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南、苏中、苏北现代化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课题《苏南、苏中、苏北现代化水平及进程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主要论述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现状和三个地区在现代化水平指标数值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了苏中、苏北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本质内涵,构建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十三市区进行了可持续性发展协调度的实证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苏南五市区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性指数总体上要优于苏中、苏北地区.同时,三地区内部也在存在显著的差异.可见,江苏要实现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的目的,江苏在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苏南、苏中、苏北三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相互协调,探求一条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佳、环境污染少、又兼顾效益与公平的科学发展之路,从而有利干苏南、苏北、苏中共同发展、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研究2000--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及其13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构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劳动力投入及其他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且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共存;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对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主要对苏中和苏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研究2000—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及其13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构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劳动力投入及其他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且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共存;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对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主要对苏中和苏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研究新世纪2000-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及其13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构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劳动力投入及其他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且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共存。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农业生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主要对苏中和苏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妙玉 《百科知识》2014,(9):56-59
正黄桥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也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早在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泰兴置县时,黄桥已是一大集镇,时称永丰里。黄桥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江苏省高等学校R&D投入的地域分布特征以及资源趋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高等学校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的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很不平衡,苏南大部分高校几乎都是规模递减,苏中和苏北的高校几乎都是规模递增的.在此基础上指出苏南高校在现有投入规模下,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以求产出的最大化;苏中和苏北高校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加强现有投入资源的管理,以增加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8,(4):100-104
从"索洛悖论"出发,利用江苏省1996~2014年13个地级市的数据,检验"索洛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ICT对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索洛悖论"在中国是存在的;ICT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ICT前的系数值分别为0.0048、-0.0335和-0.0452,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ICT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将会逐渐减弱且最终会转变为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了2004-2009年期间江苏省13个城市的配置效率与技术创新增长率.本文发现,总的来看,苏南各个城市的创新型经济指标相对较高,而苏北较低.具体来看,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无锡和镇江相对高于其他城市;南京、扬州、常州、徐州尽管资本深化程度较高,但是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南通和宿迁则存在明显资本深化不足的问题;而连云港、淮阴、盐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都相对较低.从技术创新增长率来看,南京、无锡、苏州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并基本符合从苏南、苏中、苏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全国范围内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处于领先地位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无锡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分别作为苏南、苏中、苏北的代表城市,进行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与运行的比较研究。简述了《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中所采用的测评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和研究方法;评述了三个城市的测评结果及三者之间的差距和共同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政府门户网站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转移的涵义及特点入手,分析苏南苏北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委组织部"333工程"课题组的<江苏省科技人员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及政策建议>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北(以徐州为例)、苏中(以扬州为例)、苏南(以常州为例)地区的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并通过对比,研究了多个因素对三个地区的科技人员对所在企事业的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观评价的差异,得到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区位商,产业梯度系数等方法,从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两方面着手,对苏北,苏中与苏南分行业的产业梯度、产业优势分布、产业转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整措施,以探讨区际产业转移对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区位商,产业梯度系数等方法,从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两方面着手,对苏北,苏中与苏南分行业的产业梯度、产业优势分布、产业转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整措施,以探讨区际产业转移对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吴先华  郭际  陈涛 《科研管理》2011,32(3):77-90
摘要:薪酬是影响科技人员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绩效。在江苏省委组织部“333工程”课题组的《江苏省科技人员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及政策建议》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北(以徐州为例)、苏中(以扬州为例)、苏南(以常州为例)地区的科技人员的薪酬激励状况,对比分析了性别、区域等因素对科技人员激励薪酬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入技术进步的TRIZ理论,将logistic函数引入原始CES函数,构建考虑累积专利影响的CES函数模型。以江苏省619家创新型企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R语言软件编译分析,回归得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CES函数模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地缘特点、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规律,给出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城市社会和城市文明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我国城市化走的是"产业发展在先,生活质量在后"的城市化道路,虽避免了发达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但也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由于自然禀赋的不同,江苏三大区域中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本文比较了苏南、苏中和苏北中小城镇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回顾了苏南模式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些缩小区域发展水平差距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Kuznets曲线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Kuznets曲线效应假说,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Kuznets曲线效应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能性,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以及苏南5市、苏北5市的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②苏南5市城市土地规模的稳定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的结构效应,符合其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而苏北5市城市土地扩张的放缓可能与消除效应中的政策约束有关,或许不利于其当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受区位条件跳跃式优化的影响,苏中3市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未出现Kuznets曲线效应,城市土地仍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对此,本文建议江苏省三大区域应实行“有保有压,保压结合”的差别化管控政策:苏南5市应以压为主,严格限制城市用地扩张,倒逼经济结构调整;苏北5市应压中有保,在保证耕地保有量的前提下允许城市土地适度扩张,以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苏中3市尤其是南通市应保中有压,在给予较大的城市土地新增空间的同时,强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落实耕地保有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借鉴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Kuznets曲线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Kuznets曲线效应假说,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Kuznets曲线效应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能性,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以及苏南5市、苏北5市的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②苏南5市城市土地规模的稳定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的结构效应,符合其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而苏北5市城市土地扩张的放缓可能与消除效应中的政策约束有关,或许不利于其当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受区位条件跳跃式优化的影响,苏中3市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未出现Kuznets曲线效应,城市土地仍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对此,本文建议江苏省三大区域应实行"有保有压,保压结合"的差别化管控政策:苏南5市应以压为主,严格限制城市用地扩张,倒逼经济结构调整;苏北5市应压中有保,在保证耕地保有量的前提下允许城市土地适度扩张,以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苏中3市尤其是南通市应保中有压,在给予较大的城市土地新增空间的同时,强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落实耕地保有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伟  李阳  吴群  郭贯成 《资源科学》2012,34(12):2256-2264
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比较的前提是不同区域或行业间应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首先阐释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可比性问题,然后设定了产业差异修正系数,在对江苏省各工业行业土地利用指标进行产业差异修正的基础上,评价了各工业行业及各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指标经过修正后,行业间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明显变小,个别指标出现了在不同区域间的优劣转变;②苏南、苏中、苏北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度差异较大,从全省工业行业情况来看,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偏低,黑色金属冶炼、造纸、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类、通信电子类行业土地集约度相对较高;③产业差异修正前后,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苏南工业行业平均土地集约度低于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