,20~22个月儿童的模仿与6个月后其良心各维度相关显著,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的模仿能够预测良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和评定北美儿童及青少年积极发展项目,Richard F.Catalano(理查德-卡特兰诺)等五位社会学家在2002年透彻地研究了北美77个符合他们研究标准的儿童及青少年积极发展项目,其中25个项目被评为有效的成功项目.本文介绍了Catalano等对美国儿童及青少年积极发展项目的定义,这25个有效项目的成功之处,并总结了成功项目的必备条件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往能力对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智障儿童今后立足社会的必要工具。文章结合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从语言交往训练的形式、训练的途径和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训练中度智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