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本文在测算相对多样化与相对专业化指标基础上,从规模与效率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方向对城市技术创新的总体影响以及对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城市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得到如下结论:产业集聚方向主要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从影响机制看,专业化会增加城市技术创新规模,但是专业化与知识资本的交互作用会降低城市技术创新规模,而多样化与知识资本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提升城市技术创新规模;对不同类型城市来说,产业集聚方向对中心城市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技术创新效率,而产业集聚对非中心城市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技术创新规模。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20个城市为决策单元,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2R和C2GS2模型,评价分析2008年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情况.研究表明: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而珠三角经济区和粤东地区相对较高;非纯技术有效问题比较严重,规模无效现象比较普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均有显著影响;13个无效城市的专业镇科技资源投入冗余较大,产出不足量较小.基于此,提出5点促进专业镇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服务科技创新的角度,对中美两国资本市场融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融出资金方面,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融出资金的效率较为接近;而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时的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作用,我国应努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设场外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主要城市2011年科技数据为依据,构建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使用熵权法对各城市的综合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排名,其次使用超效率DEA法定量分析各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综合科技竞争力较强的苏南城市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上不及苏中城市,而苏北城市在两项指标上排名都较为落后。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江苏省高等学校R&D投入的地域分布特征以及资源趋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高等学校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的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很不平衡,苏南大部分高校几乎都是规模递减,苏中和苏北的高校几乎都是规模递增的.在此基础上指出苏南高校在现有投入规模下,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以求产出的最大化;苏中和苏北高校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加强现有投入资源的管理,以增加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SFA方法的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湧  郭逸 《科研管理》2015,36(3):84-91
本文在探索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现有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模式。基于SFA方法开展全国和江苏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的评价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的平均水平还较低,江苏省内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最后,提出促进科技资源市场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效率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传统的BCC模型不能对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进一步分析,引入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长三角地区12个样本城市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湖州、绍兴、宁波和苏州的效率尽管是相对有效的,但这几个城市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可以进一步通过增大投入来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而另外几个城市则位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而不是通过增加投入要素来提高产出。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年科技服务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DEA方法研究江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2001—2011年的相对效率。研究发现: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江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综合技术效率得分逐年增加,说明其服务效率不断增强;从纯技术效率来看,不同年份纯技术效率得分普遍比较高,说明要素投入比例相对比较合理;从规模效率来看,规模效率平均得分较低,但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增加,且大多数年份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江西省应继续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1998-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及Malmquist旨数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整体来看,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水平不够理想;技术效率要比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理想,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平均增长率较低,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浪费严重,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很好地投向最需要的地方,利用率较低,政府管理水平不高,规模效应不明显所致.从区域来看,四大区域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主要是依赖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均为负面影响,进一步从技术效率分解可知,四大区域技术效率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长均为负面影响的原因是规模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省区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熊强  郭贯成 《资源科学》2013,35(5):910-917
本文选取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城市工业资本投入、城市工业从业员工人数和城市工业总产值为评价指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比分析了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29个省际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①东中西部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水平总体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历年来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工业用地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③城市工业周地普遍存在规模效率递减的趋势;④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较高的投入冗余率的情况;⑤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上升速度较显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贯彻集约利用土地政策,促进企业用地规模最优化是实现工业用地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运用理想点-DEA模型、Malmquist-DEA模型及绝对β-收敛检验模型对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整体较好,创新效率值达到DEA有效的省辖市超过半数;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不仅在于区域内产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即追赶效应,更有源自区域内创新技术大量引进、产业结构转型等技术进步因素所带来的增长效应;省级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收敛趋势,经济相对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赶超现象;规模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指数和创新区位熵研究方法,利用苏南5市统计年鉴制造业经济数据和中国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苏南制造业专利授权数据,分析2007、2010和2013年苏南城市制造业创新体系与分工演化特征。结果发现,苏南城市制造业创新职能经历2007年的创新极化和2010年的创新扩散效应后,逐渐形成以苏州为中心,南京、无锡为副中心的三级塔形结构。苏南创新中心南京不断向外分化制造业创新职能,苏南城市制造业各部门创新分工明显。针对以上研究规律,提出将苏州打造成区域综合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优化苏南制造业创新分工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崔丹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83-1795
文章从专利—产业创新链角度分析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各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特性。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呈现环京津连片分布状态,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向心分布状态。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中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绝大多数距离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较远,且这些城市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三大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差别化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摘要:基于自主创新投入产出视角,以安徽省为例运用DEA模型对中药产业自主创新的效率进行了静态评价。研究表明,安徽省中药产业自主创新综合效率为0.774,其中技术效率0.921,规模效率0.820,技术效率相对突出而规模效率相对较低,地区间自主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与安徽省中药产业自主创新的要素特点和产业规模特质密切相关的。提升中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需要增加自主创新投入,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改善创新投资环境,整合自主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省为例,在实证测度其13个地市2003-2017年信息化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完全非参数随机前沿模型对信息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工业转型升级的信息化效率普遍较高,考察期内13个地市的效率均值均在0.93以上,且呈明显的空间关联;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地区协同创新、工业规模结构、生产服务业发展、地方政府支持等6个因素对信息化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信息化效率水平,提出相关对策政策建议: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和层次;加强创新协同,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密集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先行城市,其智力资源的密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对全国15个副省级及以上智力密集型城市进行评价,并分别运用C~2R和C~2GS~2模型对非DEA有效的智力密集型城市的松弛变量和规模效益进行分析,揭示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适宜度分析中,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该模型将评价样本及各级质量标准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理想样本)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样本所属的适宜度级别及样本间的优劣排序.并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生态适宜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6个城市生态适宜度投影值排序依次为上海、无锡、宁波、杭州、南通、绍兴、常州、苏州、南京、扬州、台州、镇江、泰州、嘉兴、湖州、舟山,其中上海、无锡、宁波和杭州的适宜度投影值明显高于其余12个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2016年我国31省市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Matlab软件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发现:一是我国各省市科技创新能力两极化严重,共分为4个梯队,北京位居榜首,江苏、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次之,安徽等中部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基础的省市紧随其后,而青海、西藏等内陆不发达省市则较为落后。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省市的共有特征表现在四方面:分别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高、原始创新能力强、良好的创新资源和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最后针对模型评价结果,对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取佛山、东莞、无锡和宁波等4个制造业发达城市,建立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制造业经济效益水平最高,宁波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佛山制造业能源节约能力最强,佛山制造业环境保护能力优势显著,佛山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最强,无锡制造业整体"新型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